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 dzl1964 - dzl1964 - 和讯博客
九华山 [转贴 2010-02-21 12:13:51]   

九华山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位于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约60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九华山、)之一。是{gjj}风景名胜区。

 

南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即有僧名伏虎,在九华山拾宝岩建伏虎庵;

唐朝开元年间,有僧人檀号来此修行。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年),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

千余年来,九华山佛教历经兴衰,大体有五个时期:唐中期初创;唐后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所发展;明清达到鼎盛。明朝洪武、宣德、万历年间屡次赐金修建化城寺,万历年间还两次给九华山化城寺颁赐《藏经》。自明代起九华山日益兴旺,寺庵总数超过一百,僧尼众多,与、、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清朝、皇帝数次巡游江南,分别钦赐“九华圣境”、“芬陀普教”御笔匾额,屡赐重金修缮化城寺。九华山佛教又有了进一步发展,除化城寺十方丛林外,又形成了百岁宫、甘露寺、东崖寺、祗园寺四大丛林。到清朝未年,九华山寺庙一度增至一百五十余座,僧众多达三、四千人,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九华山位于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九华山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

九华山{zg}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其次为七贤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

九华山属北湿润季风气候,同时具有高山小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2437.5毫米。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比山下短。

九华山春来迟,秋偏早,夏短冬长。而且海拔越高,这种四季变化的规律就越明显。九华山冬季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0℃左右,冰冻时间长。

春季,春雨潇潇,云雾迷漫。云层一般为90米至400米,如果云层厚度在1000米左右,在天台就可以看到云海。九华山无风时间很少。风速大于17米/秒的大风年年都有。

以5月份出现大风最多,年均19.4天。九华山还经常出现规模较小的地方性的山谷风,一年四季,特别是秋、冬两季。

水文特征

九华山河溪,属长江水系一、二级支流的中、上游段,从山体中心部位呈放射状向外流出,镶嵌在山地、丘陵之间。规模{zd0}的为九华河和青通河,它们均为长江一级支流,沿断层和岩层接触带发育。山南以和喇叭河规模{zd0},均向南汇入太平湖,经青弋江入长江。
九华山地流出的河流河谷纵剖面呈阶梯状,多裂点、陡坎,形成许多蔚为壮观的飞瀑,如龙池瀑、九子泉、舒姑泉等。河谷横剖面多呈峡谷和谷中谷状态,两岸奇峰夹峙,显得分外险峻。特别是(九华河的一段),从龙池到二天门,一连作了五次转折,常在端点形成碧水深潭,联贯在一起成晶莹璀璨的串珠,故有“一水自萦绕,五星相贯联”之称。
每年雨季,山水迸泻,形成飞瀑,瀑布奔腾,冲激成潭,潭溢而又成溪泉。古人有诗赞曰:“一夜风雨过,遍山满飞龙。”九华山溪流以五溪最为xx,五溪是龙溪、舒溪、澜溪、漂溪和的合称,汇流注入九华河。汇流处为五溪镇,是出入九华山之门户,青山映绿水,绿水浮青山,一派江南风光。瀑布以碧桃潭最为xx,被誉为九华山{dy}大瀑。

流域情况

九华河,起源于九华山分水岭北侧,又称五溪河、梅埂河。属长江Ⅰ级支流,跨青阳、贵池两县(市)。九华河发源于九华山七贤峰北麓,众多山峰下的涧水汇成溪水,称为龙溪,向北流经九华山风景区的闵园、九华街、乔庵、龙池、二圣,至青阳县庙前镇,始称九华河。入江段又称梅埂河。因龙溪、、双溪、舒溪、汇入九华河,故又称五溪河。河道全长39公里,河床底宽30-60米左右,流域面积206平方公里。水质纯净,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九华河的源头为树枝状分布的溪涧,谷床陡峻,雨过则洪。庙前以下,河床逐渐变平缓。正常年径流量5.41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可达8.43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为4.22亿立方米。可灌溉农田2.5万亩。河道泄洪能力312立方米/秒。

九华山的山体基岩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山高坡陡,土壤含砂量大,结构力差,极易引起水土流失,造成河道严重淤塞;洪水季节,堤防常被冲溃,形成内涝。为控制水灾并有效地利用水源,上游峡谷处建有多座小型水库和电站。
,长江I级支流。源于九华山东麓岔家岭附近的芙蓉溪、。自南向北流经朱备、蓉城、源桥、粽子店、童埠、新河口至铜陵市境内的大通镇入长江,全长53公里。河床宽20-80米,河口宽200米。河水流速在蓉城附近为0.5-1.5米/秒,{zd0}流量为450立米/秒,{zg}水位为19.40米。上游河床多砾石、卵石、粗砂;中游河床弯曲,流势平缓;下游湖泊沼泽洼地,流水不畅,淤积严重,汛期长江水顶托至青阳县城蓉城镇,下游沿河两岸水灾频繁。从1971年起,全流域以疏浚河道为主,兼及农田水利建设,修筑青(阳)童(埠)公路,发展黄砂生产和灭螺防病等。

喇叭河:起源于九华山分水岭南侧,青阳县南阳乡境内。源自南的黄石溪、清阡溪,经南阳湾,汇东溪、华溪、考坑溪诸水,向东南方向至石台县六都注入太平湖。全长28公里,河床宽8-15米,属山涧溪流河,水位暴涨暴落。正常流量在0.2-0.6立方米/秒。河床陡峻,上游建有多梯级电站。两岸发育有石灰岩溶洞,以神仙洞、鱼龙洞最为xx。

地质地貌

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白际山系)之一。在大地构造上地处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坳中部。九华山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都十分发育,岩浆活动也很频繁。九华山主体是由花岗岩体组成强烈,它的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部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

九华山的隆起幅度,从核心部位向边缘逐级下降。核心部位花岗岩体形成陡悬式中心峡谷区,奇峰、怪石也多分布于此。外围山地由硬度较花岗岩为小的花岗闪长岩和沉积岩组成,易被冲刷蚀低。故整个九华山体由众多高度参差、错落有致、形态万千、大小悬殊的中山、低山和丘陵组成。

土壤

九华山土壤分为五个土类,即:山地草甸土、棕壤土、褐土、潮土、水稻土。前两类分布于800-1000米以上地带,褐土、潮土、水稻土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区。

(1)高山土层
山地—分布于海拔1300米左右地形低洼处,气候冷湿,植被为茂密的灌丛草地,覆盖度达95%。土体浅薄,厚不足50厘米。土壤质地较强,多为砂粘壤土,砂粒含量达60%,自表层向下递增。土壤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较高。

棕壤土—分为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梭性棕壤两类。山地黄棕壤,在九华山海拔600-1100米有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落叶成分增加,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黄山松林,是黄红壤向棕壤过渡的土壤类型。土壤有着较强烈的腐殖质累积和淋溶作用,并有弱度富铝化作用。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伊利石为主,且有少量高岭石和。土壤呈酸性反应,养分含量较高。

山地梭性棕壤在海拔1000-1300米有分布。植被为山地矮林灌丛,乔木矮小,黄山松稀疏,土壤刻石以棕色为主,上部土层较厚。腐殖质层较厚,30厘米左右,具有固体粒状结构。土壤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很高。
低山土层。海拔600米以下,为向黄壤或向棕壤过渡的土壤。土壤有着脱硅富铝化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物。土壤剖面分异明显。腐殖质层呈暗棕色,粒状或核状结构;淀积层呈黄红色或黄橙色,块状结构。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土壤呈酸性反应,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
地下水

九华山地下水属于基岩裂隙水类型。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并多以泉水的形式成为九华山涧溪的源头。尤其在山间盆地的四周,{dy}次花岗岩侵入与第二次花岗岩侵入的接触带,由于节理裂隙发育,温泉往往以群带的形式出露,水温一般在20℃上下,水质味甘美,可作为饮料上等廉价原料,浅层孔隙水主要分布在青通河、九华河、的河谷平原中,地面深6-7米处可见水,水量颇丰。青阳县城的自来水源就是取青通河的河谷平原中的孔隙水。

以九华山为主体的周边地区西汉时概称,山区范围很大,包括今青阳县、石台县、黄山市黄山区交界地带。

九华山古称九子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旧称“方园二百(华)里”。

境内有99峰,“十王峰”{zg},海拔1342米。属断块山体结构,主体由花岗岩组成。

群峰竞秀、悬崖峭壁、怪石嵯峨、谷幽潭深、流泉飞瀑,奇丽多姿。

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四季更叠,具有“多雾、多雨、多寒”的个性特征,日出、云海、佛光、雾淞、雪霰等蔚为奇观。素有“东南{dy}山”、“江南{dy}山”之誉。

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来游,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与友人唱和,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名,从此更名九华山。

(1)耕地

九华山风景区范围内现有耕地面积约1027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3公顷。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平畈和冈丘地带。河谷平畈土地较平整连片,质量较好。分布在山冲、冈丘的耕地零散、坡陡、耕层浅,保肥保水性能差,有“碟子田,筛子塘”之说。耕地中水田以水稻为主。旱地以蔬菜、杂粮、油料、经济作物为主。

(2)园地

九华山周边园地的面积约262公顷。主要有桑园、茶园和果园。桑园主要分布在东部乡镇,茶园主要分布在九华山周围。

(3)林地

九华山林地面积约7900公顷。林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北部的中低山丘陵区,全区森林覆盖率为48.5%,林地主要土壤类型为砂砾岩、石灰岩(页岩发育所形成)。大部分林地土层浅、肥力水平低。主要树种为落叶、阔叶和针叶常绿类型。

(4)居民社会用地

九华山风景区居民社会用地约600公顷,人均用地182平方米。周边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公路沿线,河流两侧,依山傍水而建。山区受地形限制,傍山脚散落而建,有很大随意性。

(5)其它用地

九华山风景区用地还包括交通与工程用地(约800公顷)、水域(约1467公顷)、草地(约320公顷)、未利用土地(约100公顷)。草地主要在酉华、新河等地,表土层浅,封山育林的树种少,开发为林地十分不易。裸岩地主要分布在笔架山脉及东部的、丁桥等地的石灰岩地区,难以利用。

(1)植被

在全省植被分区中,九华山植被属安徽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皖南山地丘陵植被区、黄山、九华山植被片,是我国东南地区植物荟萃之地。

九华山土壤条件好,海拔600米以下,主要分布黄红壤、红壤性土,600米以上分布暗黄棕壤、黑棕性土,山脊附近有小面积山地草甸土分布,沟谷、盆地有水稻土分布,土壤厚度一般60-70厘米,深处可达1-1.5米,给树木、花卉、药材等各类植物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植被是风景游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植被茂密的地区蕴藏着大量的动植物资源,是自然界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据调查,九华山共有高等(有胚)植物1463种,其中苔藓类126种,蕨类103种,裸子植物19种,被子植物1215种(包括亚种、变种及变型),分属176科633属

② 珍稀名贵植物

国家二级保护树种

—九华山中闵园、小天台、九华街、甘露寺等均有金钱松的分布,并且多数是胸径在30厘米以上,{zd0}胸径达80厘米的大乔木。

银杏—九华山主要在真如庵、太白书堂等地有数株古银杏,胸径一般在1米左右,{zd0}的胸径达1.5米以上,均为几百年树龄。

香果树—九华山有分布,但数量极少,目前仅发现在中闵园去拜经台的沟谷边有一棵胸径近1米的大树。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濒危植物。

—九华街东侧可见,但数量极少,一般树高10-12米,胸径0.5米左右。

毛红椿—甘露寺和九华街都可见有,一般树高12-15米,胸径60-80厘米。

—九华山的紫楠木一般散生在海拔900米以下阴湿山谷中,闵园的龙溪两侧有少数几棵,树高8-10米。

—为古老的孑遗植物,对古植物学和植物系统学有重要科研价值。叶形奇特,为世界xx观赏绿化树种。九华山仅在小天台发现有鹅掌楸植株。

—是我国特有的单属科、单种属植物,在研究被子植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科学价值。九华山自然分布极少发现,偶见有零星栽培植株。

红豆树—分布在天台,蜡烛峰一带。高大乔木,树高一般12-17米,树围2.5米左右。其果似鲜艳的红豆,久藏色不变,可做项链、手镯等装饰品。

国家三级保护树种

天女花—是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之一。百岁宫附近有3棵,树高10-12米。胸径0.4米左右。

—为我国xx传统中药材。九华山上闵园有小片分布。

—名贵药材。九华山外围丘陵地区有分布。

青檀—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对研究榆科系统发育有学术价值。九华山外围偶见。

猬实—为恶冬科落叶灌木,高2~3米。花大而美丽,园林栽培,供观赏。九华山外围偶有发现。

凹叶厚朴—对研究东亚和北美植物区系及木兰科系统分类有科学意义,同时又为我国用材和贵重药用树种。叶大浓荫,花大而美丽,亦为庭园观赏树及行道树。九华山小天台、附近及中闵园发现有栽培或分布植株。

黄山木兰—花果甚美,是城镇园林优良观赏绿化树种。九华山分布极少。

省级保护树种

三尖杉—零散分布在小天台、中闵园、甘露寺等处,但数量极少。因对某些癌症有疗效而名扬天下,尤其含高三尖杉酯碱,对血癌和淋巴肉瘤有显著疗效。

玉兰—九华山有分布,但极少见,目前仅在中闵园莲花庵附近发现有5株胸径达50厘米以上的大树。

其它名贵树种

青钱柳—分布于九华山小天台、九华街、甘露寺等地,多数为胸径50厘米以上,{zd0}胸径达100厘米的高大乔木。它与“娃娃鱼”(实为)、“叮当鸟”并称九华山“三宝”。

黄山松—分布于九华山海拨800米以上的闵园、天台、拜金台、真如庵等多处,因树形千姿百态,为xx的xx风景树种。九华山xx的黄山松有“凤凰松”、“”等。

青栲—分布在九华山小天台、甘露寺、九华街肉身殿附近等处,有数株胸径在1米左右的大树,树冠美丽,值得保护。

黑壳楠—九华山有极少量分布,目前仅发现在甘露寺旁发现两株胸径约70厘米的大树。

枫香—在九华山分布广泛,但仅有甘露寺、九华寺、小天台等处发现胸径在1米以上的大树,{zd0}胸径达1.5米。

三角枫—九华山分布广泛,但仅在九华街附近发现个别胸径达1米的大树。

紫树—九华山有极少量分布,仅在小天台和九华街大悲楼后发现两株胸径在70厘米以上的大树。

檫木—名贵树种。九华街至天台均有分布。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之一。

④ 药用植物:明党参、鼠曲草、藿香、通泉草、丹参、益母草、

五味子、、鹅掌草等1000多种,其中华东驴蹄草为九华山特有珍稀草药。

⑤ 观赏花卉:杜鹃、安徽杜鹃、、圆锥绣球、秋牡丹、木莲、山梅花、独蒜兰、九节菖蒲等100多种,其中安徽杜鹃、秋牡丹、山梅花等分布在九华山海拔800米以上。

⑥ 菌类:分为低等xx类和高等xx两大类。类高等xx类主要有虫草、、黄金银耳、毛木耳、木耳、磨菇、香菇等。

(2)森林公园

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阳县境内,以国营林场营造数万亩风景林、为基础,于1992年七月由林业部批准成立。

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7400公顷,其中山场13876公顷,与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相互依存,互为依托,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使九华山成为观光、科考、佛教文化交流、宗教活动、休闲度假等综合性旅游胜地。

(3)动物

九华山山高林密,利于野生动物繁衍、栖息,据调查统计,已知动物有253种,其中两栖类13种,爬行类24种,鸟类168种,兽类48种,分属28目69科。

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梅花鹿、、白颈长尾雉、、金钱豹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共二类8种,主要有xx、短尾猴、穿山甲、小灵猫、苏门羚、大鲵等;国家三类保护动物共三类6种。

甘露寺

是游人上山见到的{dy}座庙宇。建于清年间,位于二圣殿至九华街上山的途中,距“定心石”不远。前后两殿,建在两个台基上,一暗一明,一高一低,布局新颖有趣。甘露寺的来历,

有一传说:清康熙皇帝的玉林国师受康熙之派遣,曾两次来到九华祭拜地藏菩萨。{dy}次来到半山腰的定心石时,见这一带苍松傲穹、幽篁蔽天,东有龙瀑天池之景,西有龟山晓雾之悦,就认为此处很适宜建一座大的寺庙。第二次来,听说卧虎洞主禅僧洞安愿遵此意建庙。便亲自去卧虎洞探访洞安,鼓励他建庙。说来奇巧,就在破土动工的那天清晨,天空普降甘露。众人大悦。朝廷闻之,赐名“甘露寺”。甘露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九华山佛学院”就设在寺内。 

泉口

从五溪桥出发,经云鹤峰下,再洞溪南行,出峡谷不远便到。所谓“六泉”,是一口浅井,井内有六个泉眼。这里的环境宁静而幽雅,居民勤劳好客。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很相似。古人曾说:“来到六泉口,疑入武陵源。”然而,此处很久以前却是一个古战场。这里离池州不远。过去池州是江南的“郡城”之一。 

唐年间(765),池州城被拆除,直至明正德年间才重新筑造城墙。所以从九华山麓至池州这一段山路,被兵家视为“险固四塞,为用兵之地”,战争频仍。这里留下了“钱元帅寨”、“江元帅寨”及朱元璋的强将常遇春的“常开平寨”等遗迹。 

龙池

又名龙潭池,为两股巨大溪流的会合处。千尺泉自东蜿蜓而来,九华溪由南滚滚而下,两水汇流而为龙溪。龙池居上华池与下华池之间,池呈正方形,和弄珠潭紧密相连。弄珠潭也是方形。池、潭都是四壁光滑如镜,四时碧水不竭。水大时,淹没了和的岩壁,浑成一体,故而把池潭统称为龙池。 

龙池庵 

居于龙池之上的古庙。原名,为唐代诗僧神颖所建。神颖在此写下大量描绘景色、抒发情怀的诗篇,常和一些文人雅士盘桓于此。现存古老的殿堂数椽,殿后可眺山景,寺前可俯瞰龙池深涧,是游人途中小憩、观赏“龙池飞瀑”的佳境。     

观池台

在龙池畔有一柱形,突兀而立,就是“观池台”。台下寒气逼人,逗留时间稍长,便有凛冽之感。天气晴朗时,青山为壁,蔚蓝的天空和红日映入池潭,层层波浪闪耀着金光,像一幅极美的。若是多雨季节,即使是晴天,一旦池里冒出一缕白烟,天必然要下雨。袅袅白烟忽而浓密,忽而细淡,或急或缓,变化奇妙。被称为龙池“吞云吐雾”的奇观。     

鹰石 

在龙池庵前的古道东边山峰上,有一巨大岩石,从古道上看去很像,故名。此岩石高两丈多,上宽下窄,四边整齐,顶部约三丈见方,平滑如镜,又很像是人工垒砌而成的棋盘,故而又称“棋盘石”。石下有卧虎古洞、燕子洞、观音洞等景观。      

二圣殿

二圣殿是一幢明代民宅式的建筑,殿门面临上山古道,龙潭溪从东南而来,绕寺而过,环境幽雅。今住持僧觉益。过去一些善男信女到九华山朝拜,见庙烧香,见菩萨磕头。二圣殿是他们朝拜的起点。

殿里供奉的“二圣”,头戴乌纱,身穿朝服,腰束玉带,足蹬粉底朝靴。身高七尺,面庞丰润,黑色的胡须齐胸,明亮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两尊金色塑像酷似孪生兄弟。这里所谓“二圣”,其实仅是金乔觉的两位舅父。 

山门 

离甘露寺,经龙池庵,略行片刻,可见大型牌坊式,由山门可进入群山环抱的九华街,来到九华山腹地。山门上有“九华圣境”四字。这是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赐予九华山的御书。    

九华街

 

为九华山之腹地。海拔700米。街中心有金地藏菩萨创建的{dy}座古化城寺。九华街北有十里好汉坡(即盘山公路),南有千仞芙蓉峰,西有密林藏秀的神光岭,东有高耸山顶的东崖。这里集中了诸多xx的和。传说这里还是金地藏菩萨xx修身成道的地方,佛教界多把九华街称为“莲花佛国”。九华街上寺院与民居、旅社、商店相间,是旅游接待中心,也是游人行宿集散地。此处瓦舍鳞次栉比,多为两层皖南民居式的小楼,分列在化城寺东、南、西三方,呈门形封闭式街道,有两三条小巷横穿东西,东可去天台峰,西能上月身殿。夜宿九华街,可观看做佛事,夜间可听庙宇的钟声幽幽,清晨可观僧尼拂弹灰尘、念经跪拜的早课,感受佛家情态。  

五百罗汉堂

与百岁宫相映生辉的是新建的。五百罗汉堂总建筑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为宫殿式结构,与百岁宫配套协调,形成一个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建筑群。五百罗汉堂供奉五百尊罗汉,整个堂内于姿百态,气势壮观。百岁宫五百罗汉堂是目前我国四大佛山所仅有,它的兴建,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处独特的新景观。 

龙女献泉

东崖峰顶上原有一座,寺后有古老的地藏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乃僧人为祭祀地藏,纪念其苦修于东崖而建。殿侧峭壁上有地藏洞(又名堆云洞),是金乔觉初至九华山时的栖身之所。在峰的西麓有一山泉,名为“龙女泉”。相传龙女泉是龙女奉献给金乔觉的甘泉。此即xx的“龙女献泉”神话故事、被列为“地藏圣迹”之一。     

百岁宫 

又名,可从祗园寺后攀石级上该寺。登上,凭窗远眺,磨盘峰、五老峰、太古岭、凤凰岭历历在目。寺内供奉的是明代万历年间于九华山坐化的无瑕和尚贴金肉体坐像。据《万年禅林历代流碑记序》载:“明万历年间,河北宛平县(今北京芦沟桥)僧人海玉,字无瑕,24岁时由五台山步行到九华山东岭岩洞中,结茅为庵,不出山,不带弟子,以野果为食,并刺出身上的鲜血写成《华严经》81卷。他在山中住了102年,126岁时坐化圆寂。”明朝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兵部尚书王大人被遣为钦差大臣到九华山敬香,晚间有白光一道从山头射出,他觉得神奇,遂连夜带人上山,寻到发光地点,发现在山沿里有一位已经坐化的老人。周围遗物,都已腐烂,唯坐化老人肉体还保持原样,只是已经干缩,检视老人身旁的身世自传,才知道坐化归天已有3年了。王钦差禀报朝廷后,皇帝即敕封为“应身菩萨”,钦赐建造百岁宫。现殿宇上下五层,房屋百间,依山修建,曲折相通,最下一层即肉身殿。正门外高悬崇祯皇帝御题“护国万年寺”,钦赐“百岁宫”匾额。据寺僧传说,百岁宫于清朝咸丰末年曾遭火灾,众僧向禅师肉体跪求救火。正当火势猛烈的时候,禅师的双手忽由坐禅姿势变做遮火状,当即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浇熄大火,自此禅师双手便继续保持着遮火之状。  

慧居寺

 

原名“”。坐落天台山西麓、中闵园东。始建于清代,清末住持僧仁琳扩修。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扩充寮房,安单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1982年重修殿宇。1984年所有佛像上漆、贴金。该寺背倚高山,面临竹海,环境十分幽美。建筑面积541平方米。寺内及菩萨塑像造型优美,神态逼真。为全国重点寺院。  

华严洞

,位于中闵园,深藏在峭壁下的幽壑之内。巨岩北端上翘,呈窝掌形。傍临小溪,幽篁遮天。洞前筑墙成屋,进门见古洞,深丈余,高七尺,宽二丈五尺左右,隔成内外两间。外间供佛像一尊,内间筑成小楼,下铺地板,窗明几净,幽静异常,别有洞天。

西侧相连的是华严海慧寺。寺外是远山、近壑、山泉、幽涧,宛如世外桃源。

华严洞周围的高峰深谷,嘉木繁盛,灵草丛生,有石斛、石耳、灵芝、黄精、首乌、丹皮等贵重的野生药材,是xx的“药谷”。

在药林、灵草之间,飞鸟众多,舌簧悦耳。其中以捣药鸟为珍禽之一。它又名“丁当乌”,与(即青钱柳)、娃娃鱼并称为“九华三宝”。其喙红色,羽毛有黑白两色,尾巴略长,体略大于画眉。晓伏夜出,多在夏季出现,其声“克丁当”,如杵臼药。  

天台寺

 

位于海拔1306米的巅,坐北朝南,木石结构,硬山顶。全寺由3组民居式殿堂组成。该寺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青龙背)为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为连接点,在凹陷地上筑高8米的石台基,构成平整的平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来隐蔽,既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它的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卷拱石洞,进深4.2米,其东、北两则为对峙的悬崖,径直可入大殿2楼;转折向南,沿墙外过道往“捧日亭”或“青龙背”。大殿(亦称万佛楼)宽10米,深13米。殿后有偏门通往观音殿、客房和云水堂。寺周景点众多。该寺是九华山{zg}的建筑,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天台峰 

天台峰,又称天台正顶。海拔略低于十王峰,因天台是朝拜地藏“圣迹”之所在,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的主峰。坐落在峰顶的地藏寺(即地藏禅林),古名天台寺。来九华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称之为“中天世界”。这里也是游客游九华必到之处。

至寺前回首一看,左有,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因骄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龙珠峰,又名天台岗,上有一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石”。传说九华是“活的龙脉”,青龙即居此高处,这颗“龙珠”,则是它戏耍的宝物。十王峰迎面而来,谓之“十王朝地藏”。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间”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门在龙头峰、龙珠峰间的渡仙桥下,由桥底登石阶十余步,即进入寺内。拱形桥上的横梁镌“中天世界”4个大字。  

天门清凉台

 

这里深幽高峻,气势惊人,晴时烟云袅袅,雨日声震空谷。真是:“云从脚下起,风酥凡人肌,来时峰影郎,去时成孤岛。”身处此地,犹如来到童话世界,可以与清泉嬉戏,与奇石相拥;可同群猴逗趣,伴鸣鸟唱和。什么来到这里,都能领略无限情趣。

登上大花台,别有天地。向南望,有十王峰在前,东、西、北边,却一望无垠,俯瞩九华街,宛如在画中;群峰如林,莲花、碧云、云门、天柱诸峰,全在脚下;凌空绝顶,海阔天空,令人心旷神怡。

佛洞 佛洞,此处泛指古佛洞、、文殊洞、老虎洞等众多与佛或佛事有关的洞穴。

古佛洞 在西北、太极洞北。新辟石板道通此。两洞相连,一大一小,一名古佛,一名圆通,总面积38平方米。代有苦行僧居之。顶垒高台,怪石乱生,洞前有面墙、门楼,侧有甘泉、碧溪、菜畦、花木,天籁不绝。

无底洞 在太极洞西南。深60米,宽处4米,窄处仅1米,呈亚葫芦形。洞中有洞,洞洞连贯。入内峻岩倒挂,乱石交叠,壁隙裂缝,纵横密布,阴森森然。洞中有朝天洞口,凝视碧空,有坐井观天之趣。

文殊洞 在书箱峰西,去下闵园途中。两洞相连,上小下大,内供文殊像。主洞面积36平方米,小洞16平方米。从洞南一条长7米的巨岩裂缝中穿行洞内,扑朔迷离。立洞顶远眺,中峰、会仙峰高瞩云天。洞南有清泉一口,流量大,味甘美。

老虎洞 又叫伏虎洞。相传南朝梁武帝时,伏虎禅师曾在此与虎同修。洞旁峭壁上,有“九龙一虎”、“别有天地”石刻,崖下路旁有龙虎泉。      

甘泉石(甘泉书院遗址)

,当年小有名气,明末后,书院失修,清咸丰年间又遭战火。至今湛若水手书勒石的“甘泉”碑尚在,余皆荡然无存。书院遗址,已成一片葱绿茶园。因“甘泉”石刻犹存,故而称此地为“甘泉石”。

当年,甘泉书院倚山面溪,崇山峻岭环峙左右。相传书院有讲堂、书斋等三进房舍。湛若水亲笔书写的“甘泉”二字刻石悬嵌门额。是湛若水聚众讲学之地。

明代理学家们把讲学的风气刮上了九华山顶。倡仪在九华建书院讲学于前,湛若水在九华聚众讲学于后。湛若水是明代哲学家,官至礼、吏、兵三部尚书,属明儒理学的白沙学派,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而王阳明则主张“致良知”学说。两人虽各立门户,但交往甚密,互有酬唱。王阳明在国史馆讲学,湛若水与王阳明等人为伍,声望日重,世称“甘泉先生”(湛字甘泉)。他叮嘱弟子江学曾等人在九华筹建书院,并修书给地方官员,请予鼎力协助。

弟子们遵嘱在九华营建书院,不久竣工,以老师雅号命名为“甘泉书院”,恭候师尊驾临。后来湛若水母亲去世,湛即离京去职三年,赴九华讲学。湛若水讲学时,学生济济一堂,十分兴盛。      

双溪寺

 

位于九子泉东南僧家山,最初由双溪寺吉通和尚创建。后因羡九华山秀美,便在此置地建寺。寺背山面水,寺旁岩石下有“洁泉”。昔日该寺以农禅为主,四周充满田园风光。寺内供奉着大兴和尚的肉身像。大兴和尚1918年学佛,曾在百岁宫数年,1958年来到九华山后山双溪寺度过了后半生。1985年农历二月十七日圆寂,享年91岁。在世时给人治病有奇效,被人称为地藏“三世”、“九华济公”。 

九子岩与七步泉 

和xx融合而成的“九子泉声”是九华山xx名景之一。九子岩,又名九子峰。峰壁是一整块的光滑岩石,像一座城头堡,只有一条山路,从又溪寺通向峰顶。路越走越窄,险陡异常。峰顶有古寺一座,名为九子寺。在殿后谷口,有四面峭壁倚天而立,古木参天,云雾缭绕。一个光滑而巨大的岩石下,有深涧,涧水如巨龙一般从10米高的云谷中奔腾而来,吼声如雷,此名为“垂云涧”。附近还有“七步泉”,每当暴雨之后,瀑布从七条冰裂的狭缝中倾泻而下,七转七折,惊心动魄。 

沿涧口石板山道往上,一咱上有“斗鸡石”、“三斧石”、“象鼻石”、“龟兔赛跑”等巧石。尤以“金鸡石”最引人入胜。它形同一对好斗的雄鸡,在山头相互对峙。古人有“未游走马泽,先看斗鸡峰”之说。相传,金地藏曾在这九子庙后谷口岩石上打坐过,他虔诚的修行,感化了峰顶上的这一对金鸡,于是,金鸡每天为他报辰。山顶幽谷中,有一石雕古塔,塔前还有石佛一尊,石狮一头。按民间习俗,石狮都是成双成对的,何以此处石狮孑然一个?有人说,它的同伴,去了狮子峰。确实,狮子峰确有一尊状如狮子的怪石。

九华山重要佛事节日活动很多,主要有如下数种:

——夏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诞生日,佛教徒在这{yt}过佛诞节,是佛教{zd0}的节日。

——夏历七月十五,称自恣日,意思是自行检查一年来的修行情况,是佛教又一重大节日,又称盂兰盆 节。   

——夏历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全名“法界圣心水陆普渡大斋胜会”,简称水陆法会、水陆会、水陆道场,俗称打水陆。

瑜珈焰口——是对饿鬼施水施食、救其饥渴之苦的一种佛教仪式,俗称放焰口。   

传戒——是丛林寺院设立法堂或戒坛,为出家尼或在家的教徒传授戒法的一种宗教仪式,亦称开戒或放戒。

方丈升座——九华山丛林寺院的住持又称方丈。方丈出任称方丈升座。方丈升座都利用佛教节日举行,一般隔三年或数年传一任方丈。   

佛像开光——大庙新塑佛像安位、上漆、贴金,或古佛像重新上漆、贴金,都要举行开光仪式,属于佛教活动之一。

百子会——善男信女自动组织起来,虔心素食,挑担举旗,敲锣诵经,结伴进出,人数满百组成会、团,称百子会;达到两百人,则称双百子会。但也有二、三十人一组的,称小百子会。

观音会——逢观音诞日(夏历二月十九)、成道日(夏历六月十九)、涅磐日(夏历九月十九),妇女们相邀成群,烧香拜佛,求签许愿,祈求母子平安,称观音会。

傩戏:有“戏曲活化石”之誉的傩戏,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流行皖南贵池山区。 

——起源于。1983年开始,九华山恢复了活动,集大型佛事活动、商贸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为一体,每年庙会都吸引了国内外的朝山拜佛信徒和大量游客。 

[1]  九华山旅游门户网

[2]  九华山旅游网

[3] 九华山旅游景点介绍

郑重声明:资讯 【九华山- dzl1964 - dzl1964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