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是一个分布在云南省西北的少数民族."普米"是本民族的自称,意为"白人".不同地区因语言的差异,自称也略有差异,但本意是一致的. 1.居住 普米族村落一般建在海拔2200-3200米的半山缓坡地带,多以血缘氏族为群体聚居,各村落相距不超过1公里,多则四五十户,少则十余户,一般二三十户.房屋多为木结构的"木楞房"用细圆木首尾镶嵌搭成墙体,再用木板铺成双斜的屋顶,并装有可拉动的"滑板"用于采观,每户都自成院落,由正房、左右厢房和门楼组成。 2。婚姻 一夫一妻制为主。历史上实行氏族外的等级内婚,平民不能与奴隶通婚,贵族也不能与平民通婚。婚配由父母做主,盛行姑表优先择婚,一般女子15岁,男子18岁多已完婚,婚期多选在冬季的农闲季节,从订婚到结婚,要完成“敬锅庄”“过礼”“迎亲”三个礼仪。新婚后,新娘“不落夫家”要回娘家居住,直到怀孕或生子够才落夫家居住。现在婚俗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传统婚礼中的主要仪式仍完整地保留着。 3。服饰 男子服饰各地大体相同,上着麻布短衣,外穿白羊皮领褂,下着宽大的长裤,有时还爱罩一件长衫,腰系毛织腰带。妇女副食因地域而不同,在头饰和上衣和束腰百褶长裙是一致的,发辫上系彩色料珠,戴银耳饰和手饰。脖上挂珊瑚、玛瑙、玉石串珠是其特点。儿童在13岁前,不分男女只穿右襟麻布长衫,系腰带。今天的服饰形态已故事了一些变化。儿童服饰多着汉族装,成人服饰多用新型面料缝制。 4。宗教 信奉自然、多神、祖先崇拜。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有祭山神,龙潭,灶神,祖先。传统舞蹈为“条锅庄”数十人围着篝火手挽手成圈,一人吹笛领舞,众人随之而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