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公司的运做秘密

2009年05月07日10:46  


  内部消息、老鼠仓盛行的中国股市培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成本超低,利润极高,广大的中小股民就是它随时可以支取的取款机。它公开的名字叫投资咨询业,经常活跃于各类媒体,但不少公司却被投资者视为“骗子公司”

  上一轮的大牛市中,不仅催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创富神话,而且催生出了一个以股民为随时可以支取的存折的行业。

  “这是一个成本超低,但利润极高的行业。”成都倍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前工作人员黄熙告诉《中国财富》记者。他所指的行业就是投资咨询,“这类企业,成千上万,仅成都就有几百家,倍新堪称此中标杆。我供职倍新的时候,成都还有一个银华投资,我们一个组的业绩就可扫平他们一个公司。”

  维权无果

  杨百顺、黄昌彧和郑莉霞正越来越感到无望。

  4月7日,他们拿着掌握的证据,包括和倍新签订的合同、汇款证明等,找到了当地的律师事务所,但值班的律师告诉他们,不接他们的案子。

  4月8日,他们举着牌子、打着标语又来到成都倍新办公地做了一次游行。这已是杨百顺第二次组织人来维权了。和去年10月1日那次来自浙江、山西、山东等地10多人的队伍相比,他们只有三个人的队伍略显得形单影只。人少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次被倍新“瓦解”了一批,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会员身在外地,路途遥远,而且很多人是背着家人,或者觉得吃亏上当于脸面有损,不愿意大张旗鼓来跟着维权。

  但他们的游行没有取得任何积极结果。黄昌彧告诉《中国财富》记者,他们带去的材料被倍新的人抢去了,被抢走的还有一份杨百顺的家人刚刚快递过来的和倍新签订的收益保证书。

  他们三个都是倍新投资的前会员。杨百顺于2008年3月5日汇了16800元成为倍新的高级会员;黄昌彧分别于3月14日、3月24日和6月20日汇入5600元、14450元和30000元成为倍新的高级会员;郑莉霞于1月份和3月份分别汇入了2万元和3万元成为倍新的高级会员。
  杨百顺回忆说,2008年3月1日,他接到了倍新业务员翟蔓的电话,翟蔓告诉他,倍新推荐的股票成功率超过99%,每月收益超过50%,即使行情不好仍能逆市大涨,如果和他们合作,他们会派专业分析师带他进行操作。经过查询,杨百顺确认了倍新正规公司的身份。在翟蔓不断的电话攻势下,他缴纳了会费,成了倍新的高级会员。

  签订合同之后,3月6日,倍新让他以现价买入了600710(
)和600730()两只股票。根据他阅读书籍获取的知识和浸淫股市十年积累的经验,他判断第二天大盘要进行盘整,于是向聂姓指导老师提出卖出止损,但对方告诉他不要害怕调整,会涨起来的,结果一周之内两只股票各亏损了35%。随即,他提出退会,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zh1},会员费退了,但对方拒绝赔偿损失。

  郑莉霞和黄昌彧与倍新合作的过程基本与此类似。和杨百顺不同,他们都是股市里面的新手,看了四川电视台的倍新股票分析节目,心动之下打了个屏幕下方的咨询电话,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变成了倍新锁定的目标客户。

  “杨哥算是幸运的,他成了会员还有老师带着做,我们是一加入就被打入了冷宫,根本就没有人理。我们打电话追要股票的时候才给我们一两只,做了都是亏损。再打电话,他们就说是分析师操作不行,让我们升级,由高级升为VIP会员。但是无论升到什么级,按照他们的指导操作都是亏。给你一只股票,涨跌都不让卖。”郑莉霞很愤怒,她遵照倍新的指导操作已亏了100多万元。

  三人此次游行的主要目的是要倍新赔偿他们的损失。杨百顺和郑莉霞的会员费已经退回,黄昌彧只被退了10500元,然而和他们的损失相比,会员费实在是小数。会员期内,郑莉霞损失了100多万元,黄昌彧损失了20多万元。和他们不同,杨百顺的损失主要发生在非会员期。

  2008年3月底,即倍新退回杨百顺会员费半个月后,作为对他不断索赔的回应,倍新的xx咨询师马力(电视上担纲股评的媒体分析师)亲自给他打来电话,向他保证一个月之内就会把他的损失弥补回来,条件是他不要在各大网站上发东西了。杨百顺答应了。但在马力带他亲自操作的近六个月时间里,他不但没有捞回来,反而又亏损了20多万元。

  杨百顺向《中国财富》记者出示了一份倍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客户名单,名单上共有43人,他们中有教师,有公务员,还有退休的老人。按照他们提供的数据,他们共向倍新缴纳了520多万元会员费(他们中有6人未登记缴纳的会员费)。

  精心编织的网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是每个股民都耳熟能详的警句,那么,倍新究竟是编织了怎样的一张网,让各路股民坠入其中呢?

  “我们把股民的心理研究得非常清楚:贪婪,想赚钱,但又不想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希望有专业的指导。”倍新前工作人员黄熙告诉记者。

  抓住了股民的心理后,让股民交钱给投资咨询公司,就不再是投资咨询活动,而是变成了投资者和咨询公司之间的心理拉锯战,和让股民相信投资公司能够带来超额利润的攻坚战。黄熙认为,倍新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咨询公司中脱颖而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电视包装。倍新不惜花巨资在四川电视台做宣传,提高倍新的知名度。鼎盛时期,四川电视台有三个他们的节目,至今还保留着两个,即
频道的《天天胜券》和《百姓财经》。四川电视台充斥着倍新的节目,恰恰是打动杨百顺等人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调专业是倍新的第二张牌。倍新打专业牌主要有两招:一是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倍新的业务员反复强调,炒股票需要专业团队的专业指导;二是业务员会反复强调倍新是证监会批准的专业机构。杨百顺作为一个浸淫股市达十年之久的老股民,四天就加入了倍新,很大程度上就是相信了证监会授予它的正规机构的牌子。郑莉霞和黄昌彧坦言,他们正是希望专业机构能够给他们指导,再加上业务员明示或暗示的利润预期,他们才加入了倍新。

  倍新高明的“话术”是它成功的第三个原因。“话术”是投资咨询行业的行话,即股民常见问题的参考答案。咨询公司的业务员开始的时候必须经过两三天的“话术”培训,背会上面的基本内容,再加上一点营销技术的培训,这些向股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营销员便可以上岗了。倍新公司前员工熊维波给记者提供了一份倍新的“话术”,上面列有20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一个参考答案。黄熙待过好几个咨询公司,他介绍说,和普通公司的“话术”相比,倍新的“话术”回答问题的方法和角度非常巧妙。杨百顺等人说,几乎他们问过的所有问题,这个文件中都有,很少能出乎其外。

  此外,为了吸引股民入会,他们的一个常用手法就是业务员之间互相配合。按照公司的授意,一些业务员可以装成领导,有的业务员甚至可以同时装扮两个人。熊维波因为当时业绩不错,就曾被允许扮作“熊主任”。

  郑莉霞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她的经历:{yt}晚上,一位自称某主任的人打电话告诉她,她被抽中成为了他们的候选VIP会员,如果她愿意参加,可以跟他们联系。郑莉霞便给经常和她联系的业务员联系,询问是否有这个人,结果业务员随即告知,她实在太幸运了,居然某主任给她打电话,某主任平常是很忙的,他平常都很少见到他,然后连连祝她幸运。实际上,郑莉霞经历的一幕,全是业务员配合的结果,目的只是增加客户的信任。

  不断升级的秘密

  记者根据杨百顺提供的名单,随机采访了三位,所有受访者经历类似,而且{zh1}均以投资亏损告终。采访中,杨百顺接到了一个来自江苏省的投诉电话,记者随即采访了电话中的投诉者,她自称是上了上海衡易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当。

  据黄熙和熊维波介绍,几乎倍新的每个会员都亏了钱,他们只遇到一个会员赚了钱,主动要求续费。不过,令投诉者和记者疑惑不解的是,为了增加股民对公司的信任,入会之前,投资公司会推荐一只股票让他们xx一下,结果他们推荐的个股往往会涨,好的甚至涨停,但一旦客户入会,他们操作的股票却一直亏损。另外,如果倍新每天在电视节目上推荐的股票都是垃圾股,那他们怎么可以让人们一直相信他们呢?

  “如果你赚钱了,你还会升级吗?短时间内,你还会继续投钱吗?”黄熙一语道破了天机。他介绍说,倍新在电视节目上推荐的股票有60%~70%是上涨的股票,但是推荐给会员的股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是冷处理。因为客服人员少,一般只有不到10个,而且很多客服人员还是业务员,根本应付不了成百上千的会员,所以一般的做法是,让你成为会员后,不再搭理你,只是让你持股观望,直到让你耗完会员期。更有甚者,上海常恒的业务员小李告诉记者,如果会员打电话追问,他们就随便挑几只股票给他,让他继续耗,耗完会员期为止。

  二是对于资金量大的会员,或者打电话反映亏损较多的会员,则让他们不断升级。黄熙介绍说,倍新的一个客户曾经连续12次升级,由4000元入门会费{zh1}交到了12万元。对此,倍新通常会告诉会员,你的股票之所以做得不好,是因为你交的钱少,你的客服人员不够专业,水平不够高,如果你想赚更多的话,你就升级吧。做升级业务的全是为倍新工作了很长时间、具有一定经验的业务员,他们的说服力相当强。黄熙向记者讲述了一个颇具xx色彩的故事:他的主任曾在回成都的火
上跟一个股民讲股票,结果半皮的人到他们公司入了会。至于升级的标准,全由业务员随口根据客户的资金量而定,倍新曾经创造了客户一次性缴纳会员费168万元的全国纪录。“由于一只脚已经踏进来了,而且急于扭亏,所以当公司提出升级的时候,会员往往会迅速升级。由于股票有行情,所以升级一般会在一个月以内完成。”黄熙说。江苏股民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让她交6800元成为会员时,业务员费了十几天的功夫,但是两天之后,她竟鬼使神差地交了50000元,成了高级会员。
  “公司的目的就是从客户身上榨钱,榨完了就完了。全国那么多的股民,少了一个不算什么。”黄熙坦言。

  三道防火墙

  如果用2006年1月开始实施的《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杨百顺等人提供给记者的证据复印件比照,不难发现,倍新多处涉嫌违规:

  《规定》第六条规定,会员制机构只能在注册地及分支机构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会员,不得招收异地会员。但杨百顺提供的43人投诉者名单中,只有6人是四川人,剩余37人均来自广东、浙江、山东、山西、福建等各省份,包括杨百顺本人。

  《规定》第八条规定,董事长、高管人员、部门负责人以及从事营销推广、客户服务的人员,必须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并由所在机构向协会备案。但接受采访的倍新前营销人员均承认没有获得此资格证书,只是专门的营销人员。

  《规定》第十条规定,会员制机构应在注册地以法人名义开立或指定{wy}的专门用于收取咨询服务费用的银行存款账户。但黄昌彧先后三次汇款,前两次是汇给户名为马兰兰的个人的,{zh1}一次才为倍新,杨百顺则是汇给户名为丁浩的个人。

  《规定》第十三条规定,会员制机构应统一印制格式合同,并编号管理,合同首页应载明投诉电话、收费专用银行账户账号、户名及开户行;会员制机构应确保投资者在签字时已阅知相关风险提示,未签书面合同不得收取咨询服务费用。但杨百顺和黄昌彧提供给记者的合同复印件中,未发现格式所要求的各种内容,二人均宣称,咨询费收取均在签订合同之前。

  《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了十三项禁止,包括禁止以“黑马推荐”等方式明示或暗示投资者一定获得投资收益;禁止以夸大、虚报荐股业绩等方式(包括以推荐的个股市场表现代替推荐的证券组合的市场表现),进行不实、诱导性的广告宣传及营销活动,或传播其他虚假、片面和误导性的信息。但熊维波提供给记者的倍新的“话术”中,可以看到不少疑似虚假宣传,比如,“如果老师一个月连手续费都帮你赚不回来,我们就算不上专业的咨询公司了”,“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有实力有信誉,我们能帮客户赚到钱”,“跟着马力老师,你买的是个股而不是大盘指数,只要把握好个股行情,一样可以在大盘不好的情况下赚到钱”。

  既然如此,为什么自称受骗的股民仍然维权无果呢?黄熙和熊维波给出的解释是,投资咨询公司非常善于打擦边球。

  当地律师不接杨百顺的案子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倍新和他们签订的合同没有任何漏洞。“按照他们的要求,我传真给他们汇款凭证,他们随即给我汇过来一份合同,一看见合同,我就觉得上当了,因为合同和业务员之前在电话中所做出的每个月都有高额收益的承诺根本不同。但是,钱已经交了,你能怎么办?只能签。”杨百顺说,“如果我们先看到合同的话,肯定不会交钱了。”
  杨百顺提供给《中国财富》记者的名为《倍新证券投资咨询客户服务合同》中,第二条、第四条和第九条分别写道:乙方系证券投资市场的合法投资者,知晓证券市场有风险,对甲方告知的“风险提示”也已清楚,已经详细阅读了本合同的所有条款并准确理解其含义;范本合同规定外的任何条款和承诺包括手写附加条款,未经甲、乙双方达成书面协议并签字确认,均无法律效力;甲方向乙方提供证券买入、卖出建议,仅供乙方参考,不承担乙方的投资损失。由于打款日期和合同签订日期是同{yt},因此,所谓先交钱后签合同便变成了投资者的单方面陈述。

  “先交钱再让他们看合同,是倍新公司的一个策略,一定不能让客户先看到合同。”黄熙告诉记者,如果客户一定要先看合同,我们就会说,如果不交钱,我们就给你合同,你要求我们给你提供服务,怎么办呢?就像到商场买东西,哪有先拿东西再交钱的道理。

  “实际上,一般愿意交钱的话,肯定是购买的愿意已经很强烈了,基本上说几句就会把钱先交了。”黄熙说。这是倍新的{dy}道防火墙。

  记者曾向倍新老总冯栋柱求证,是否存在先交钱再签合同的现象,冯给出的回答是,做买卖还要交定金,如果不信任,就不会先交钱。这是他们营销的一种手段。

  《规定》明文要求留存营销过程的录音及客户认可“盈亏责任自负”的录音或其他有效确认文件,供发生纠纷时备查。而这恰恰成了倍新的第二道防火墙。

  2008年6月20日,黄昌彧又交了3万元作为会员费,从而成了倍新操作高收益内部仓股票的会员。据业务员李玲介绍,该高收益股票团是由倍新新聘南方基金xx操盘手任操作总监,且专门负责公司与基金公司、游资主力联合操作的高收益内部仓股票。加入之后,李玲打电话告诉黄昌彧,待会儿公司会有人打电话给他,如果问公司是否有人向他承诺收益之类的话,他只能说没有,愿跟随甘总操作就是了,其他的别说,因公司是要进行电话录音的!不久,果然有电话打来,他就照李玲说的讲了。

  杨百顺和郑莉霞有过同样的经历。杨百顺转发给记者的一封名为《受骗经历》的匿名邮件中,发件人写道:“随后公司的确认电话打来,问我工作人员有没有收益方面的任何承诺……我说当然有,否则我怎么会花这么多钱去买什么软件呢?她说那她再和工作人员去沟通。总监马上来电,说证监会是不允许咨询机构向客户做收益承诺的,所以合同上不能那么写,录音电话上也只能那么说,问我时就说没有。再说这次绝密活动只有内部几人知情……我就和她单线联系好了,让我尽管放心。之后确认电话再来,我就按总监吩咐照办了。”

  熊维波说,业务员是倍新的第三道防火墙。由于吸引投资者入会的都是一些业务员,所谓的承诺全是业务员做出的,而签订的合同则是正规合同,因此,一旦有股民找上门来,公司就以业务员违规操作为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经此三道防火墙,倍新的操作中再也找不出任何不规范的痕迹了。

  接受《中国财富》记者采访时,倍新老总冯栋柱说:“我们从2008年6月份就不招收会员了。”但据记者了解,倍新招收会员的步伐实际上从未停止过。

  黄熙和熊维波告诉记者,倍新不以自己的名义做,但是实际上找了很多家股票软件销售公司来做。据他们了解,倍新的壳公司包括上海常恒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衡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秉健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黄熙告诉记者,衡易是倍新以前的全班人马直接过去的。记者点击衡易的网站,看到很多的内容与倍新xx一致。常恒的业务员小李最近转入了秉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常恒是倍新的一个壳公司,他们给客户讲的股票信息全是倍新提供的,最近因为常恒的负面新闻太多,所以又开了一家公司。如果以这几家软件公司的名字为关键词,会发现投诉者又多了一批,一些投诉者已经开始和杨百顺联系。

  黄熙认为,成本低但利润超高是吸引正规的和不正规的投资咨询公司前仆后继的根本原因。租个写字楼,装几部电话,仅以成都为例,用不了20万元就可全部搞定,但是利润高、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倍新一个月能有几千万元的收入,现在股市行情开始好转,他了解到的消息是,衡易的收入又达到一个组100多万元了。(《中国财富》杂志 2009年5月刊发)


郑重声明:资讯 【骗子公司的运做秘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