虎年话虎——虎的别称及其文化渊源- 吾乃自得其乐翁- 吾乃自得其乐翁- 和 ...
虎年话虎——虎的别称及其文化渊源 [原创 2010-02-21 18:51:39]   
 

虎年话虎——虎的别称及其文化渊源

自古以来,我国对老虎还有一些有趣的别称。据我了解的别称主要有如下一些:

封使君:典出 《太平御览述异记》。据说汉宣城太守封邵,有{yt}忽然变成老虎而吃城里老百姓,当地有民谣说:“无作封使君,生不活民死食民。”使君,是人们对太守的尊称。这故事反映了人民对贪官的憎恨。

山君:这是根据《说文》的解释而来的。明代朱谋韦所著的《虎苑》中说:“虎为兽长,亦日山君。”

李父、李耳、伯都、老猫:西汉杨雄撰的《方言》中说:“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或谓之‘李耳’,自关东西或谓之伯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李耳”当作“狸儿”,“狸”是猫一类的动物,俗称野猫。虎与猫同科,且形状相似,所以至今南方一些地方仍把老虎叫“老猫”。

寅客、寅兽:十二生肖以寅为虎,故称;

山兽之君: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虎为“山兽之君”

寅将军:《西游记》中称之“寅将军”;

於菟wu tu):这是古代楚国人对虎的称呼。斗子文,若敖族人,斗[]氏。名谷於菟,字子文。是楚国有名的令尹。春秋左氏传(注:梦即楚之云梦泽,在江北)。虎乳之。[云阝]子田,见之,惧而归。夫人以告,遂使收之。楚人谓谷,谓虎於菟,故命之曰斗谷於菟。以其女妻伯比。实为令尹子文。斗子文,故里在今云梦县义堂镇,是楚国历史上治国安邦之雄才,有文韬武略之奇谋,而且为官廉洁,处事公平,不徇私情。斗子文以身示范,穿着布衣上朝,家中无一日的积蓄。然后他又先要本家斗氏族执行,其他百官也就不敢不服从了。这样,使楚国的财力大为增强。他还十分注意治理xx,选贤任能。当令尹四十年,使楚国得到大治,为后人所推崇。

斑子:唐人戴孚 《广异记·斑子》一节说:“山魈下树,以手抚虎头曰:‘斑子,有客在,宜速去也’。”《聊斋志异》中称之“斑子”。

大虫:晋干宝 《搜神记》:“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与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虫,亦名大灵。”《水浒传》中称之“大虫”;古人对自己畏惧的东西普遍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于是,古人在这些事物之前冠以字,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有些地方因为迷信,在说到老虎时,往往不敢直呼其名而呼之以“大虫” 为什么称老虎为大虫,大虫是什么意思呢?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并把虫分为五类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luo三声)虫。“大”有长(zhǎng)、为首的意思,如称兄弟中排行{dy}的为大哥又是敬词,如称“大人”“大夫”“大王”等。虎属毛虫类,是兽中{zw}。古人把“五虫”的首领与五行方位相配,西方之神即为白虎。“大虫”也就是毛虫之首领,兽中{zw}的意思。这与东方之神龙为鳞虫之长,南方之神凤为羽虫{zw}而被称为“龙王”“凤凰”“凰”是南北朝才产生的)都是同样的意思。

另外还有山尊、於檡、李耳、山猫、戾虫、沙虫妈、狸、扁担花、文虎、李父、波罗、花团 畜生、炳彪、虞吏、黄班、黄斑、黄猛、兽君、毛虫祖、白额侯、斑寅将军等称为的。怎么样,称为够多了吧?

关于虎的传说及其文化渊源。

一般人认为,虎是在200万年前虎起源于东亚。中华大地本来就是虎类生长繁衍的地方, 不仅有最凶猛的东北虎,而且还有华南虎。华南虎是虎的八个品种中{wy}中国独有的品种。虎同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国上古,虎是一种被众多民族所崇信的动物图腾,其地位甚至曾经在龙这一后世帝王象征的神物之上。19878月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仰韶文化墓内,曾经发现了一组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左虎右龙,根据战国以前的帝王礼仪(左为上,右为下),当时虎的地位显然是要高于龙的。古人以阳为主,阴为辅,在《淮南子》中我们也能看到,苍龙被视为阴物,而与阴阳相对。汉代公孙宏解的《风后握奇经》,相传为伏羲所制,其中有一种阵势以“……天地之前冲为虎翼,风为蛇蟠,围绕之义也。虎居于中,张翼以进”,反映出了虎的核心地位。上古的许多帝王都与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说中的中国人的始祖伏羲,《三墳》、《洞神记》称其姓“风”,《易·乾》中又曰:“风从虎。”可见虎是伏羲氏族的主要图腾之一。《列子·黄帝篇》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羆、狼、豹、虎为前驱。”可见虎氏族是黄帝部落的重要一支。《礼纬·稽命征》说夏“禹建寅(虎),宗伏羲”,与虎的关系紧密;殷周有“虎方”(即以虎为图腾的民族聚居区)。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彝族等)沿袭着古时祭祀虎祖的仪式。与虎崇拜相关的一些习俗经过漫长的历史的发展,演化成崇虎的文化意识,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共有的文化观念。

千百年来,虎文化贯穿于华夏文明之中,并有着丰富的内涵及巨大的影响力,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至今仍绵延不止。君王崇虎,因虎有威慑群兽的特点,符合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需求,所以,礼仪制度、兵符、使节等表现权力的事物常常与虎的形象、名号相连。百姓崇虎,因仰其威而惧其猛,又想借此佑护全家,这种因爱而崇、因惧也崇的复杂心理使虎在民间被赋予无穷的力量及神性。在汉代石刻艺术中虎的威猛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汉代应劭《风俗通义》有言: “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锉锐,噬食鬼魅”,虎的避邪驱魔也决定了老虎的吉祥、勇敢、护卫生灵的寓意,所谓“万物有灵,焉不拜之”。一身兼御凶、瑞祥之二任。汉代的工匠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通过丰富的想象, 抓住其外部形态和性格特征, 刻画出了虎的迅猛、雄健的各种姿态。如xx的汉代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工匠以虎造型, 按照石材原有的形状、特质,顺其自然,以关键部位细雕、其它部位略雕的浪漫主义写意方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这种借石还魂所形成的艺术效果摄人心魄。对虎的崇拜与信仰辗转数千年至今,已演变成各种形式出现在民间生活中。

虎性威猛xx,古人多用虎象征威武勇猛。人们称呼虎往往冠以猛字,如猛虎猛兽 历代帝王居住的京城被形容为“龙盘虎踞”,坐的龙椅、睡的龙床披着斑斓的虎皮,以示威武、尊贵。他们称手下威武勇猛的文武官为“虎臣”、“虎将”,喻指英勇善战的将军;虎子,喻指雄健而奋发有为的儿子;虎步,指威武雄壮的步伐;虎踞,形容威猛豪迈。衙门公堂竖着“虎头牌”,上书“肃静”、“迥避”。虎形象征军威,帝王调发xx{zg}信物乃用铜铸成虎形,叫做“虎符”

“长啸一声风刮地,雄跳三励兽奔群”。虎为亚洲之特产,它只有一种,但由于生活地域的不同而分为八个亚种。这八个亚种是: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华南虎、东北虎、苏门虎、南亚虎和孟加拉虎。在剩下的五个亚种中,野生虎以孟加拉虎的数量最多,估计全世界约4000只,其中80%生活在印度;南亚虎约1800只;苏门答腊虎1000只以下,东北虎80只左右,而被誉为自然界中的控制器食物链的顶极的华南虎,因受食物和栖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也不容乐观。堪称百兽{zw}的老虎由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今正面临灭绝的境地。如何妥善地保护好这一具有三百万年历史的古老物种,早在1994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基金会(W.W.F)就把它列为世界xx濒危动物之首。近年来,我国先后在黑龙江星砬子,江西宜黄、广东粤北,云南水富锣铜钡、湖南壶瓶山、高泽元、莽山及浙江九龙山等8个省、县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了老虎保护区,以保护野外残存的老虎种群。

千百年来,这些蕴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文化观念催生了虎的艺术,虎的艺术又汇聚成虎的文化。从古至今,虎的艺术造型比比皆是。从发掘或流传的古代的工艺美术品中, 我们不仅能见到各种虎的英姿, 而且其中的一些作品也已成为我国的艺术瑰宝。比如,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虎食人卣,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思想,它的饰形与别类性质让人感受到虎的神秘与狞厉。1942年,郭沫若先生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创作了五幕话剧《虎符》以虎造型的“虎符”,郭沫若的五幕话剧《虎符》而为世人所周知。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虎符均由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左右两半组成,各自的铭文xx相同。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当帝王任命新的统帅或者调动xx时,便派使节持另半只虎符去目的地合符,倘若虎符能合在一起,并丝毫不差,将领就得按照使者传达的意见,调动xx或者调换将领。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最xx的虎符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所藏有的“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 南京夫子庙有一座精致的园林,名为“瞻园”,镇园之宝就是名扬天下的虎字碑。相传此字为明太祖朱元璋御书,字形如一猛虎。字中隐藏“富甲天下”四个字。遮住上部见“甲”,遮住下部见“天”,遮两边见“下”,遮虎尾见“富”。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评此虎字为“天下{dy}虎”。在中国画作中,马和虎,经常被画家画得栩栩如生;但是,画马或画虎,要把马或虎画得神采飞扬,就是不能“马马虎虎”。而“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又是一句警示人们的良言。“画虎画皮难画骨”的意思是说,没有对虎观察入微,就无法绘出虎的神韵和姿态。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18821940)是一位“虎痴”。为了画好虎,他自己豢养老虎以供写生,仔细体察老虎的各种形态,所画老虎惟妙惟肖,富有神韵。“七·七”事变后,张善孖曾作《群虎图》,题为《怒吼吧,中国!》,隐喻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精神,被誉为世界珍品。

在我国民间, 虎形艺术的影子处处可见:孩子一出世, 为人父母者就喜欢让孩子戴上虎头帽, 穿上虎头靴, 希望孩子勇敢、机智的心情跃然而出。过年时,木版年画镇宅神虎纸和木版印刷术使虎年画贴遍百姓门户,虽然,传统的虎形图式在这里已留下了刀刻版印的痕迹和艺人的匠意, 镇宅神虎也已失去汉代时画像虎的山野之气, 但民间的虎形艺术却又在威严中显现出了几份人情。同时,民间剪纸老虎也进入农家,随乡人俗, 在妇女们的刀剪下,虎形更多地被赋予了人间诗意、亲情与祝愿。传统虎形图式的世俗化,在民间艺术中得以实现。如果说龙和风是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一个美丽的神话, 那么,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美丽、真实的野生动物了。几千年悠久文化的沉淀, 虎已成为“智”“勇”、“力” 的象征。

虎的繁殖慢,故有“十二年虎母发一次情”之说。虎的疑心甚重,猎人巧设陷阱圈套也不易诱捕到它。因此,古人把令人费猜的灯谜习称“灯虎”、“文虎”,意为谜像虎一样难以打中。直到今天,人们仍喻称善猜谜者为“打虎将”。有关虎的文化确实很多,书法家创造有独特的“虎爪书”字体;武术家创制有健身的“虎戏”;医药家研制有“虎骨木瓜酒”等保健品。

在我国的许多成语典故中,就有不少关于老虎的说法:谈虎色变虎视眈眈望虎生畏虎口余生等等。此外,虎往往与龙联系在一起,说明虎不但有神力,还有灵气。龙虽然是不存在的,但在神话故事和古代传说中它却是能兴风作雨、翻江倒海的神异动物,它将自然界动物身上所具有美和力溶为一体,是无尚xx、无穷智慧的象征。所以,龙虎结合,意味非凡,也就有了龙蟠虎踞龙骧虎步龙呤虎啸龙腾虎跃等脍炙人口的成语。

  虎在动物学科中,属于猫科,是濒临绝种的动物之一。一只小老虎和一只大猫,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两样。有句话说“老虎不发威,你还当它是病猫”。由此可见,虎和猫在体态和神情上,是非常相像的。  为何猫会爬树,老虎却不会爬树?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说到老虎所有的本领是从猫那里学习的;但是,聪明的猫,没有把爬树的功夫传授给老虎,猫也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仅在鼠与牛之后。虽然运用字构建、以祝贺新春的吉祥语不多,最常听到的只是虎虎生威而已。但是,与字有关的成语,俗语,歇后语,劝世言却是不少。在华族的文化中,,是力量的象征。当一个男人长得高大魁梧时,我们可以用“虎背熊腰”来形容;当我们需要使劲用力时,我们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当一股力量,加添在一个原本能力已经很强的人身上时,那就以“如虎添翼”来加以形容了。在道家、医家与民俗中,南边是朱雀、北边是玄武、东方有青龙、西方有白虎;龙主xx,虎主肃降;“降龙伏虎”成为{zd0}的考验与挑战;能够“降龙伏虎”者,堪称已达到{zg}境界!

虎与龙,也是帝王将相的图像。虎与山的俗话:首先是一山难藏二虎,而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说出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另一方面,山中必须要有老虎,如若不然,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虎,象征着强势的对手,如果不要与这凶猛劲敌正面交锋,就能使出三十六计中的调虎离山之计,不在于勇夺,乃在于智取。有些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不是不知道有危险,只是他们不怕危险;因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或许这就是创业和冒险精神的体现吧。

虎为百兽{zw},人类对虎的形象可谓既畏惧又崇敬。虎不仅形态魁伟, 毛色庄严美丽, 而且嗅觉发达, 行动敏捷,一旦发怒, 则虎啸龙吟, 威风凛凛。因此,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威武、勇猛、雄健和生气勃勃的代名词。虎,自古以来叫人惧怕,人人“谈虎色变”,忐忑不安;而虎口,更是十分危险的地方。人们形容“马路如虎口”,马路使用者粗心大意,难免要发生车祸,可不要“送羊入虎口”,如果执意在“虎口拔牙”,实在是危险之举,怎能“虎口逃生”呢?同时,作为百兽{zw}的虎也有被利用、被欺负的时候;那就是说有些人“狐假虎威”,仗势欺人,作威作福;而“虎落平阳被犬欺”,因为处在不利的时局环境中,即便是虎,也要被犬类所欺负了。

在封建帝制的历史中,有明君仁君,也有昏君暴君;后者喜怒无常且善嫉妒多猜疑。文武百官,深深知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只能战战兢兢、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地陪伴在掌握生死大权的君王身边。人们还用虎来表示人伦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和兄弟的关系。人们观察到“龙生龙子、虎生豹子”,便以“虎父无犬子”来表明儿子的成就与父亲一样的出众;正如猛将麾下无弱兵一样。当有人虐待残害自己的亲生骨肉时,人们就要以“虎毒不伤子”这句话来警戒劝勉,以免人作出人不如兽的行为。《水浒传》里的武松,是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被武松打死的“大虫”是一只华南虎。赤手空拳把老虎打死,谈何容易;但能够提醒后世的人的是“打虎不离亲兄弟”“初生之犊不怕虎”“与虎谋皮”,形容一个人缺乏人生历练和经验,不知天高地厚,生死利害关系;行径举措危险而不自知。从“与虎谋皮”这句话,我们知道虎皮是珍贵的;另一句话“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也是警世之言,在历史的长廊里,既有人流芳百世,也有人遗臭万年!

  民间也有纸老虎笑面虎母老虎等形容词;又劝导人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要“虎头蛇尾”草草了事;吃东西时千万不要饥不择食,像“狼吞虎咽”似的,这不仅吃相不雅,更是有碍于食物的消化和养分的吸收。

  虎虽有威,而不赖其尊。居深山,常忧生存之迫;占王位,忧恐百兽生轻蔑之心。虎虽有威,而仍需求生存之路,为求其生存,虎亦寻生存之地,虎亦探生存之路,虎亦练生存之力。君不见,虎之威猛之状,不是为画,不是为歌,而是为生。图生存,求发展,非有威猛求生之力不可,不怕山高路远,不怕荆棘伤身,非已三扑,不轻言败,脱骨扒皮,虎威尚存。猛虎下山之状一定威猛,而猛虎爬坡之时,未必就一定轻松,而虎一定不惧爬坡,无今日爬坡之累,何有明日下山之威! 时至今日,可是仍有一些华人深信“庚寅年无春”的说法,决定不在虎年嫁女娶媳,生子抱孙,宁可再等一年。新加坡人迎接虎年,随着两个综合度假胜地落成,迎接老虎机进狮城;到时,游客和国人,恐怕会跃跃欲试,即使不到赌桌上赌一赌;也想去把“老虎机”拉一拉,试财气碰运气;但是,一旦不能自拔,赌上了瘾,就会“骑虎难下”了!

丑牛蹒跚而去,寅虎呼啸已至!虎年象征着力量、生气勃勃和好运,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在虎年抖擞精神,再铸辉煌。敦厚的牛年不语远去,威猛的虎年呼啸而来。言虎者多为褒义,或尊其威,或赞其猛,而犹以虎气生生状之态。因此,我以为虎年带给我们的首先是精气神。不是吗?只要你想到虎,总是让你精神振奋。一抖精神,猛虎下山;一纵虎跳,虎步生风,绝无矫状,更无媚态。一副做大事的气派,一番真用力的狠劲。

新春新气象,新年新心情。虎年零时的运程钟声天涯回荡,新年的列车已经准时出发。它驮去一个难忘的岁月,迎来了又一度火红的年华。我们告别了难捱的2009年,有理由借虎年的到来,抖去冬霜,振奋精神,迈开虎步,轻松上阵,抓住难得的有利时机,把我们该做的事一件一件做好,朝着我们的目标不懈的努力!

朋友们,祝年年岁岁虎丁兴旺;愿日日夜夜虎啸山峦。我们一起相互鼓励吧,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郑重声明:资讯 【虎年话虎——虎的别称及其文化渊源- 吾乃自得其乐翁- 吾乃自得其乐翁-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