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湿地、风电:看东营黄三角开发中的优势_只因有您_百度空间

    黄色的大河、绿色的湿地、黑色的石油,东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资源型城市。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东营却饱受资源的困扰:黄河并没能带来任何运力、湿地反使其陷入开发与保护的争论,而石油大多被国家调拨。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规划对东营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日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在这场高规格的大型招商活动中,东营成了{zd0}的受益方,上亿资本涌向这里,仅神华集团一个1000兆瓦的海上风力发电项目,投资就高达200亿元。同时,日本三菱长崎机工株式会社、日本新能产业株式会社、大连有德渔业集团、胜大石油设备制造公司等一批xxxx率先在东营抢滩。

  随着企业的纷纷抢滩、城市的重新定位,东营这个因资源而生、却受资源困扰的城市面临着整体转型。

  资源之困

  作为中国{zh1}一个有待开发的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东营本有着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黄河从这里入海、岸边遍布着绿色的湿地、地下蕴藏着黑色的石油。然而,东营的经济却一直饱受资源的困扰。

  在地理坐标上,九曲黄河、奔腾万里,从东营入海。然而,由于黄河水量不足,几乎没有内河运力。而黄河淤积的泥沙也使得东营、滨州难以建设大型港口。

  同时,东营还有着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完整、面积{zd0}的湿地生态系统。东营湿地总面积约1410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18%。中心城就在一片广阔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上拔地而起。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编制者李广杰告诉记者,黄河三角洲生态较为脆弱,社会各界关于开发还是保护的争论始终不绝于耳。这也使得国家和山东政府一直难以决策。

  在经济版图上,东营作为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每年可为国家提供3000万吨原油。早在1964年1月,胜利油田就开始出油。然而,东营炼化产能不足,胜利油田开采的原油绝大多数直接被国家调拨到其他地区。

  为适应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3年东营作为地级市正式组建成立。但城市的发展很少能从石油资源中获益。

  据东营一位官员介绍,胜利油田大部分税收都上缴中央和省,留在东营的税收只占区区5%。油田一年可向国家上缴300多亿的税收,而2009年东营市财政收入只有80亿。

  抢滩

  从1999年到2009年,东营在这十年中始终梦想着改变现有困局、进入国家战略层面。2009年,国家处于振兴经济的考虑,一连批准了十个区域进入国家战略规划。11月23日,黄三角《规划》终于获得批复。

  这趟快车让投资者蜂拥而来。

  此次与东营签订1000兆瓦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的神华国华[0.24 1.67%]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从2005年起就到东营和滨州对资源进行调研评估。这家在新能源领域屡有大手笔的大型国企在山东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营、滨州和荣城。

  “东营的项目最多,滨州的海岸线不长,风能资源差一些。”国华能源副总经理桂凯说。

  神华集团在山东的陆上项目2007年正式动工。目前在东营和滨州已经建成3个项目,在建的4个项目,预计年内准备动工的还有3到4个项目。考虑到陆上土地资源有限,期望进一步扩大业务的国华能源将海上项目作为下一步的开发重点,此次和东营签订的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目前已进入前期资源考察和调研阶段,预计两年内开工。

  东营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再加上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让当地有较为丰富的风力资源,虽然自然资源上不及内蒙古、新疆等风力大省份,但拥有便捷的电网接收系统,从发电到入网距离短是它的优势。

  “跟北方比,当地消纳电量的能力强,电网强,能够送得出去。”桂凯如此评价东营的优势。

  山东省对于新能源的一项优惠政策也是吸引神华集团落户的一个原因。“山东省在国家基础上每度电补贴9分钱,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政策,目前已经实行了一年多。”桂凯说。

  华锐风电在东营河口区也有风电设备制造项目的投资计划。此前大唐电力在东营投建的33台风机,其中23台已并网发电,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9500多万千瓦时。

  对于这股投资热潮,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指出,经过多年的积累,黄河三角洲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上升为国家战略,更为黄河三角洲开发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也激发了企业投资的热情。预计到2015年,黄河三角洲生产总值将突破9300亿元,成为山东新的增长极。

  桂凯也表示,黄三角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是有影响的。“这个地区越来越热,投资会增多,电网会加强,当地对电量的消化能力也会加强。”

  “如果黄三角地区错过了这一次的发展机遇,可能将被长期边缘化。”李广杰如是说。

  转型

  随着城市的重新定位、大量新型产业的涌入,东营将面临一次整体转型。

  当初,东营成立了黄三角开发推进委员会作为进入国家战略的前期运作机构,今后将成为黄三角开发的主要执行部门。委员会副主任薛荣建认为,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比东部沿海平均水平高45%,为今后发展留有相当大的空间。

  此前,东营的工业结构单一,石油一直占据了城市工业的2/3以上。薛荣建指出,今后东营的产业结构不再依赖单一的石油工业,而是逐渐向高效生态经济转型,打造石油加工、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元化产业体系。东营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也将逐渐完善,构建区域xx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同时,生态旅游、黄河水城的建设也将全面启动。

  东营市委书记张秋波曾指出,“东营临港产业区和xx产业区,是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龙头和象征,决定开发建设的成败。”

  作为xx产业区的载体,东营经济开发区此前以石油设备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化工与盐化工等产业为主。开发区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高吉良介绍道,黄三角进入国家战略规划让开发区开始转型,重新定位于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石油装备、有色金属等几个产业集群。招商门槛以及对环保的要求,明显提高。部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将陆续转移,其他产业即使投资再高,如此前一个20亿的化工项目,开发区也不会接纳。

  虽然1月17日项目推介获得了资本的追逐,但东营的城市转型以及黄三角经济的崛起却远非一两次招商所能实现。

  东营一位官员告诉记者,黄三角进入国家战略规划尚短,许多工作急需开展。如尽快建立起统筹协调机制,避免各自为政的现象。目前,东营打出了“黄三角核心区”的口号。相对于东部沿海其他地区,东营{zd0}的优势即是土地资源。在招商中却经常遇到,企业投资需要上千亩土地,大片工业用地中常因小片耕地而无法整体利用。东营有关部门试图寻求土地优惠政策,使小片耕地能被置换出去。

  而项目的引进、设施的投建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完备的金融体系是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崛起的关键。山东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签订了 《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构想中的“黄三角地方性银行”也呼之欲出。经济观察报



郑重声明:资讯 【石油、湿地、风电:看东营黄三角开发中的优势_只因有您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