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2010-02-15 13:52:14 阅读16 评论4 字号: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春节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dy}批{gjj}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部分少数民族过春节的习俗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苗族——称春节为“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灯会节目表现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蒙古族——古老时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仍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初一一大早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

水族——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缝制新衣,贴年画春联,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春节期间,最重果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小孩儿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zh0},将来聪明健康。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节日盛装,相互走访庆贺新年。男女青年则汇集在村头寨尾,吹笙,击铜鼓,随着鼓点跳起各种铜鼓舞。

赫哲族——春节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每家要做丰盛的“吐火宴”,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如有客人,则烹制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来招待贵客。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xx,姑娘们便奖给神xx一碗香甜的米酒。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xxx。初{yt}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zx0}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哈尼族——春节前几天,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高山族——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傈僳族——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dy}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要给牛吃一点,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独龙族——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要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观众则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 奔七客 -

土家族——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舞姿朴实,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黎族——春节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要举行“春节围猎”,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dy}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dy}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新年旳一碗水和昨天的一碗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除夕晚上做好“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大年初一清早,人们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zx0}挑回{dy}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文字图片摘自网络)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