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涯论坛
作 者:生于0715
提交日期:2009-12-3 0:30:00
访 问:793626 回复:3925
原帖地址:
-------------------------------------------------------------------------------------------------------------------------------
七、 食品安全问题 –- 乳业的经济学分析
我一直在订着三元的瓶装鲜奶和瓶装酸奶,虽然不喜欢喝,但是为了补钙还在喝着。 一周多之前,来了一张价格通知,告诉我价格涨了,幅度将近20%。 看着价格单,我的情绪稳定,因为这是意料中的。 今天,上网看新闻,发现三聚氰胺问题又重新发酵,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并没被销毁,又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重新流入市场。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要求,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主动出击,彻底清查食品安全突出隐患。 看看网上的网友回复,发现大家都心神不宁。 下午,跟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说起这个事情,他也相当的心神不宁。 虽然他给儿子已经喝上了进口奶粉,但是他的父母也在喝奶,所以问我到底买什么奶比较好。 想想给他解释这个问题太费劲,就对乳业进行经济学分析。 然后,透过乳业状况分析,思考农业系统和食品加工系统的经济学状况。
乳业在中国和北美差异很大。 我在北美的时候,喝的液态奶是巴氏xx奶。 去超市里买奶的时候,一般都是那种很大很简单的包装。 比如说,一个很大很薄的扎口塑料袋里,有几个独立的小塑料袋,而每个小塑料袋里的奶都超过1升。 而且, 除了有些酸奶是塑料盒包装的,人们大都购买这种简单包装的奶品。 当然,由于这样的牛奶容易变质,尤其是一个人在夏天的时候,几天之内喝不了一大袋奶的话,那就应该买纸盒的小包装牛奶了。纸盒的小包装牛奶一方面贵,另一方面量少,不适合人们的消费习惯,所以只是少数人的选择。 大塑料袋装的牛奶很便宜,我在北美的时候,经常把牛奶当水喝。 尤其是有时候锻炼回家后,觉得渴了,就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来喝。 而且,这些液态奶好像没有什么品牌,或者说我个人没有品牌的概念,而且电视里也没有关于液态奶的广告,就是到超市看见销量{zd0}的那个,然后拿了就回去喝。 那儿的奶也存在xxx问题,所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专门制定相应的政策,要求奶农不能使用xxx。 疯牛病也让大家非常恐慌,担心疯牛病会通过牛奶传染给人。 但是,因为人们都没有见过哪个人真正得了疯牛病的案例,所以恐慌归恐慌,人们还是在继续喝牛奶。
中国乳业和北xx业最关键的区别就是包装。 回国之后,因为跟一些做乳业策划的人认识,大家也讨论过乳业的问题,所以也对中国的乳业状况比较了解。 我个人也做过一些中国和北xx业的对比,而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包装。 在蒙牛的发展过程中,把利乐包装大量用在乳业包装中,就是那种带金属箔内衬的厚纸包装。 而且,蒙牛通过大量广告轰炸,迅速占领市场,引发了乳业的“品牌化”发展,带动了中国乳业市场“群雄逐鹿”的状态。 人们因为“相信品牌的力量”,而且“利乐包”看上去非常xx,所以人们纷纷购买“xx”企业的“利乐包”液态奶。 不少家长自己不舍得喝这些“xx”的利乐包奶,主要买来给自己的孩子喝,而自己买塑料袋装的牛奶。 但是,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人们突然发现,即使再xx的包装,都可能装着有毒的牛奶。 其实,这只是人们的一种感性的认识,并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 而如果站在整个液态奶产业链的高度上,进行理论分析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说:xx的包装造就了劣质的内容。
从整个液态奶产业链来说,包装与牛奶成反比。 也就是说,包装越xx,里面的牛奶就可能质量越差。 液态奶本身是日用生活消费品,成本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如果把成本资源大量分配到包装上,把成本资源大量分配到打广告“树品牌”上,那么就意味着人们真正喝的液态奶的质量就得不到资源的保障。 或者说,在液态奶行业,“品牌”本身就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行为,利乐包也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行为。 所以,在目前的乳业环境下,液态奶质量问题频出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不出质量问题才不正常。 在液态奶行业,甚至可以树立这么一个等式:“大品牌”+利乐包 = 劣质牛奶 因为,主要的“大品牌”大多数是靠钱堆起来的,高昂的广告和推广成本、高昂的运营成本、高昂的社会关系成本,都压在含量稀薄的奶上。 同时,利乐包不仅本身成本高昂,而且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液态奶变质。 那么,什么液态奶不容易变质? 高温xx奶。 如果把巴氏xx奶放到利乐包中,即使利乐包的保鲜效果再好,奶品也会很快在常温下变质。 而为了保证较长的有效期,通过高温或者超高温,把牛奶里面有益的xx大量杀死,也就是高温xx奶,保证奶品不容易坏。 但是,这种高温xx奶与巴氏xx奶相比,已经失去了牛奶主要的营养功能。 有的连高温xx奶都不是,而是用奶粉兑水的“还原奶”。 而这样的结果是,中国消费者消费的牛奶与北美消费者的消费相比,不仅价格高出很多,而且根本谈不上质量。“劣质高价”的定律在乳业上同样表现得非常明显。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的无知程度,往往会超乎很多人的想像。 那么,在社会没有任何机构对消费者进行有效教育,同时对商家缺乏强力监管的情况下,商家很容易利用中国消费者的无知,利用消费者的权/力崇拜心理,通过做“包装”和“树立品牌”,在销售端“坑蒙诱骗”消费者,狠赚消费者的钱。 这在欧美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当地有强有力的消费者维权机构,保护消费者利益,惩罚欺骗消费者的企业。 另一方面,在生产端,乳业集中反映了长期以来的社会经济模式,就是通过压榨农业,获得利润。 “大品牌”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组成利益联合体,形成在社会上的强势地位,然后进行相应的牟利活动。 出了问题之后,损失{zd0}的还是农民。 在三聚氰胺事发后,大量奶农面对销售惨淡的局面,只能把牛奶倒掉,很多人还把昂贵的奶牛宰杀掉。 另外,销售三聚氰胺的人被判死刑,而三鹿法人代表只被判无期,其它企业的领导更是毫发无伤。 而且,从“大品牌”在整个产业链的地位来说,只要“大品牌”还继续存在,整个产业链不作根本性的变革,那么乳业还会随时出问题。 打个比方,“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美国,乳业的产业链运作合理,初级产品的收入基本上由奶农获得。 根据美国乳业行业的相关数据,美国有超过60,000家乳业农场,大约99% 是家庭农场,平均每家有115 头奶牛。 乳业农场遍布所有50个州和波多黎各。绝大多数的牛奶只需要走100英里,就从乳业农场到达当地的食品店。 而且,奶农的卖价和终端零售价非常接近。 从前面的描述,我们就可以理解,从农场到城市的中间成本最小化,比如说通过{zd1}成本的包装,最短的运输距离(运输和冷藏成本非常低),最经济的销售方式(超市和食品店集中销售),而且不需要任何的企业管理成本,所有钱省下来,都变成奶农的收入。 也就是说,在液态奶市场中,美国的家庭农场规模大,中间费用成本低,而且绝大多数收入都进入了奶农的腰包。 但是,在2009年初,奶价下跌之后,奶农们仍然遭遇赔钱的困境,很多奶农开始通过宰杀奶牛,以度过困境。 另外,农业是受到政/府支持的产业。 比如,如果奶价低于80美分,就会引发美国的补贴政策。 通过这样的政策,奶农的收入还是相对有保障的,既能够通过淘汰一部分竞争能力较差的农场,又能够让经营能力较强的农场生存下来。
但是,在中国就是另外一个景象了。 在奶农和消费者之间,“崛起”了多个“大品牌”。 我国奶牛养殖基本都是一家一户,每家的奶牛多则十几头,少则三四头,生鲜奶的生产特点是小而散,大多数奶农在挤奶时都是牵着奶牛来到机械化挤奶站,一头牛,多少公斤牛奶,定好等级,记上账,然后奶农就完事儿,牵着牛回去。接下来,收奶站上场,加水、蛋白粉、脂肪粉……{zh1}送往乳制品加工厂。 然后,乳品加工厂进行加工,并且卖到超市,最终达到消费者手中。 我们从这个产业链条来看,在奶农和消费者之间,有了奶站、乳品加工厂、和超市三个环节。 在这三个环节中,超市这个环节的成本,在中国应当比在美国要高出不少。 因为,如果了解中国超市供货条例的人们都知道,进超市的成本是多么的昂贵。 更更重要的是,中国比美国的产业链多了两个环节,奶站和乳品加工厂。 这两个环节对于液态奶的运作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问题。 因为,它不仅仅是延长了整个乳业产业价值链,明显增加了液态奶的成本、降低了液态奶的质量,更是让整个价值链的资源配置发生严重扭曲。 在整个液态奶产业链中,本来应该是由城市附近的奶农获得主要的收入。 但是,奶站和乳品加工厂的介入,xx扭曲了收入的分配,进而扭曲了液态奶的地域性销售特征,这样的结果是,广大农民依然贫困,广大消费者获得的是“劣质高价”的乳制品。
奶站和乳制品加工厂是“大机器”的产物,是实现“城乡剪刀差”,通过剥夺奶农和牛奶消费者利益,实现大机器经济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道理来说,没有这两个部分,乳业照样运转。 古代的游牧民族或者是欧洲的农场,没有乳品加工厂,照样做出鲜美的奶制品。 而在现代农业中,液态奶、奶油和奶酪仍然是农户控制的重要品种。 从液态奶来说,低价和新鲜是最关键的要素。 而现代乳品农场通过简单的器具进行巴氏xx过程,并且用最简单、{zd1}成本的方式进行包装,直接就可以运到超市(也就是古代的集市的变种),同时保证了低价和新鲜。 而奶酪仍然是小批量生产、特色经营的品种。 有的农户拥有{zc}的秘方,做出来的奶酪比其他家的好,就能够卖的更贵。 然后,他们或者自己到城市开店,或者把奶酪卖到城市的商店中,让消费者享用。 不论是液态奶还是奶酪,都不需要所谓的奶站和乳品加工厂等中间环节,直接就可以通过超市和商店达到销售的目的。 这样的话,不论是对于奶农还是消费者,都是实现福利{zd0}化的方式。 但是,大机器通过让奶农处于“小而散”的穷困状态,让奶农无法独立完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使奶站和乳品加工厂有了生存空间。 也就是说,通过增加资源“截留点”,阻隔一个本来可以顺畅运行的流通过程,从奶农和消费者身上获益。 而进入21世纪, 这两个资源“截留点”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实现了大规模“崛起”,成为乳品行业流通环节的“肿瘤”,垄断了几乎所有的行业利润,也把乳业变成了让无数人“谈之色变”的行业。
在1999年前,中国的液态奶基本上以区域性市场为主,乳品加工企业在当地购奶销奶,基本没有跨省经营的概念。 而且,这些乳品加工企业也不考虑太多的发展问题,就是按照过去在自己区域内形成的品牌形象,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求得生存。 而进入21世纪,以蒙牛的快速发展、全国扩张为“导火索”,引发伊利、光明等企业在全国市场的“争雄”。 于是,区域性市场格局被打破,市场竞争也开始变得激烈。 在销售端,各个企业之间开始大打“广告战”、“价格战”; 在原料端,各企业抢资源、抢奶源;在产品端,各企业做概念,做包装,加“佐料”。 通过这些手段,这些企业在市场中“攻城略地”,大量挤占当地奶企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企业销售和利润的快速成长。 而各地的地方奶企在竞争中举步维艰,大量企业关门倒闭,即使一直占据北京市场的三元都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中。 “全国性”奶企的销售与利润的提升,也改变了液态奶的销售品种。 在区域性市场时代,人们喝的液态奶主要是巴氏xx奶,具有丰富的营养; 到了“全国性”奶企时代,人们喝的是高温xx奶,“还原奶”,大部分营养流失。 而且,更重要的是,奶品质量已经xx失控,没有人知道自己喝的到底是什么。
“以次充好”、“劣质高价”成为“全国性”奶企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三聚氰胺时间发生后,蒙牛、伊利和光明无一例外深涉其中? 其实,这是必然的结果。 在三聚氰胺之前,光明已经爆出过期奶、回炉奶、早产奶等丑闻。 三聚氰胺之后,蒙牛又爆出特仑苏的OMP致癌物问题。 而用奶粉兑水当牛奶卖的“还原奶”,实际更是一种笑话,难道消费者真的自己连手都懒的动一下,非得高价劳烦奶企帮着冲奶粉,然后拿回家喝吗? 那么,为什么说这会成为“全国性”奶企的必然选择? 作为本来不应当存在的食物,它必须要通过“成长”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成长”是要付出高昂成本的。 比如说,某个全国性奶企在“长大”后,光在央视的广告费一年就要数亿元,那么各地各种广告费加起来肯定是一个巨额数字。 同时,各种打折促销推广费用也是一个巨额数字,每袋牛奶用的利乐包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成本,企业大量的厂房、机器和“研发”设备投资是个更大的数字,另外在抢奶源的时候,大幅抬高鲜奶收购价,也增加了大量的成本。 另外,企业还产生出非常可观的利润。 也就是说,巨额广告费用、促销费用、利乐包装费用、企业运营费用、奶源收购费用、以及可观利润,都要从液态奶的那一点水中榨出油来。 高成本、低售价的企业怎么赚钱? 而且利润还那么高? 怎么能做到? 往牛奶里掺水是{wy}选择,当然往水里掺牛奶只是同一选择的升级版而已。 那么,怎么让人觉得自己买的是好产品呢? 用增稠剂、增香剂(也就是香精),提升奶里或者水里的蛋白质,这时候研发基地就发挥了作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