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书迷”宝宝(2)

【爱好篇之一--- 音乐】

 

这个可能是很多妈妈感兴趣的。不过要正二八经的说,俺依旧是没啥套路。很多是妈妈要孩子干啥,可俺们家,俺等着孩子提想法。我认为是她提的要求,她自然就会坚持和认真的做。

 

先说音乐和舞蹈吧。做了妈妈后,我坚信音乐和舞蹈是人类的一种天赋。孕期也听了一点音乐,但说实话,我认为对宝宝最有用途的,也许是她出生后,那个挂在摇篮上的音乐盒。我喜欢那个音乐,简单,优雅,百听不厌。就如现在,我办公桌上都会放一个音乐盒,累的时候,我就把它转几圈。再追溯到从前,二十二岁前,俺整天想成为xx,不过二十二岁后,我基本就告别了唱歌。我个子娇小,但却喜欢浑厚或者沙哑的歌声,所以从前的韦唯 ,毛阿敏,刘欢,田震,那英之类的,都是俺的{za}。不过一个到二十二岁都只是喜欢音乐,却毫无音乐基础的家伙,加上那个年代,都没现在的满天飞的选秀,所以,当我知道自己走不上音乐的道路后,就很老实的去工作啦。所以看到宝宝喜欢音乐和舞蹈,我认为是天性,而不是天赋。虽然宝宝爸爸家还有音乐的从教人员,但孩子还小,经过我的观察,发现她对音乐的喜好,和她对绘画的喜好相比,可以说一个轻如鹅毛,一个重于泰山。

 

尽管如此,音乐能陶冶情操,舞蹈能锻炼气质,所以,当小家伙两岁三个月看到小区附近别人的芭蕾裙子xx漂亮时,她坚持要学芭蕾。好不容易等到她两岁八个月,别人才肯招收。如果说有的孩子是哭着不肯进教室或者哭着不肯跳舞的话,我们家的,{dy}次是哭着不肯离开教室,她跳完了还要继续留在里面,要继续跳,差点没把我给笑倒。舞蹈学了些啥,说实在的我没太留意,有时候会去看看她在学些啥,但每次看到她,总觉得她很认真的在学,我就心满意足了。

 

她学跳舞后,也会让我有些小感受。一开始的感受是,自从她学跳舞后,就不再看到她随便跳舞了。不似没学舞蹈之前,听见音乐啥的,就会自编自导的跳起舞来。而是次数明显变少,但单次跳舞的时间,明显变长;舞蹈的动作,明显有难度和规律一些。最搞笑的一次,刚学舞蹈的那一年冬天,还是幼儿园小小班的时候,在家里自娱自乐,她拿着一根空的烟花筒,大约比她的胳膊还粗一些,比她人还长一些的一根烟花筒,当做舞蹈道具跳舞,笑得全家前仰后合的。虽不是金箍棒那样,但老实说,很多有点像钢管舞。

 

小家伙表现欲很强,四岁多点,看见小区有中秋节表演的台子,非要我给她报名节目。我只好和物业的说好话,让他们加多一个名额。{zh1}给她。让她自己根据天鹅湖的音乐自编自导了一段舞蹈。那可是她的人生的{dy}次登台表演呢,貌似她不知道什么叫做紧张,我呢,也因为心态好,就随便她。音乐响起,她翩然起舞,落落大方的,倒也比我意料中的好。

 

再之后学校进行歌舞比赛,老师选了她之后,我还蛮紧张,我对赛事向来心态平和,重在参与。这么小的孩子,我能要求她什么呢。没想到,虽然老师选的小燕子的歌曲简单,但边唱边跳,还有六个伴舞的小朋友。她竟然能感情很投入的去表演获得二等奖时,倒是我意料之外。当时还有一个搞笑的片段,在幼儿园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时,是从纪念奖开始倒着顺序来的。当小家伙看到纪念奖没有她,她还好。当看到三等奖没有她,她突然就有点憋不住了,眼神转向望着我,心想怎么她们班上其他参赛的小朋友都有名字,就她没有呢。而三等奖的小朋友都领完回位置后,她也从台上的队列中跑向我,几乎快要哭的样子问我: 妈妈,为啥我没有获奖呢? 我笑了。告诉她,好奖在后面,也许后面就有你啊。她这才恢复正常表情跑回到台上的队伍里去。

 

我不知道小家伙会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欲会降低,暂时还没这个迹象。刚过的今年中秋节,我应小家伙的要求,早早给她报名参加了。看到她的小手花枝乱颤的舞动时,我只能感叹: 如今的时代,已不再是我这个当妈的舞台了。

 

有时候,全家会和孩子一起在家K 歌一下,又或者,我会播放我喜欢的英语歌曲,在那里狂魔乱舞的逗宝宝笑。她呢,也会比我更灵活的自编自导的踏着节奏舞动。我还是喜欢音乐,也希望孩子一样,能否用音乐和舞蹈谋生是一回事,但能否欣赏音乐,并享受音乐带给人们的乐趣,是另外一回事。准备最近给孩子学习小提琴。尽管她很早就要求,但我不想因为年龄太小而做事半途而废,也不想自己因为孩子的半途而废而对她施加压力。知道孩子不是歌不离口的类型,所以,只希望她学会一点音乐和舞蹈,并享受它们带来的乐趣,这就足够了。

 

【爱好篇之二--- 绘画】

 

这个是我想要讲述的重点。就如我在音乐篇里说的,孩子对音乐的爱好,相比对绘画的爱好,一个是轻如鸿毛,一个是重如泰山。原因很简单: 因为我看到,孩子做不到歌不离口,但她基本做到了笔不离手。和音乐一样,绘画也是人类的另外一种本能,但每个孩子各自对绘画的痴迷程度不一样,爱好就会深浅不一。

 

小家伙大概是两岁开始拿笔。让她拿笔的原因很简单,她要笔,并且要坐下来画画啥的,做妈妈的我,又何乐而不为? 我是个喜欢自由的人,对孩子,也希望很多时候,能自己玩自己的,自己打发自己的时间,而我呢,也就能一样的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安排自己的生活。从两岁拿笔到如今,已经过去三年四个月了,真是白驹过隙,她画画的时间,合计应该占她休闲时间里的一半。特别强调的是,截至现在,暂时还没给宝宝报名任何绘画班,我的理由也许很奇怪,我不想孩子过早的被技巧化,而丧失了创意的能力。有些家长肯定有同感,送出去培训的孩子,学画画回来,他们通常都不愿意完 成老师指定的临摹作业,而更喜欢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画。因为临摹是锻炼技能的,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创意画画是感情的表达。所以孩子们更偏向后者,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宝宝。

 

家庭成员里,有几个美术专业毕业的,不过他们的建议都和我一致,宝宝太小时,不要送她外出培训。而是多让他自己发挥想象和创意。理所当然的,虽然有几个美术专业的,但都不会教她。除开外公偶尔会在宝宝画画时,告诉她手应该有五个手指,衣服要有扣子等细节外,再到宝宝后来大了点,会教她涂涂色彩外,更多的,都是宝宝自主画画。她爱画啥就花啥,门联上的年娃娃,甚至正好坐着吃饭的外婆,或者梳头发的妈妈,都会是她笔下的人物。而家里的期刊杂志,在她初期的临摹阶段时,几乎全被她自己反复的临摹过了。平时开口最多的就是问大人要笔和纸,公司里环保的纸被订成一本一本的,但她实在用得太快了,批发回来的绘画本一捆一捆的,她见多了就不珍惜,后来我只好藏起来,一次只拿一本出来;再后来兼着买大白纸,自己裁剪和装订成A4大小,给她绘画,所有废弃的还有空白页的笔记本,给她画,她能坐能动,一坐一下午是常事。最痴迷绘画的时候,就是那种早上睁开眼睛,起床就到桌子边画画,晚上关闭了主卧的灯,她还不肯上床,跑到厕所走廊的灯那边去画。绘画的爱好,至今未改,虽然最近半年绘画的时间,有很大一部分被阅读给占住了,但阅读成为{dy}爱好后,绘画还是在第二位,她会交叉进行。

 

讲了这么多,也许有的妈妈会关系,到底宝宝画到什么程度了呢? 这个就比较难描述。开篇我就强调过,我不会用具体的程度来要求宝宝,因为我并不知道,现在这些爱好,是否会是她谋生的技能之一。但我相信,一个人做自己爱好的事情,就一定不会差。大致我的感受是: 她用笔很溜,绘画的速度很快,但粗中有细,一件公主的衣服,能被她点缀满各种有趣而漂亮的装饰品。有时候能画得炯炯有神,有时候会很有创意,构图上有感情色彩,或者有生活情节在里面。悟性不错,基本上外公指点的一些小技巧,她会很快记住。所以三年四个月的时间里,从最开始凡是她绘画的我都保留,到现在我有目的的,有挑选的保留她的绘画草稿本。如果是不加选择的保留,合计起来,估计也应该有一米高了。

 

我大致讲一下宝宝的绘画循序渐进的过程:

 

步骤一: 最开始是线条型临摹。一个两岁的小孩,是不知道如何画东西的。但她对事物的认知很感兴趣。在绘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临摹的东西了解各种物品等。所以两岁初期,我给她买的一般都是十元三本的那种有透明拷贝纸的临摹本,就是一页是拷贝纸,一页是印花的勾线图物品 。这样简单,孩子会自己顺着看到的线条去临摹。不要去过多的干涉孩子的临摹,只要教会她正确的坐姿以及握笔的姿势就行了。两岁还小,孩子不可能坐太久,就算能坐太久,也要大人认为的引导一下,去走动或者玩别的。因为怕久坐对小孩的脊柱发育不好。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同时也给孩子一些废纸,就是一面是旧资料,一面是白纸的那种,节约又环保。她有时候会去临摹,有时候会自己想随意涂鸦的。

 

步骤二:等线条型临摹宝宝差不多有点象样时,再买那种带色彩的。因为勾线相对来说,总比要静下来,仔细的涂色更简单些,所以不要一开始就买涂色的。在涂色物品的临摹过程中,家长记得不要让孩子去玩一些电脑绘画之类的工具。我在宝宝三岁时,特意让她接触了一下电脑上的绘图工具。结果发现,这个工具,对她后来的涂色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用过电脑的姐妹们肯定知道,网络上的很多涂色工具,是一点鼠标,那个颜色就可以满了。但手工涂色不同的是,你必须一点一点的,细心的去涂满。幸亏我发现及时,小家伙也还小,很快之后就没让宝宝接触电脑了。让她继续捡回了手工绘画的爱好和习惯。我对她的绘画要求还是不高,她在涂色临摹上,所花费的时间不长。

 

步骤三:大约过了涂色临摹阶段后,宝宝有新的爱好了。她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单调的临摹本了。她喜欢临摹各种她看的故事书上的画或者图片,说得更清楚一点是,她会在那些故事书里的图片上,自己拿着笔,在上面直接加画,沿着图片上本身的轮廓之类的,一点一点的勾勒。为了她有好的习惯,我和她讲好了,临摹可以,但有原则。大人的书不可以临摹,给她买的比较贵一点的大开的绘图版系列故事书,也不可以临摹。其他的我给她订阅的期刊杂志,一概可以临摹,或者是非绘图版系列的,都可以在上面勾勒和临摹。到这一个阶段,还是蛮省事的,她不那么频繁的吵闹要白纸了,而是把她的各种期刊,和故事书上,有图片的,她都自己坐着一本一本的去勾勒和临摹,例如给她买的《忙忙碌碌镇》系列的书,不仅看破了,里面的密密麻麻的图片,也都被她反复的勾勒过好多次。而期刊杂志《小熊维尼》和《小公主》之类的,更是疏而不漏的都被她在上面临摹过了。因为书籍的插图和绘图相对来说总比简单的绘画临摹本有趣,一般都有故事情节等等,她在临摹的时候,还会结合故事书里的情节思考图片的感情色彩和情节等。我自己认为,这一个阶段对宝宝的构图很有帮助作用。她接触的绘画题材更多,更会乐在其中。

 

步骤四:经过前面的三个阶段后,她开始脱稿自己画东西了。脱稿的{dy}个阶段是勾线绘画,凡是能被她拿到的笔,她都会拿去画画。大概到4岁半的时候,她都偏向于勾线绘画,对涂色的兴趣不是太明显,不过我不太着急,觉得这些总有个过程,孩子喜欢了,自然就会去学。果真如此,可能是渐渐勾线厌倦了,到了四岁半左右,她突然迷上涂色,一本接一本的画,一本接一本的涂,色彩之稀奇古怪,绚丽多姿,令我实在有些感叹和吃惊。这样持续大概有半年时间,到了五岁左右,她总算又恢复正常习惯,勾线和涂色都会自己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心情交叉进行。不再是一心沉迷于涂色上了。

 

经过四个这样的步骤后,她现在绘画就比较随心所欲了,因为我们没对她格外的要求,她爱画啥就画啥,我们的任务是提供笔和纸就行。外公有时候会高兴一下,和她一起画个人物啥的。不过因为已经快六岁了,思想慢慢定型,所以我准备,开始给她报名绘画班,满足她一直提的要求。

 

家长们自己也可以多观察一下,孩子到底{za}干啥,就例如我说的音乐和绘画,姐妹们也可以从这里观察出,小家伙对绘画所花费的时间,着迷的程度,远远比对音乐更多更深。所以我也就顺其自然的,让她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支配自己的时间。美术对人的帮助很大,尤其是色彩上面,女孩接触美术,对审美的提高很有帮助,化妆和服装无一例外的总是女孩的{za},而美术能帮助他们,让自己更漂亮。

郑重声明:资讯 【如何培养“小书迷”宝宝(2)】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