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的风:小放牛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
 {dy}次放牛是为了打一点柴火回来作饭。我们下放小王村以后,村里为我们准备了几捆栎树条的柴火。但是不能总是依靠村民,所以我和华民就随着村里的放牛娃们上山放牛,回来时把打好的柴架在牛背上带回来。
 记得{dy}次上山是和一个叫做保乡和大宝俩孩子,保乡姓高,大宝姓胡。大家骑着牛到了浙江和安徽两省交界的界山——占岭脚下。保乡把牛鼻绳盘在牛角上,随它自己去吃草。然后就带着我们上石山捡柴。山上的枯枝很多,一会就捡了两大堆。他们找了一根藤条,很麻利地捆好。捆柴真是一门技术,稻草,藤条,小竹子甚至栎树条都可以用来捆柴。
 接着就是满山找乐。在放牛娃的眼里,满山都是宝贝,满山都是零食,满山都是故事,满山都是山歌。我向这些放牛娃学到了很多东西,几乎是一本百科全书。
 正是无忧无虑的风华少年,每天闲来无事,于是没事就上山放牛。
 那时放牛有点向我们今天逛商场,每天要换地方。不然就太单调。每天抛下牛以后,放牛娃就开始恶作剧。偷鸡摸狗拔蒜苗。他们的过剩精力和聪明才智在这里发挥无余。印象比较深的两次,一次是他们从家里带了油和锅,从山溪里捉了许多蟛蜞和麻虾,然后架起锅,油炸好,撒上盐。真是前所未有的美味,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异香扑鼻。
 还有一次是潜入村长杨大志家的菜园偷黄瓜。他家的大黄狗很凶恶,所以行事必须小心。放牛娃很有经验。偷来的黄瓜用衣服角擦掉上面的刺,吃起来非常心满意足。原因不是别的,是偷本身带来的刺激和满足感。那时侯,生豇豆,生四季豆,很多生的东西用衣服擦擦就吃。这其实很符合现代养生之道。
 我的大弟弟比我放牛的次数多多了。因为后来我到独山中学,每天要走八里山路。放牛的机会就少了很多。
 有一次,他从村南边的长山上放牛回来,牛下山很急,他从牛头上向前翻下来,掉在牛的前面,幸好掉进了一个水洼。牛也很乖巧,从他的身上跨了过去.否则真的不堪设想!
 放牛娃之间流行一种对歌,以黄色小调,控诉晚娘等题材居多,唱起来一般是隔山对歌,即兴而起,脱口而出,语言生动而且压韵,听起来朗朗上口。我的朋友胡年生对大王村的放牛娃作过调查,对牛歌比较熟悉。我从他那里听到过很多。确实是民间文学宝库的珍藏。现在恐怕很难听到了。这些牛歌是经过历史不断地积累,同时不断地淘汰,{zh1}保留下来的都是生命力最强的,最有价值的。即使其中的黄色小调,在民间起了性教育启蒙的作用。






郑重声明:资讯 【皖南的风:小放牛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