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碗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流传1200多年,仍然兴盛不衰。大街小巷耍龙狮、跑旱船、扭秧歌、猜灯谜,好不热闹。
男女老少最欢喜的还是又甜又香的元宵,圆圆的、黏黏的、甜甜的,既有家家团圆之意,又品生活甜蜜之味。
又到元宵节了。
不由得想起那碗元宵——那碗北京医院的元宵,至今我仍萦怀难忘、情意绵绵。
农历戊辰年腊月,妻子右耳患慢性中耳炎,不断吃药打针未见好转,医院诊断:上鼓室扩大,右耳穿孔,建议外地检查xx。
春节快到了,妻子说:“怎么说也得过了年,再去北京看病。”她硬挺着,盼着过年。右耳化脓,时常疼的躺不下、睡不着,全家人跟着揪心。
焦急、沉闷、企盼中,迎来农历己巳大年初一。
妻子的耳病疼痛的难以忍受,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爸爸,赶快给我妈去看病吧。”女儿心急如焚地催促我,妻子削瘦蜡黄的脸,女儿殷切乞求的眼,我坐立不安。
不能再等了,早走{yt},早{yt}减轻妻子的痛苦。
正月初四,安顿好14岁的大女儿和11岁的小女儿,踏上承德至北京的列车,陪同妻子去看病。我俩坐在火车上,谁也没有说什么,她疼的强忍着,我束手无策,只盼着火车再快点,我心随车轮一起转动,恨不的一下子飞到北京。
北京医院见我们大过年的来看病,从山城来,又是人民教师,对我们周到服务、满腔热情。委派留学日本的教授、耳鼻喉科专家窦继祥医生,主诊xx。
窦医生耐心仔细全面检查了妻子的右耳,“怎么这么晚了才来?非手术难治,不要着急。”窦医生抱怨又安慰地说。很快就办理了住院手续,住进502病房。
三套xx方案,窦医生一一讲清楚,审视后,我在“病人手术通知单”上签了字。一周后的上午9点,妻子被推进手术室,窦医生亲自手术。直到下午2点半了,妻子才回到病房。窦医生说:“病人耳部血管畸形复杂,做了全麻手术,好了,请放心。”
四十分钟后,妻子慢慢苏醒过来,她睁开了眼睛,我心里踏实多了。不一会儿,窦医生又来病房查询,给我开了《特殊陪住证》,并嘱咐我如何护理。傍晚,窦医生再次来到病房,询问妻子病情,我心感激不已。
术后第三天,窦医生的爱人,端来一碗元宵,走到妻子床前,“今天是正月十五,咱们一块过元宵节吧。”我赶忙接过这碗元宵,她又说:“我也在北京医院工作,是病理科,有事找我,快趁热吃吧。”
说着摆摆手离开了病房。同室的病友们惊奇羡慕地问:“你们是亲戚呀?!”“我们一不沾亲,二不挂故,来看病才认识的。”我解释着,把还冒着热气的元宵递给妻子,她看看这碗元宵,我也看看这碗元宵,我们的眼泪,一下子全都涌了出来。
要不是这碗元宵,谁也想不起来已是正月十五了。妻子说:“你也吃一个尝尝。”“不,你吃吧,给你的。”我一个也没有吃,可心里滚烫滚烫的。
没有手机,没有电话,不知两个女儿,正月十五在吃什么?
一个多月后,妻子痊愈出院。告别窦医生,告别北京医院,回到承德,回到女儿身旁。
打那以后,每逢过年,我就带些核桃、栗子、红果等承德山货,去看望窦医生。有时我去不了,就托人捎去一些猪肉、带鱼、苹果。后来,窦医生他们乔迁新居搬了家,说是方庄小区,我没有再去过。
现在,窦医生早就退休了,岁数今年少说也该往80上数了。不知他现在身体怎样?精神可好?如在网上浏览见面,那可是一件大喜事。
好人一生平安,但愿窦医生夫妇虎年吉祥、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年年正月十五,今又元宵佳节。
怎不叫人,想起北京医院那碗元宵。
这是1989年的事情。21年前,过年的情景,像电影一样,又一幕一幕在脑海里闪现。
年年元宵节,年年吃元宵。
最使我终生难以忘怀的是,北京医院装满爱心的——那碗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