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工、农业概况_复兴并发展中国文化和中国经济!_百度空间

|

发布: 2009-1-04 09:59 | 作者: webmaster | 来源: 本站原创 | 查看: 69次

吉林市工业概况

吉林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以工业重镇的风采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目前已经形成了江北、九站、哈达湾、江南四个工业集中区。到2009年,江北工业集中区将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九站工业集中区将实现工业销售收入450亿元;哈达湾工业集中区将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00亿元;江南工业集中区将实现工业销售收入 600亿元,并且形成以化工、汽车、冶金、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的产业格局,初步实现了链式发展。

化工产业拥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两家具有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现有700万吨炼油、85万吨乙烯、30万吨合成氨、25万吨腈纶生产能力。主要产品达1000多个品种,不仅是吉林市{dy}大支柱产业,也是全国石化企业的亮点。汽车工业以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为龙头,迅速发展壮大,能够生产微型客车、经济型轿车、专用车、农用车五大系列170多种整车产品,生产能力达到10万辆。并初步形成了底盘、内饰件、电气、非金属件、发动机及变速箱、车灯等六大系列配套产品。正在加速形成60万辆轻型车、微型车、经济型轿车的生产规模,成为轻微型车、家庭轿车的生产基地。

吉林市拥有中国{zd0}的铁合金、炭素生产企业,拥有100万吨带钢、40万吨普钢、50万吨铁合金、20万吨炭素制品、5.5万号电解铝、1.5万吨精制硫酸镍的生产能力。

作为新中国水电之母的丰满发电厂,是中国水平干部的摇篮。到1998年{zh1}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跨入了全国{zd0}的百万千瓦大厂的行列,成为东北电网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吉林市农业概况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处长白山脉向松嫩辽平原过渡地带,全市总面积为27120万平方公里,其中各类耕地总资源面积64.3万公顷。全市有九个县(市)区,78个乡镇,1384个行政村,农户55万户,农业人口219.5万人,占全市人口近一半。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全省的水稻生产基地和“东北三宝”的重要产地。

吉林市气象条件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少雨多大风,夏季湿润多雨温热,秋季短促凉爽多晴好天气,冬季干燥雪少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35℃,稳定通过10℃积温一般年度为25002800℃。全市平均年无霜期为120140天,东部高寒山区为100110天,西部沿江平原区为130140天。境内水系发达,流域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72条。全区蕴藏2350万千瓦电力资源,年平均降水量为70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一般在2400-2600小时。

吉林市的特产资源极其丰富。从野生植物资源看,吉林市植物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有各种植物1500多种,总生物储量300万吨,可开发利用的贮量有50万吨。按经济用途分:食用植物有44180种;观赏植物1132种;芳香植物1446种;蜜源植物2087种;药用植物有819种,xx350种。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经济动物400多种,珍禽类动物56种,鱼类58种。从生态农业角度看,吉林市既有茂密的森林,又有肥沃的土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然环境、自然植被较好,在绿色食品开发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由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全市农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稳定发展的粮食生产。目前,吉林市已建成五个{gjj}商品粮基地县(市)。近年来,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粮食产量稳定在300-390万吨,占全省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其中水稻、大豆、玉米面积和产量分别列全省{dy}位、第二位和第四位。并出口俄罗斯、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6万公顷,其中玉米面积34.91万公顷,水稻面积14.50万公顷,大豆面积5.70万公顷,杂粮面积1.08万公顷。全市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总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87%

快速发展的园艺特产业。全市已经建成各类特产基地乡镇200多个,蔬菜、果品、中药材、食用菌、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化生产新格局。磐石市建成了全国{zd0}的滑子蘑生产基地,蛟河市被列为国家黑木耳生产基地,蛟河黄松甸镇成为全国重要的黑木耳生产乡镇之一,舒兰市、桦甸市列为省级蛤什蟆生产基地,桦甸市、磐石市、蛟河市为省级山野菜基地,桦甸、蛟河为全省人参基地,柞蚕、晒烟等成为全省重要生产基地。目前吉林市生产的食用菌主要有黑木耳、灵芝、元蘑、滑子蘑、猴头蘑、平菇、香菇、杏孢菇、双孢菇、鸡腿菇等,并已远销韩国、日本、美国、东南沿海,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此外,吉林盛产梅花鹿茸和带血马鹿茸。吉林市的鹿茸酒、参茸虎骨丸、鹿尾巴精、鹿胎膏等产品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

强劲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07年,我市共有成型的有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366个,带动农户38万户,占全市农户的69.6%。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221户,企业总固定资产达到139亿元,设计加工能力达到819万吨,2007年实际加工农产品数量407万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23亿元。同比增长25%。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xxxx达到81户,省级xx农产品达到34个。xx的长白山酒业集团历时6年,研制出具有全部民族知识产权的中国{dy}支冰酒—长白山冰葡萄酒,并获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大奖。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高科技为依托,创新求实,成为地方医药工业支柱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中药行业xx企业”、“xxxx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2年东北虎药业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为踏足国际市场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

创新发展的农业科研及推广工作。吉林市拥有技术力量雄厚的农业科研机构和比较完备的科技推广体系。目前全市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180项,推广项目的覆盖面达全市农村耕地面积的70%以上。具有百年历史的吉林市农业科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科学研究,生产开发和国际、国内农业技术培训、农药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设有水稻、大豆、玉米、作物、植保、土肥、高新技术、食用菌、长白山资源开发、畜牧等10个科研所和吉林市农业中心化验室、吉林省农作物化控工程重点实验室等机构。199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该院建立了“中国东北亚农业研究培训中心”,2005年建立中国航天育种基地。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市各类科研课题500余项,有215项获奖,其中{gjj}10项、省级97项,在全国农业系统1220个独立涉农科研机构综合能力评估中排名第63位,在500家地区级科研院所中排名第23位。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郑重声明:资讯 【吉林市工、农业概况_复兴并发展中国文化和中国经济!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