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器企业的财富之道-xx-搜狐博客

  12亿元的销售额,5亿元的利税,猜猜看,这样的赚钱公司从事的是什么行业?

  房地产?不对。你恐怕想不到,这竟是一家低压电器企业。

  文 | 本刊记者 夏 雪

  常熟不是中国{zd0}的企业,唐春潮不是低压电器行业最出名的企业家。但若论这个行当{zz0}钱的中国企业,恐怕非常熟开关莫属。唐春潮常在内部讲:“我们先要做强,至于能不能做大,随它去。”

  话说金融危机一路摧枯拉朽,不仅撂倒了美国的许多大银行和大公司,也波及到太平洋彼岸的中国。众多业内公司叫苦不迭。不过,别人发愁市场没了,唐春潮不愁,不仅不愁,危机反而带来一些好处——原材料的价格比以前降低了;别人缺钱,唐春潮不缺,账上有充足的资金,常熟开关在这个经济冬天里,布局愈发从容;别人给员工减薪,唐春潮给员工加薪,一个客户来常熟开关参观,看到厂区里停满了私家车,不禁感慨:“即使汽车厂也不过如此!”

  中国有2000多家低压电器企业,还是规模以上的,就是说,实际数目比这庞大得多。有人统计过,单温州柳市周围不到1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低压电器生产企业5000多家。在这样一个拥挤的行当里厮杀,价格几乎成为惟一制胜的法宝。当然也有例外,盘旋在这片血红的“沼泽”之上的,是那些国际级的大公司,它们靠技术、品牌等攫取超额利润,并用不屑的目光审视着下方的混战。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跨国公司那样赚钱?”很多年前,唐春潮就不信这个邪。

  哲人说:“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如此,企业也如是。1991年接掌常熟开关时,唐春潮没有选择其他企业那种 “低价竞争”的道路,他在厂里竖起了四个大字——“科技兴厂”;尽管,这家被外界称为“开开关关”的开关厂,早已陷入人心涣散、严重亏损的噩梦中。

  彼时,唐春潮因公到日本考察。在某xx企业参观时,他惊奇地发现,人家的技术人员不是爬在图纸上挥舞着板尺搞设计,而是坐在电脑前,手握鼠标拖拖点点,他就问人家:“这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叫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来到车间,唐又发现,人家的工人用一种机器切割钢板,没有毛刺、褶皱,非常光滑,不像我们切的磕磕巴巴,他就问人家:“这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叫镭射(激光)。”

  回国以后,唐春潮就决定要搞CAD,要买激光切割机。

  很多人反对上CAD。因为价格不菲,大约要投入560万元,而当时,常熟开关的固定资产仅600多万元;账上又没钱,全得靠xx,大家觉得“太冒险”。唐春潮却说:“你让xx去执勤,还要给他配xx、xx?******??;我们的技术人员两手空空,怎么可能开发出好产品来?”他力排众议引进 CAD,常熟开关也由此成为国内同行中{dy}家“甩图板”的企业。

  他们开发的{dy}款产品即CM1塑壳。与老一代产品相比,它具有体积小、分断高、飞弧短等优点。当时国外同类产品的售价高达1700元/ 台,唐春潮给CM1定价375元/台,大家觉得太贵,因为以前的产品只卖100多元都卖不出去,没人相信这个新玩意儿能值那么多。经过一番调研,唐春潮不但没有降价,反而认为375元太低了,他一下子把价格提高到450元。“我们的产品并不比国外的差,凭什么只能卖低价?”他说。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当时把价格定低了,常熟开关光在这一个产品上就要损失几个亿。

  而彼时,这个提价的决策几乎遭到了所有销售人员的xx。“这么高的价格我们卖不出去。”他们说。但唐春潮坚信自己的判断,“你们都说卖不了,那我就卖给你们看看。”他亲自背上开关去跑推销,很快就用订单证明了自己不是头脑发热。

  CM1打开销路以后,唐春潮给第二年定下了40000台的销售目标,并允诺如果完成任务,就给每个销售人员奖励8000元。这比之前的激励幅度提高了很多。可大家却不情愿:“40000台!怎么可能?”结果,到年底一统计,销量竟“出人意料地”超过了40000台。

  “很多时候,人不是被困难xx的,而是被自己吓倒的。”唐春潮后来常说。至今,CM1仍是常熟开关的支柱产品之一。

  不久,唐春潮打算上框架断路器。在这个领域,除了实力雄厚的国外公司,已经有一家老牌的国内企业——上海人民电器厂。而唐正是看准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其时,上海人民电器厂与施耐德组建了合资公司,双方协议约定,中方不能生产与合资厂有竞争关系的产品,也不能开发同类产品,其中包括框架断路器。这意味着国产的框架断路器出现了空档,唐春潮遂决定迅速占位。

  消息传出,外界嘲笑说:“你们自己做?能做得像吗?”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常熟开关自主开发的CW1框架断路器就成功问世,并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成为继CM1之后常熟开关的又一支柱产品。

  这之后,CM2、CW2,CM3、CW3相继开发成功。如果说常熟开关的前两代产品还是紧跟国际先进水平,那么其当下正在力推的第三代产品,技术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在唐春潮那里,多年来,技术创新一直是头等大事。截至目前,常熟开关申报专利达346项,已授权265项。每年,这家中等规模的公司投入研发的费用接近5000万元,从单个产品的角度看,已经不输于国外{lx1}企业。

  CM系列与CW系列的畅销让跨国公司头疼不已。唐春潮的策略是:在性能、品质、技术水平上不断地接近甚至超过你,价格却始终比你有优势。这使得常熟开关的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强大的竞争力。一家中国公司跳出了低价的“沼泽”,也盘旋而上,跨国公司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他们或亲自登门,或通过引见,都想来谈合作。然而接触一圈下来,唐春潮发现,对方无一例外地都是想吃掉你,这超出了他的底线,谈判遂不了了之。

  到后来,跨国公司开始防备唐春潮。据说,一次业内组织考察欧洲电器厂家,某国外公司中国区的负责人听说唐春潮也要去,就推说忙,安排不了接待。唐春潮知道后笑道:“我就不去了,何必让别人为难呢?”常熟开关已然被国外企业视为主要竞争对手。

  十几年与狼共舞,唐春潮说:“在单点上跟它打,我不怕它。”2008年底,一家世界xxxx生产的控制电器产品,已经贴上了常熟开关的品牌。 “但是,要全面开花,还需假以时日。”唐春潮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想法:“中国有上千家低压电器企业,如果每家企业都找准一、二个点,集中优势兵力发起进攻,跨国公司想全面占领中国市场的目标,就会变成泡影。”

  在市场上,常熟开关抢占了一个有利的地位。它的上面是跨国公司,“我品牌虽然不如你,但是可以跟你比价格”;它的下面是众多国内企业,“你价格虽然比我低,但是技术品质不如我”。唐春潮因此能够对市场进行制衡。

  前段时间,铜价飞涨,生产成本被抬高,大家纷纷建议产品涨价,但唐春潮坚决不涨;后来铜价下跌,常熟开关也不降价,客户都接受了。唐春潮对大家说:“如果之前我涨价,现在又不降价,客户能愿意吗?”这样做的好处是,保持了经营政策和品牌形象的一贯和稳定。当然,之所以不涨价,唐春潮还有另外一层考虑:“我不涨,上面的跨国公司就不会涨,否则价格比我高太多,客户就会转而购买我的产品;我不涨,下面的这些企业也不敢涨,否则价格跟我太接近,就会没了优势。”不涨价,就是不给竞争对手机会。

  但对供应商,唐春潮却主动给他们涨价,充分保证他们的资金,因为他深知供应商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与其他厂商做法不同的是,在常熟开关的供应体系中,重要的原材料都是由常熟开关自己购买,再提供给协作厂加工,以此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比如铜板,国家标准只要求轧三次,唐春潮却要求供应商轧四次,从而使材料结构更紧密,产品品质也更好。

  可是,这样不就增加成本了吗?那就要看你怎么来算这笔账了;唐春潮的算法是:保证产品质量就是对用户负责,对用户负责的品牌才能在市场上立得住,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质量可以说是“金不换”。另一方面,生产环节投入一些成本把好质量关,售后服务环节就会省下大笔的成本;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产品的保有量将越来越大,如果质量不过关,一旦出现问题,甚至有可能把企业拖垮。

  在国内,常熟开关是惟一一家从元件到成套都做的低压电器企业。后来唐春潮调整了策略,不跟成套厂商竞争,对于那些没有研发能力的成套厂商,甚至可以免费给它提供技术,只要它采购常熟开关的元件。市场随之大开。

  另外,他在产品中加入了通讯功能,系统在运行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自动向用户指定的手机或电子邮箱发送故障信息,大大方便了用户的工作。他还给系统配置了摄像头,以满足用户查看实际运行环境的需要,而这本不是厂商的“份内”之事。

  用唐春潮的话来说,“要讨好客户”,这暗合了营销的本质,但唐表示自己从来不看管理书籍,他的经营智慧“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现在,常熟开关已有两类智能配电的系列产品推向市场,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不唱歌,不打牌,不游山玩水,唐春潮说,他{zd0}的乐趣就是琢磨“企业这点事”。一位年轻的高管曾向唐诉苦:自己现在每天晚上都xx。“睡不着觉就对了。”唐教他,“{zh0}在枕头旁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想到什么就马上记下来。”

  59岁的时候,唐春潮忙着给企业置地、盖新厂房;第二年,当地政府下了个文,要求虽然已到(退休)年纪,但身体条件许可的企业家,应该继续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后来才知道,这个文就是专门为他下的。

 

 

郑重声明:资讯 【低压电器企业的财富之道-xx-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