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喀麦隆:同仁堂、网通,同去同去- 信用卡资讯- approvals - 和讯博客
投资喀麦隆:同仁堂、网通,同去 同去 [转贴 2010-02-19 13:37:01]   
投资喀麦隆:同仁堂、网通,同去 同去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2007年1月30日当地时间20时许,胡s锦s涛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国际机场,开始了非洲8国之旅的{dy}站。

      胡s锦s涛主席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指出,中国和喀麦隆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

      "中国企业赴非洲投资{zh0}的历史机遇期已经来临。"首届非洲投资论坛的主办方阿非可赛商务顾问公司副董事长丁锐表示。

      喀中合资"阿非可赛"

      阿非可赛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是丁锐与喀麦隆人阿登姆的中非合资公司,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为中国与非洲各国企业的合作、贸易提供咨询、洽谈、项目运作等全程服务。

      丁锐的言谈中,处处透露着非洲的商机。丁锐最近的得意之作是陕西省农垦局与喀麦隆农业合作的楠加农场项目,项目总价值6250万美元。该项目涉及水稻种植、木薯加工、鸵鸟养殖等领域。根据协议,喀麦隆政府提供面积为5000公顷使用期为90年的土地,供中方开展水稻种植、木薯加工、鸵鸟养殖等项目,同时给与陕西农垦局在农业机械、肥料进口等方面享有免税政策。作为该项目的幕后牵线人,丁锐跟踪并参与了整个项目的运作,先是同合资方喀麦隆人阿登姆一起从喀麦隆获知该项目信息,然后在国内寻找合作方,{zh1}陕西农垦局成为意中人。

      现在楠加农场的大米,已被正式送上了喀麦隆总理埃弗兰·伊诺尼的餐桌,并受到了高度赞扬,"这可是中喀农业合作的样板工程",丁锐说。

      北京同仁堂投资非洲中医药中心目前是丁锐手头另外一个重点项目。按照规划,同仁堂不仅要在喀麦隆开药铺,还将在当地建立现代化的中成药生产厂,充分利用本地药材资源,实现本地化生产。"春节过后,同仁堂项目的先期考察工作就将启动。"丁锐说。

      此外,丁锐表示"基础设施薄弱也正是中国企业的一大商机,参与这些项目也可为未来其他项目的上马铺路。"丁锐透露,她已接到价值1亿多人民币在喀麦隆全国上下设立400多个点的"网络多功能服务区"的项目,中国网通已表示浓厚的兴趣,双方正在洽谈中。

      品牌、实力至上

      非洲投资网总经理助理时琳向本报记者介绍,当前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主体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dy}类是大型国有企业及品牌民营企业,如中国石化集团、华为电讯、中纺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等;第二类为中等规模民营企业,如浙江越美纺织集团、宁波华州矿业投资公司等;第三类以贸易为主的个体企业。

      根据中国进出口银行的统计,在非洲投资的800多家中国企业中,100多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余大部分是以纯贸易为主的民营企业。

      丁锐预测,在中国企业未来的"非洲攻略"中,具有品牌效应、实力雄厚的企业将崛起成为生力军。

      在丁锐看来,同仁堂项目更重要的是"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的项目"。如今中国商品遍布非洲,但由于大多是小商品,缺乏自己的品牌,有时候甚至成为"假冒xx"的代名词,对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造成伤害。同时,由于利润丰厚,大量产品一拥而上,造成中国商人之间的内耗与价格战层出不穷;非洲各国政府也对于源源不断涌入的中国商品也有了警惕。而中医药"非洲人很喜欢","相信中国的传统医药,传统的中医对非洲当地的一些疾病,如疟疾,很有效,而且副作用小"。

      "形象好,实力强的中国企业是我们合作的{sx},这有利于中国企业在非洲树立典范。"丁锐表示树立良好的中国企业整体形象十分关键。

      大胆而谨慎

      正是在这些企业的参与和推动下,中喀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2005年达2.1亿美元,其中喀麦隆向中国出口额为6800万美元,从中国进口额为1.42亿美元(喀麦隆国家统计局{zx1}数据)。喀麦隆目前主要向中国出口棉花、原木和锯木,主要从中国进口鞋类、机电产品、拖拉机和机械产品。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一份题为<2007全球商业环境报告:改革之道>的调查报告称,非洲经济已经连续五年实现年均4.3%的增长,政局趋稳、经济复苏,非洲大陆投资环境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zh0}时期。丁锐指出,非洲不少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上相当于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非洲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如果及早进入,发展空间相当大。

      尽管运作了两年,丁锐的阿非可赛商务顾问有限公司仍然处亏损状态,但丁锐深信好时候来了,她主办的第二届非洲投资论坛将在今年5月举行,届时论坛将开设中非农业、矿业、林业、旅游等多个投资研讨会。

      好时机是来了,但丁锐表示谨慎是中国的一些规模较大企业在非洲投资的普遍特点。分析原因,丁锐指出,非洲的很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市场不成熟,法律法规不健全都是困扰企业投资非洲的因素。联合国的报告也指出,尽管非洲的商业环境有所改善,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仍是做生意最难的地方。

      然而对于商人而言风险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丁锐打算2月份在喀麦隆开设办事机构,"国家的非洲战略已非常明显,宏观政策的框架已成型,我们这些公司的任务就是去落实这些政策"。
浏览空间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投资喀麦隆:同仁堂、网通,同去同去- 信用卡资讯- approval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