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里面知识含量不多,也不成体系,对科学进程的影响几可忽略,如果说里面还有些实用性,那也多很浅显,远不能和古希腊相提并论.
这里看看《孙子算经》,算经约成书于4-5世纪南北朝时期,作者生平和年代不详.以今天的眼光以及与更早的古希腊数学相比,算经里面的内容太浅了些,客观地说,也就是商业算术的水平,不能说是理论体系,这样一本算了一些具体题目的书,一就是今天的习题集水平,孙子算经在唐初列为“算学”教科书---《算经十书》之一,上卷述算筹记数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下卷是算术难题,如“鸡兔同笼”等.
说人家教科书浅,总得举例的
二五一十,自相乘,得一百.二人分之,人得五十 ; 以九乘一十二,得一百八.六人分之,人得一十八.
以五十三万一千四百四十一乘七十万八千五百八十八,得三千七百六十五亿七千二百七十一万五千三百八.三十五万四千二百九十四人分之,人得一百六万二千八百八十二.
今有一十八分之一十二.问约之得几何?今有九分之八,减其五分之一.问馀几何? 今有佛书凡二十九章,章六十三字.问字几何...
算经也不是没有难题,有一道题叫“物不知数”,“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十减之,即得”,答案是23. 后世推广为“大衍求一术”,传入西方后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刀妹困惑的是,会有人这样数数吗?这纯粹是人造出来的问题,事实证明“物不知数”并没有什么具体用处也无下文.正因为用处都不大,到了明代十部算经几乎失传.
十部算经也都不能同欧几里得(前330—前275)的《几何原本》相比,更不能和古希腊数学家提出几何作图三大问题(化圆为方、倍立方体、三等分任意角)相提并论,与圆锥曲线相比同样是望尘莫及.
刀妹不是长他人志气,只是对国学莫名其妙的热起来很不理解,以刀妹的学识看,国学可以忽略矣!至少没几样能进教科书,更别说外国教科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