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与随笔】从哥本哈根大会说起……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15日至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虽然达成的是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但仍就全球的长期目标等焦点问题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位于北欧的哥本哈根,是童话王国的诞生地,似乎离我们现今的空间很遥远。但会议所倡导的环保概念,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中的“低碳生活”理念实践就在我们的身边。

    人类的社会空间不小、企业的办公场所也不少,而“低碳生活”则是无处不在。以我的主要工作环境而言,办公室的“低碳生活”最能引发我的感触和议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少不了上网办公、打印文件和资料汇总;办公场所的设备也有空调、电脑、打印机和粉碎机等。而这些常见现象,恰恰表明“低碳”无处不在。办公用纸涉及纸张的节约使用、电器设备涉及节约用电。而纸张和电能的生产,无疑关联到木材和煤炭等,以及环境污染和大气排放。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类生存空间的危机意识也显而易见,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据专业数据统计:少用100张纸、减碳15千克;少用0.1立方米木材,减碳64.3千克;不用打印机时将其断电,每台每年可省电10度,减碳9.6千克; 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每台台式电脑每年可省电6.3度,减碳6千克;夏天每台空调在26℃的基础上调高1℃,每年可节电22度,相应减碳21千克等。由此而言,我们应杜绝浪费有限的资源,并尽可能地做到减少使用和重复使用,让我们办公室的文印管理贴近“低碳”的工作方式。具体来说,全体的办公人员能够尽量做到:长时间离开办公室时关闭电脑和空调、下班后关闭显示屏和打印机、不涉密的文件不使用粉碎机等。其中,就空调的使用而言,还应养成不过度使用和过度设定温度的良好习惯。

    提到了用电与“低碳生活”的利害关系,自然还要说一下节约用纸。人类目前已进入信息社会,利用网络办公也已是常态;从办公室的硬件配置来说,xx可以做到“无纸化办公”。如此再结合“低碳”理念,我以为“办公一族”的文档来往应以电子邮件为主,遇到必须打印或复印的情况,也应尽可能地用足纸张的双面;至少应充分利用已用过一面的旧纸,以减少公司部分办公用品的消耗数量。如此举手之劳既节约、节能,又环保、减碳,那有何乐而不为呢?也由此可见,“低碳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

    不过,话分两头说。“低碳”的理念既是时尚的、也是可行的,但在我的工作实践中,似乎还有一些相冲突的地方。诸如:有些上级检查人员只认纸质文档,而不屑或不看电子文档,如此显然会影响到对企业的考核,以及对“低碳一族”工作的否定。在此谈些个人之见:基础台帐资料应该打印建档、需要落实责任的文档必须留下纸质备查,而其它过程性的文档则未必需要打印留存,毕竟结果是最重要的。其中的理由也是浅显的:职能部室不是档案室、职能人员也非资料员。由此也说明:任何先进理念的推行,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文明社会的进步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做出负责任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其中的工业减排是减排的主要手段,但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同样不可或缺。我国目前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在人均5吨左右,而世界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是4吨,由此可见“节能减排”的艰巨性。低碳经济革命的到来,意味着人们应摈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反对xx和浪费,从而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真正融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中。

    在此说些题外话:本人身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外出采风时对蓝天白云的天气,可谓是情有独钟。而从环保责任和减排效果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应认识到环保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外出就餐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外出交通少开小轿车。因为3双一次性筷子的原料可以生产一张A4纸;而少开{yt}车则每车每年可减碳98千克,这也是我对私家车避而远之的一个主要原因(上下班路途较远者当例外)。就算是本人为保护地球环境,而放弃的一种现代物质享受吧。当然也希望有识之士能够调整生活方式,让“低碳生活”成为民众的一种长期和稳定的生活理念,而无关生活品质的提升;更冀望于我们的社会能够最终走向生态经济的绿色发展道路!    

郑重声明:资讯 【【杂谈与随笔】从哥本哈根大会说起……】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