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乳品”卷土重来,三聚氰胺为何阴魂不散? - 笨人先谈的日志- 网易博客

“毒乳品”卷土重来,三聚氰胺为何阴魂不散?

2010-02-08 07:53:40 阅读122 评论10 字号:

/笨人先谈

 

记者从6日召开的宁夏彻查问题乳粉专项整治行动情况通报会上了解到,吴忠市天天乳业有限公司已被责令停止销售、限期整改,宁夏熊猫乳业有限公司已被责令停产整顿。据通报,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先后检出吴忠市天天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乳制品三聚氰胺含量超标。(27日《中新网》)

 

今年130日,卫生部长陈竺曾在全国食品安全会议上指出,2009年以来,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乳制品被查出三聚氰胺超标。另据新民网27日报道,福建漳州某食品厂生产的小白鼠奶糖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目前已有部分被厂家召回销毁。距离“三鹿事件”爆发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在国人对此还记忆犹新之时,却又发现如此众多的乳制品三聚氰胺超标,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禁要问一声,三聚氰胺为何阴魂不散?

 

回顾20089月,三鹿牌奶粉被查出三聚氰胺严重超标,导致食用奶粉的婴儿肾结石,数以万计的新生儿因此住院xx。此后,又有许多国内xxxx的奶粉被查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上了“毒奶粉”的“黑名单”。一时人们谈乳变色,国产奶粉遭到消费者唾弃,外国奶粉乘机而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工业。然而,新生儿和其家属的痛苦,民族工业遭受的重创,并没有唤不醒某些乳品企业领导麻木的良知,“毒乳品”还是不断地涌现在市场上。

 

按理说,国内的乳制品企业经历过2008年的重创后,应该痛定思痛,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生产环节管理,严控三聚氰氨的混入,生产出让人放心的优质乳品,以求得消费者的谅解,重新树立国产乳品的信誉。对于这些浅显的道理,企业的管理者当然都一清二楚。他们之所不在管理上下功夫,而是选择冒天下之大不讳,无视生命之宝贵、无视法律之尊严、无视道德之可贵,把企业的经济利益置于生命、法律、道德之上,xx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力所致,是职能部门失职、失察所造成。

 

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相信地方官员们在台上、台下没少说过,但往往说过之后就置之于脑后。他们为了地方的经济利益、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不顾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对乳品企业的非法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消极态度,甚至有意纵容,食品安全监管成为虚假的摆设,致使不法企业管理者有恃无恐,将一批批“毒乳品”推向市场,伤害无辜的消费者。

 

毫无疑问,“毒乳品”卷土重来,三聚氰胺幽灵再现,再一次敲响了我国食品安全的警钟。政府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如果再漠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出重拳整治乳品行业的乱象,杜绝三聚氰胺幽灵再现,下次敲响的恐怕不是警钟了,而是国内乳品业的丧钟了!

 

写于201027日晚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毒乳品”卷土重来,三聚氰胺为何阴魂不散? - 笨人先谈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