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中的草浆与木浆的特_净土
中国的“造纸术”历史久远,在应用方面令世界各国钦佩。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 现阶段,造纸是属于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产业。因此,造纸工业可算得上是一个“xx衰竭”的朝阳工业。可也正因如此,对环境的破坏也随之成了一个棘手的“历史 遗留问题”。尽管国际上已经普遍采用木材造纸,但建国以来,出于节省成本、节约森林资源的考虑,我国造纸业沿用了麦草作为造纸的主要原料。麦草随处可见, 轻便好用,经济实惠,加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技术主要针对草料制浆,所以政府也未能有意扶持“木浆技术”。于是这么多年下来我国的中小草浆造纸企业“遍地开 花”,看似繁荣的背后又隐藏了什么样的隐患呢?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草浆造纸带来的弊端正在不断凸显。首先,这种造纸企业通常规模较小,其原因有二:一是大部分草类的收割必须集中在某一季节, 这就要求草浆厂必须在一个时段内完成全年的原料采购,庞大的堆放场地、原料长期日晒雨淋造成的损失,都令草浆厂非常头疼;二是由于草类纤维原料运输半径比 木材小,所以草浆厂只能设在原料产地附近,规模受到原料供应量的限制。南京林业大学李忠正教授就曾经说过:“草浆厂的规模都不可能很大,其技术装备水平相 对于大规模的木浆生产相差了几十年,目前我国{zd0}的草浆生产线只有10万吨,大多是1~3万吨。而草浆厂的污染治理水平与其规模有很大关系。”如此规模的 企业,不仅无法实现技术上的自我更新,同时对造纸废液的污染处理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加上草浆料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很难生产出xx文化用纸。这已充 分说明“草浆”原料不能顺应历史潮流了。

  反观“木浆造纸技术”的应用在现阶段来说,无疑是一种主流方向。不仅可以抄造出更高质量的纸类产品,同时也是从源头杜绝了造纸工业的污染。草浆 黑液由于其含硅量大、粘度高、滤水性差,造成草浆黑液提取率低,一般只有80-85%,相比较而言木浆造纸可达到95%以上。其次,碱回收率低,草浆一般 只有65-75%,而木浆厂甚至可达98%。再者,用水量大,国家规定的指标为每吨130立方米,先进的国内木浆厂可达到每吨36.2立方米。因而草浆厂 中段废水排放的污染物量比木浆厂高出将近6-7倍。

  近年来草浆厂污染问题随着化工原料的进一步使用,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受其原料特点的限制,它的环保问题现今还无法根本解决,甚至和木浆还存在一 定差距。那么,中国造纸业能否改变以草浆造纸的老路,走以林木造纸的新途?尽管有专家指出,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又将面临原料采集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问 题。毕竟中国人均占有林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不妨学习一下发达国家的经验,他们的造纸业是以木材为主要纤维原料,但人工速生林的大量种植,森林砍 伐种植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备,许多造纸业发达的国家虽然大量使用木材造纸,但其森林总面积不减反增,林业甚至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手段,在这些国家中,造纸业 已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的行列。

  有了这些值得借鉴的例子,我国近年来的“林纸一体化”工作已由原先的专家讨论阶段,正式近入了地方试点。尽管在“我国应该采用什么树种发展人工 速生林”、“桉树是否适合我国引进种植”、“林业的发展如何和当地人民经济利益挂钩”、“个人资产是否可以投资国有林产”等方面专家尚有分歧,但是已经试 点的几个地区已经为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木浆。接下来只要遵照科学的方法,循序见进,应该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个在中国提出近二十年的发展路线,“林纸一体化”一直走得步履蹒跚。如今在政策、资金、技术、体制等方面的突破,它的发展到了提速的时机了。 近期很多省份也纷纷定出时间,限定草浆纸的{zh1}使用日期。根据我国造纸产业结构的规划,到2010年造纸工业原料中木浆的比例将从目前的6%提高到 20%,整整提高3倍。造纸原料——木浆的优异性将日益显现!



郑重声明:资讯 【造纸中的草浆与木浆的特_净土】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