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米饭在口腔里经过咀嚼后和唾液作用会感觉到甜味,知道这一过程是化学反应。

2.了解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学会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4.能够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5.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些米饭、一些淀粉、小瓶碘酒、一支滴管、棉签以及面包、馒头、饼干、黄瓜、白菜、葱、马铃薯、面粉、白糖、食盐几种常见的食物。

教师:米饭、碘酒、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谁来尝尝看?不过我是有要求的,等你尝过之后,要告诉大家你吃的是什么?好不好?(蒙上学生眼睛,让他仔细尝吃的食物)适时提问,引导他概括出所吃食物的特点。(软软的,有点香,有点甜,是米饭。)

米饭我们天天都吃,有没有感觉到它吃起来有点甜?平时大口吃的时候没有感觉,而当我们细细品尝时,却发现米饭会变甜,米饭为什么会变甜呢?

2)学生讨论

3)我为大家揭开真正的原因,取出一张没有字的纸条,把碘酒溶液迅速喷射在纸上,纸上写着 淀粉, 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它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发生了变化,从而变得有甜味了。那淀粉是什么样的呢?

二、观察淀粉

观察前,我们先用碘酒xx,用棉签在手上涂下。

小组活动:观察淀粉

1)观察方法:①看(颜色)、摸(光滑程度)、闻(气味)

2)观察并记录表格:

3)交流汇报:

淀粉特征:看起来是白色粉末状、摸上去较光滑、无明显气味。

同学们的手上有没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学

变化或物理变化)

手上变颜色了,生成了新的蓝色物质,是化学变化。

原来,淀粉遇到碘酒会生成蓝色物质。

三、米饭与淀粉

我们知道米饭中含有淀粉,那么如果它遇到碘酒,会不会也生成蓝色的物质呢?

实验:滴一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现象(学生实验)

交流:米饭遇碘酒也变成了蓝色。

通过这样的实验,大家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视情况提示:如果某种物质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那说明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

我们可以利用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来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淀粉。

四、寻找淀粉的踪迹

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含有淀粉呢?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今天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请同学们好好地判断一下,哪些物质是含有淀粉的,哪些物质是不含淀粉的?怎么判断,会吗?

请一位同学简单叙述一下实验方法。(滴一滴碘酒在要检验的物体上,如果物体变蓝,则说明该物体含有淀粉,如果该物体没有变蓝,则说明该物体不含淀粉。)

实验:判断黄瓜、白菜、葱、马铃薯、面粉、白糖、食盐、饼干中哪些含有淀粉,哪些不含淀粉?(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物品)

交流讨论:

含淀粉的是:马铃薯、饼干、面粉

不含淀粉的是:黄瓜、白菜、葱、食盐、白糖

五、总结:a.淀粉遇碘酒会变蓝

          b.淀粉遇碘变蓝现象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c.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现象来判断物质是否含有淀粉

六、延伸、拓展

大家对于这些还有不理解的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就要考考大家了。一些地下工作者在传递情报为了防止机密泄露,往往会写一些“无字”密信,(就象刚才的纸条)可以用什么办法将内容显现出来?(滴加碘酒在白纸上)

课后可以自制一份“无字”密信,寄给我.



郑重声明:资讯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