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一剪梅”_无终红楼_百度空间

“一剪梅”词牌因周邦彦词句“一剪梅花万样娇”的前三字得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词谱》以周邦彦一剪梅花万样娇”一首与吴文英远目伤心楼上山”一首为正体,周词上、下片各三平韵,吴词各四平韵,又列别体五种。 “一剪梅”是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

周邦彦创制的《一剪梅》词来源于柳宗元的xx小说《龙城录》里讲述了一个故事:隋朝开皇年间,有一个叫赵师雄的,冬游罗浮山,天寒日暮,赵师兄投宿在一个松林间酒肆旁边的客栈里,正朦胧欲睡,突然眼前一亮,出现了一个一身雪白的美貌姑娘,月色映着松间残雪照在她的脸上,秀丽之极,还芳香袭人。开口说话更是清丽可人,赵师兄一点不觉得害怕,拉着她的手敲开隔壁酒家的门,和那女子对饮起来。不一会儿,又来个绿衣小童,戏笑歌舞很是快活。没多久,这位赵师兄就醉倒睡着了。睡梦中但觉风寒相袭。第二天天微亮,他醒来,发觉自己睡在一棵大梅树下,树上还有一只翠鸟在冲着他鸣叫,月影还在头顶,梦却是xx醒了,满心惆怅。这场梅花梦后来就有了个名字叫罗浮梦。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吴文英的《一剪梅》: 

远目伤心楼上山。愁里长眉,别後峨鬟。

暮云低压小阑干。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瘦倚溪桥梅夜寒。雪欲消时,泪不禁弹。

翦成钗胜待归看。春在西窗,灯火更阑。
 
    
老色频生玉镜尘。雪澹春姿,越看精神。
谿桥人去几黄昏。流水泠泠,都是啼痕。  
烟雨轻寒暮掩门。萼绿灯前,酒带香温。
风情谁道不因春。春到一分,花瘦一分。
  
  
  {zh1}一句,以梅喻人,意境哀中有美。周邦彦之后梅词愈胜,但咏梅人的心已发生变化,也许是周曲过于缠绵哀婉,人们觉得不适合表现梅花的意象之美,品格之高,所以后来用这一曲填的词反而大多是无限惆怅低回之作,而与梅花无关了,其中尤以李清照的《一剪梅》最是让人心折: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xx,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古人觉得愁是一种不受约束的感情,它在我们的体内自由地来去,这一个腔子本就是它的家,若要不愁除非不求。《一剪梅》的回旋往复在辛弃疾那里因为叠句的使用,同样的题材变得更加不能自已。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蒋捷的《一剪梅》用色彩变化比喻时光的流逝,好像是一幅仕女图的挂历,一个古装美人斜倚栏干无心绪。面前的小园内只有樱桃芭蕉红的红,绿得绿,旁边就题了那“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句子,当时觉得那美人的闲愁真是优雅。怡红快绿是大观园里的幸福时光,尽管短暂却格外美好。流光飞舞,只怕的是还没看够花开花谢,春已不在。这样的句子也真是冶艳。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3 2010-02-18 20:37 |
哈哈,我来啦,
朋友好!初五给你拜年了!
初五拜年,五福临门,
五羊开泰,五子登科,
五女拜寿,五彩缤纷,
五谷丰登,五侯七贵,
五湖四海,五光十色,
五彩斑斓,五五如虎!
祝虎年大吉大利,所向披靡!

春天的钟声,敲响您心中快乐的音符;
让幸运与平安,如春天脚步紧紧与您相随!
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把新春的{dy}缕阳光送给您;
开心快乐归于您。
把新春的{dy} 丝清风送给您;
平安健康属于您。把新春的{dy}弯新月送给您;
温馨幸福永远伴随您!新年快乐!!

郑重声明:资讯 【漫话“一剪梅”_无终红楼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