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圆网涂料印花实践

关键字:

针织物圆网涂料印花实践 1.前言  针织物由于其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弹性、吸水性、柔软性、透气性,穿着美观而舒适,所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今市场人们对服饰追求休闲,强调舒适化、个性化,许多针织物已发展到内衣外穿,使得针织物印花产品的数量逐年上升。
  一般而言,针织物印花可采用的设备为:平网印花(含手工平网)、圆网印花、滚筒印花。而采用的印花工艺主要为涂料印花和活性染料印花,也有少量采用转移印花。针织物涂料印花工艺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平网印花,其中又是手工平网印花,占了多数。针织物的圆网印花,还是近些年逐步完成并完善的。圆网印花与平网印花相比,效率高,质量稳定,满底花型无接版印等,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普通的平网针织物涂料印花,布面板结,手感较硬,牢度较差,与活性印花相比,差距较大。我们应用的圆网涂料印花工艺,注重合理选择印花浆的组份,追求手感与牢度{zd0}限度的平衡,其印花实物质量已很接近活性印花的产品。  我公司从1996年,开始针织物圆网印花,完成了涂料、活性、涂料一活性工艺。1997年以后又与浙江丝科院合作,应用超柔软型TYS—1印花浆,使涂料印花实物质量水平有较大提高,随后又共同开发了涂料特种印花(含立体发泡印花)、金银粉印花、珠光印花、闪烁片印花等)以及新近出现的涂料拔染印花。迄今已生产2000余吨针织印花布,积累了一些圆网涂料印花的实际经验,现将心得体会撰写成文,与印染界同仁共同探讨。  2、针织物前处理  2.1 针织物印花前,需对针织物坯布进行去杂、漂白等前处理加工,以改善其服用性能、外观质量,并为后道印花加工做好准备,良好的前处理加工是针织物圆网印花的基础。可以这样说,针织物所有的良好特性,都是在前处理加工中获得的。  由于坯布的组织结构、加工质量要求及使用的加工设备有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前处理加工工艺,其工艺流程一般为:毛坯布—碱缩(丝光)—煮练—漂白(氯漂或氧漂)—增白—柔软处理—脱水—烘干—轧光。(双面织物不碱缩)  针织物前处理主要由碱缩(丝光)、煮练、漂白(增白)三部分组成。碱缩是棉针织物在平幅(圆筒)、无张力状态下,浸轧烧碱溶液后堆置,再水洗去碱的工序。通过碱缩,织物收缩,增加密度、弹性和光泽,增进滑爽的手感,降低缩水率,改善成品的尺寸稳定性。近几年来,针织物采用丝光工艺逐渐增多,经丝光后的产品质量大大高于碱缩产品。  针织物煮练与漂白的作用、原理与梭织物加工是相同的,但因其组织较疏松,加工工艺条件(主要是工作液浓度)低于梭织物,煮练、漂白的加工方式有间歇式、连续式,间歇式一般采用煮布锅或在溢流染色机内进行,连续式一般采用J型箱或履带箱平幅汽蒸。  针织印花半制品要求煮练均匀、白度一致、纬斜小、克重符合要求。前处理加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有与梭织物加工相同的问题,如煮练不匀、漂白不匀、白度不足等,在印花加工时常会因此造成匹与匹色差,底色差异或色光萎暗等,同时,也会发生一些其特有质量问题,在加工时应予以注意。  2.2 毛效问题  毛效不好,造成印花块面着色不匀,严重时会有“露底”现象,或深度无法提升,做深色大块面花型时尤应注意。其产生的原因,除了通常煮练不足造成之外,更多的时候是由于针织物前处理特有的柔软处理工序造成的,与常规漂白、染色品种柔软处理不同,印花用针织半制品柔软处理后还要再经印花加工,此时,不能简单套用漂白、染色品种的整理工艺,应对柔软剂进行慎重选择,并合理制定才是,在改善织物手感同时,兼顾到针织半制品的毛效,以免影响到印花加工的顺利进行或影响印花后的产品色牢度。@=================@###page###@=================@   对于某些成品需再经水洗或酶洗的,其印花半制品以不经柔软处理为好,而将柔软处理结合在水洗或酶洗时进行,这样更有利于印花,并且对提高牢度也有好处。  2.3 平方米克重问题  印花针织物成品平方米克重,是客户质量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必须予以保证;若超出过多,又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在保证成品平方米克重的前提下,控制毛坯布的克重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前处理以及印花加工过程中,有使克重下降的因素,如前处理的去杂,印花加工时织物受到一定张力后的伸长,绒类织物的拉绒工序等,也有使克重增加的因素,如前处理时织物的回缩,印花时织物增加的涂料及助剂的量等。但由于加工设备张力的不同,工艺流程的不同,花型印花面积的不同,其克重变化不一,很难凭简单的计算,由成品克重推算出毛坯布的克重,为避免印花后成品率克重不符要求的情况发生,除客户返单重做的品种之处,一般均需先锋试样,以一定的量(至少100公斤以上),经过与大货生产时相同的工艺流程、加工设备,取得针织物克重变化的结果,依此来制定或修正大货生产时的毛坯布克重指标,方能使印花针织物的成品克重问题得以把握。  2.4 纬斜问题  针织物前处理多为绳状加工,其组织又较疏松,纬斜问题较梭织物加工时情况严重,若是碎花类花型,还往往不会成为问题,若是格子花型,则对纬斜要求较高。控制与改善纬斜的措施,在剖幅缝头时,检查纬斜方向,使之一致,并在剪齐头子时予以适当纠正;印花定型用的定型机应配置自动整纬装置。对于印花加工来说,应特别予以注意与避免的是花斜(尤其是格子花型),应采用的措施是在预定型时适当增加落布门幅,尽量减少印花时张力,使印花后定型时加工织物扩幅的量尽可能减少,花斜与布斜相比,客户更注重的是花斜。  针坯布的质量要求,如门幅、缩水率、单位面积重量(平方米克重)、强力、线圈长度、密度等物理标准均应达到国家或客户要求的标准,单位面积重量(Q)的理论计算(克重)可参照以下公式计算: Q=(1000×I) / (A×B×Nm) (g/m2) 式中:I ——线圈长度(单位mm) A——圈矩(从横密中计算,单位mm) B——圈高(从纵密中计算,单位mm) Nm——公制支数坯布的内在品质与门幅、平方米克重、缩水率关系大,必需十分重视。  3、针织物的圆网涂料印花  针织物圆网涂料印花工艺一般为:全涂料:半制品—剖幅—缝头—定制—印花—焙烘—定型—检布成卷。涂料/活性:半制品—剖幅—缝头—定型—印花—焙烘—水洗—洪干—定型—检布成卷。  3.1 新型涂料印花助剂的选择问题  新型涂料印花助剂由以下四大支柱组成。A、优良的自交联型粘合剂系统;B、优良的涂料分散系统;C、优良的印花糊料系统;D 、优良的手感牢度调节助剂系统。 涂料印花加工时,要获得满意效果,主要取决于这些助剂。传统的涂料印花产品质量差,通常是采用了未达到新型印花技术标准的化学助剂及不合理的印制工艺。@=================@###page###@=================@   (1)粘合剂系统  新型的自交联型粘合剂,绝大多数是PA系列的,少量是PU系列的。无论是哪种粘合剂,在合成及选用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解决好手感及牢度这一对矛盾的统一问题。其次是膜的透明度,它直接涉及到印花成品的鲜艳度。构成粘合剂的组份和不同单体的类型,及它们对膜的影响,有许多专著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经研究,我们认为粘合剂必须满足的重要条件是,在粘着力和内聚力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粘合剂的膜对织物的粘着力和粘合剂的良好内聚力相一致,这点要求应尽量提高。如果粘着力弱,或它比内聚力弱,则会造成印花的织物表面而摩擦牢度下降,以致产生褪色痕迹,假如内聚力弱,涂料的颗粒就容易被摩擦掉。  涂料印花粘合剂在加热反应时,应在酸性条件(PH值4)下进行。干热空气是{zh0}的固着介质。湿蒸汽或过热蒸汽均不适合作为固着介质。因为它只能获得约60~80%的固着效果,从而造成各项色牢度指标的下降。一般涂料印花粘合剂成膜后的厚度约为5~10微米,肉眼难以观察。涂料是凝聚沉积在膜里的。所以粘合剂的吸附力会影响薄膜在纤维上的粘着性的优劣。此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作用并由于氢键作用而加强,某些品种的粘合剂,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对纤维可以形成真正的化学鍵,是由于高分子膜的成膜剂中的特殊反应基团所形成的。 我们在合成或选用粘合剂时,除了注意常规指标外,还特别xx它的玻璃化温度、{zd1}成膜温度、粒径细度及其分布范围、表面张力、耐电解质程度等重要参数。在某种意义上讲,比较严格地界定了它是不是一只优良的适合针织物印花的粘合剂,选用PA或PU粘合剂均应视不同织物、不同要求而定。  近些年来,国内外助剂公司推出一批优质新型的粘合剂,与传统普通型粘合剂相比,牢度好(一般推荐用量5~15%左右),手感柔软,弹性强,成膜迅速xx(一般焙烘条件160℃、1.5min),色泽鲜艳不黄变,安全环保。其中还有一些是专门适用于针织物涂料印花的。充分比较价格、品质,从中选择一、二只优质适用的新型 粘合剂,是奠定好针织物涂料印花工艺的基础。  (2)涂料分散系统  经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颜料经大功率异型筒体砂磨机研磨至粒径分布范围为0.25~1.5微米之间,蓝色涂料分布在上限,红、黄色涂料分布在下限。若研磨工艺不合理,颜料颗粒过大将导致色泽萎暗;而料径低于0.25微米,会引起遮光性和色强度的下降。  在涂料品种的选用时,厂家综合比较其色强度、鲜艳度、环保性、牢度特性和价格等,经多年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从环保的或不可替代的角度而言,当{sx}Dystar,公司的印漂牢(Imperon)系统为妥,大宗的可选用上海生产的涂料。  (3)印花糊料系统  糊料是印花着色剂—涂料不可或缺的整体。众所周知,印花糊料可分为两大类,以白火油为主组份的乳化糊A(即xx的Acrapon A 浆)和合成增稠剂糊料,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半乳化糊料。  它们的共同特点应是低含固量,并有合适印花流变学特性。即有一特定的屈服点,当印花时刮刀或磁棒施加的剪力小于屈服点时,印花浆粘度极高,不会透过筛网,而高于此点时,粘度极低,可使印花浆在瞬间顺利透过筛网,在织物上完成印花。  为了防止印花浆中的烃类物质对大气的污染,乳化糊A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但该印花载体印制的纺织品,以其优良的手感和色泽度好使得印花工作者舍不得摈弃它。而合成增稠剂特别是有些劣质增稠剂糊对手感的影响十分明显。除此之外,还因多数增稠剂均不耐电解质,以致造成印花时花纹模糊,轮廓不清的弊病。@=================@###page###@=================@   (4) 手感牢度调节系统  手感牢度调节剂是十分重要的辅助助剂,能明显改善印花艺和最终印制效果。通过它的应用,能改善印花浆的流变性,提高牢度尤其是耐湿磨擦牢度的特性,增加鲜艳度,提高给色量,使印花织物手感柔软和干燥滑爽。  选用配伍性能优异的适当分子量的聚硅氧烷,以改善印花织物的品质。目前市售的绝大多数柔软剂,无论是预先调入印花浆或是印花后浸轧,此类柔软剂只能起适当改善手感作用,但带来的弊病是对耐湿磨擦牢度造成负效应,一般会比不加者低0.25~0.5级。若选用的是在合成时即添加了硅氧烷的粘合剂,则可不必添加助剂,而且对牢度只有增xx应而无负效应。我们曾用过不同牌号的这类粘合剂,效果较好,其中一只成为主选粘合剂。  (5)针织物涂料印花色浆  制备涂料印花色浆,不同的制造者出售的商品名称虽各不相同,但主要成分几乎没有区别,它是以不同体系相互组合所得结果,特别是印花特性、手感 、牢度、均匀度、鲜艳度,却有相当大的差别。  粘合剂用量和涂料的关系也是必须清楚的问题之一。印花色浆中的粘合剂的含量和涂料的用量,与必须达到牢度的关系,两者的比例,是受下面关系影响的。即使涂料用量小至1g/kg,而粘合剂的膜厚至少需要达到5微米。这就是指,当使用固含量为40%的粘合剂时,粘合剂的{zd1}用量为7%,追加的涂料需要为其重量的2.5~2倍的关系。针织物印花浆的组成见表所示。表2 针织物印花浆的组成操作    组份    全油相系统   全水相系统搅拌下加入  水      X      Y   PA或PV粘合剂   8~18     8~18   乳化糊A    91~80.5    —   合成增稠剂    —      1.5~3.0 搅拌均匀 手感牢度调节剂 1~1.5     1~1.5   100(按重要计) 100(按重量计)注释: A.软水中电解质含量低,成糊后的粘度高于电解质含量高的硬水,所以用水以中性为宜。 B.xx中所用的合成增稠剂,乳液共聚的增稠剂比沉淀聚合增稠剂差些,会造成牢度差,不宜用。 C.乳化糊A,必须采用初馏点135℃,终馏点240℃的染料溶剂油,以非离子制备的,含油量为70%的标准浆。 D.手感调节剂应与印花色浆相容性好,不会造成湿磨擦牢度下降,反而有提高的品种。 (6)TYS型超级柔软印花色浆 针对厚度不同类型织物的要求,我们研制了同系列的不同用途的印花浆,印染厂可免除配制的技术困难,直接按浅、中、深色不同要求加入涂料调匀,即可上机开印,提高了xx率,方便了操作。先介绍如下: A. TYS—1全油相系统 B. TYS—2半油相系统 C. TYS—3全水相系统 其中TYS—1可在特软型织物,甚至在真丝绸织物上印花,手感可达到近似染料印花的要求。中厚型针织物则可采用TYS—2或TYS—3,均可较好地解决手感和牢度的矛盾。 3.2 手感与牢度问题 要解决好涂料印花手感与牢度问题,必须寻求优质价廉的涂料粘合剂、色浆、增稠剂、添加助剂的{zj0}组合。其核心是寻求性能更为优异的粘合剂,经过多次对比试验,最终确定了以浙江省丝科院研制的TYS型超级柔软印花浆为基础的“超级柔软工艺”。自1997年以来,应用此工艺,已累计生产针织物印花2000余吨,在织物手感、牢度、色泽鲜艳度等方面,均达到客户出口要求,除少数必须采用活性染料印花工艺生产的之外,其他已全部采用涂料直接工艺。我们采用的超级柔软工艺如下:@=================@###page###@=================@ xx:(该xx相当于浙江丝绸科院印花浆)涂料        X 超级柔软粘合剂   8—18% A帮浆       35% 合成增稠剂     1—1.5% 水         Y   {bfb} (视需要适量添加手感牢度调节剂)工艺条件:圆网印花——105~110℃预烘2分钟——160℃焙烘1.5分钟——成品  说明:  1.涂料色浆应选择品种(如德国德司达产品)优质涂料色强度高,在获得同样色泽深度时用量少,有利于成品牢度的提高,同时其耐热,耐氧漂氯漂性能好,可避免高温色变,环保安全。色泽也较一般产品更艳丽,可以与活性染料相媲美。  2.粘合剂的选用是关键。优质新型粘合剂具有柔软滑爽的手感及优良的牢度。增强牢度的措施:加入手感牢度调节剂1—1.5%或加入交链剂3~5‰ ,焙烘条件充足;两只不同的优质粘合剂并用。  3.增稠剂采用半乳化糊工艺较好。全乳化糊工艺对成品手感更有利,但对印花成本、牢度有一定影响,同时影响生产车间工作环境。合成增稠剂由于品牌的不同,增稠比差异很大,选择优质品牌(如增稠剂Hit或PTF),可以减少增稠剂的用量,使增稠剂对手感的影响低到最小。优质增稠剂与粘合剂有协同效应,对牢度也有利。  4.前处理后的坯布布面PH值应为中性,若布面带酸性或碱性会是被印花织物着色处的均匀度受到影响,同时会造成牢度下降。  5.印花后在经过水洗或酶洗的针织物,前处理加工是{zh0}不做柔软处理,否则会影响涂料的着色和耐湿磨擦牢度。  3.3 对花问题  针织物圆网印花,对花难度大于梭织物印花,除了弹性强的因素外,其吸水性强。易于吸浆也是造成对花困难的重要原因,吃浆后,特别是满底网印后,针织物因吸水迅速收缩,使排在其后的其他网对花困难。因此在分析花样,制定排网工艺时应对满底网的位置慎重考虑,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往后放。为保证对花精准,还应该注意的几点是:印花前定型门幅不宜过宽;进布张力尽量小;必须使用贴布胶,且贴布胶厚度应适宜,粘力强。  3.4 其他问题  因针织物易于吸浆,在其他环节也应考虑到这个问题。图案在块面与块面相叠时,梭织物考虑的量是0.2~0.25mm ,针织物时应是0.05~0.15mm,以防叠色过多,线条也如此,在梭织物的宽窄基础上再减少0.1~0.15mm,两者线条宽窄基本一致。针织物印花时,除个别品种外,不希望色浆渗透到反面,因此在保证布印制效果的同时,刮刀压力不宜过大,色浆不宜过薄。环保安全问题也充分予以注意,因为针织服装以内衣为主,睡衣、T恤、婴儿童装等居多,除了禁用染料外,甲醛含量应严格控制。  4、松弛整理工艺  针织物经印花定形后,一般不再做其他整理,经质量检验后,出口产品经打卷,内销产品松包装后出厂。服装成衣厂根据客户要求,又再经水洗或酶洗的(成衣前洗或成衣后洗)经过这样的处理后,手感进一步得到改善,克重以恢复,缩水率可确保在5%以内。  缩水率问题。客户对成衣后缩水率的要求一般是5%。而印花时,固不可避免要受到一定的张力,印花后针织物的缩水率多在6~8%。离客户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有经验的成衣厂在印染加工后不立即裁片制衣,而是将包打开,让其以自然松弛状态放置至少1~2天,让它自然收缩,这样可使针织物缩水率降低,一般可以在5%左右。若自然松弛后仍无法使缩水率达标,水洗是使缩水率达标、恢复克重指标的较佳选择。@=================@###page###@=================@   5、结束语  在长达八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以性能优质的粘合剂为基础,配套优质的涂料色浆,增稠剂,形成{zj0}组合,同时对坯布进行合理的前处理,严格圆网印花工艺和适当的后整理工艺,才能生产出优秀的涂料印花针织品。  进一步提高圆网涂料印花的品质,有赖于印染工作者与化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期望有更新型优质的产品问世,同时也希望能有涂料防拔染、涂料免蒸拔染印花等诸多新工艺的出现,使圆网涂料印花工艺丰富多彩,达到涂料仿活性染料印花的目的。


本文转自:http://database.texnet.com.cn/db-technology/detail--2916.html

郑重声明:资讯 【针织物圆网涂料印花实践】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