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政经危机
过度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政经危机

----成品油市场开放印证中国经济病入膏肓

何必





    从市经贸委了解到,国家日前批复佳施加德士(青岛)能源有限公司的成品油经营资质,同意该公司在本市建设经营加油站及附带设施。据悉,这是山东省{dy}家获得批准的外资企业,标志着本市成品油零售市场正在向外资企业逐步放开,新一轮“圈地战”已箭在弦上。(2007年6月17日《半岛都市报》)

    这样的消息,我们太熟悉了。成品油市场放开,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对于外资的进入,我们却经历了一个从当初举国上下欢呼雀跃到现如今莫衷一是甚至痛心疾首的历程。在xx战争后聚集、扩散、蔓延并升华的崇洋媚外的民族群体意识当中,特别是在xxx外事无小事这种卑躬屈膝的奴性文化的熏陶下,面对外国人的一切,我们都习惯于必须给于只能从仰视视角里的格外关照,因此,全世界只有中国对于外国人采取了高人一等这种全国性令人作呕的姿态乃至法政精神。

    现如今,中国进入了结构性困境之中。从经济方面看,是否能够控制住较快向过热的惊险一跳,也是中南海寝食难安的。就目前情况看,投资领域里经年累月的高速度,以及连续多年的所谓积极财政政策路数下的表面上的公共品和基础设施投资,使得各行各业的产能迅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不断刷新。面对消费不振,产能过剩就形成了恶性竞争的投资格局。而觊觎中国这块风水宝地良久的外资,也就乘虚而入。

    去年8月17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中国吸收外商投资曾经的迅猛增长开始停滞;外商新建工业项目大幅减少;外商投资设立新企业也开始大幅下降。在中国诸多行业的产能被认为过剩之时,外商正选择以并购的方式进行整合。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常务理事费国平说:“如今,选择兼并行业领头的中资企业或者收购合资企业中方股权的并购行为很活跃。这样做既可以消灭对手,又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也可免去新建投资项目3~5 年的投资期。并购是快速进入很多产业和行业的{zj0}途径。”中国现在已成为仅次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亚太第三大并购市场。2006 年上半年,中国并购交易额达到410亿美元,同比增长 71%。其中,外企对华的并购投资金额达到12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金融领域、国企转让的非核心资产及低价转让的基础设施等成为外企投资的热点。

    如今,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行业地位都得到了大幅提高,这为外资并购加速奠定了基础。“其实从几年前开始,合资企业中的外资方就越来越多地有了收购中资方股权的需求,逐步把很多合资企业消化变成了外资企业。只是现在变得更加的彻底,尤其是那些做产业型的企业,就直接瞄准中国同行业中的{lx1}者,进行收购。”而同时,中国大量行业的集中度太低,很多企业都为价格战而耗费太多的精力,也为外资并购创造了条件。“大量的价格战让很多中资企业根本无暇顾及研发和创新,这就让外资并购有了机会。”与此同时,外商内部自身投资组合的调整也在进行中。随着商务成本的提高,外商开始将投资更多地安排到了中西部更低成本的地区。这是产业梯度转移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这样的趋势也逐渐向全国延伸。一些已经在中国投资的制造业,开始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就此编辑部点评道:根据商务部15日发布的1-7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772家,同比下降 7.6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27.07亿美元,同比下降1.16%。6月当月下滑的幅度更大,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091家,同比下降 14.3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39亿美元,同比下降12.23%。与外资在华活跃的并购行为相比大相径庭。新建投资和股权收购在中国的此消彼长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外商并购行为增多,自然会减少在华设立新企业的需求。

    在外资从东南沿海地区招商引资热潮中争先恐后的攻城略地过程中,经济基础相对雄厚并且发展相对活跃的东部地区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逐渐接近吸收外资方面的饱和,致使外资开始向中小城市扩张辐射。去年5月17日快讯,5月16日,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06年度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美国企业对投资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但对法规环境、政府透明度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情况还不够满意。在接受调查的200家美国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对今后成功的前景表示乐观,大多数企业仍将中国列为投资{sx}地。白皮书指出,目前美国公司在华业务的扩展呈现了三个趋势:一是各企业越来越多地扩展到二级城市;二是对研发投资正在增加;三是在华投资正越来越多地表现为购买中国公司的资产,或是直接收购。

    尽管如此,白皮书指出,在华美国企业依然面临着中国商业环境的挑战,包括法规不明确、缺乏透明度、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中国政府还应采取明确措施改善商业环境。白皮书认为,最为严重的障碍之一是,中国对外资企业及其国内竞争者实行不同的监管制度。很多外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需要同时获得多个政府部门以及不同级别政府的批准,并受其管理,从而导致实际的市场准入审批的不顺畅。对于知识产权问题,白皮书指出,目前美国企业对中国当前的知识产权执法机制的信心依然很低,美国企业普遍认识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需要从基础层面进行改革。

    此外,《白皮书》中呼吁,美国企业希望美国政府能加强与中国的商业合作,比如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促进出口,重点扶持中小企业扩大对华出口。2006年度《白皮书》还显示,美国在华企业2005年盈利状况不容乐观。《白皮书》中指出,面对客户的价格压力、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市场价格变化等问题,只有64% 的美国在华企业处于盈利状况,而这一数字在2003年为72%。美国在华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日益下降的现状下,各自正逐步调整他们的在华战略,超过半数的美国企业开始向中国内地的二级城市发展。

    美国商会的如此报告,被坊间指称为对中国的要挟。而其中对于中国方面引狼入室的进程缓慢,也招致了美国商会方面像嫖客要求婊子力度加大动作加快那般的情形。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凯雷收购案,让太多的中国人感受到了风向标的深切。去年6月13日快讯,中国重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12日表示,希望收购规模较大的竞争对手徐工机械,将其掌握在中国人手中。这项声明可能引发与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凯雷 (Carlyle)之间的收购战。凯雷去年10月已达成协议,同意出资3.75亿美元收购徐工85%的股份,但目前仍在等待商务部的批准。12日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表示,三一集团有意出资4亿美元收购徐工科技,并且已经在制定相应计划。“鉴于徐工科技的价格被严重低估,三一集团将在此前提出的3亿美元收购价的基础上,再提高1亿美元收购徐工科技。”

    据了解,三一集团早就有意参与徐工科技的改制重组,但随后迫于外界压力,三一集团放弃收购徐工科技计划。12日徐工科技和三一重工股价都逆市上扬,收盘时,徐工科技上涨4.48%,G三一上涨5.54%.此外,三一重工为{dy}家股改限售股解禁公司。三一重机等四家三一重工原非流通股股东合计1093万限售股份将于6月17日起解除流通限制。2005年底,凯雷和徐工签订有“对赌协议”,如果徐工机械2006年的经常性EBITDA(指不包括非经常性损益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到约定目标,则凯雷徐工的出资购股85%的金额为3.15亿美元,增资额为6000万美元;如果达不到约定目标,则凯雷的购股金额为2.55亿美元,增资额不变。对于为何在此时宣布收购徐工,向文波表示,首先,徐工科技拥有强大品牌优势、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dy}、年收入 170亿元的徐工以20亿元出让是严重的低估。其次,徐工科技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志性企业,而工程机械行业又属国家战略产业,对于国家战略产业的主权意识需要加强。此前徐工科技已向相关部委递交“毒丸计划”,以试图为凯雷收购作{zh1}一博。

    对此编辑部点评认为:此次收购案中,三一重工质疑凯雷收购徐工的价格,除了因为它不是市场生成的合理价格外,三一重工确实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仅仅因为出身草根就被排除在收购队伍之外,这是明显的歧视。“中国重外资轻民企”,民企生存环境不佳是不争的事实。“重外资”,除了外资的综合优势,还能给地方政府都带来招商引资的政绩。而民企在政治上的风险是无法回避的。也许当民企能真正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时,外资并购的话题,不会再这么沉重。

    透过凯雷与三一重工就徐工收购你争我夺的价格战的表面,人们看到的还是民族主义与市场化自由派的对垒。去年7月7日快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私人股本集团凯雷仍然满怀信心地认为,收购中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徐工机械的计划将会成功,尽管有人试图使协议半途中止。这宗交易一直在等待中国政府监管部门的审批。但由于中国企业三一重工本周宣布,其母公司三一集团将正式要求重新开启可能收购徐工机械的谈判,凯雷的收购行动面临威胁。由于中国国内在外国投资问题上出现了范围更广的论战,凯雷收购徐工机械的交易陷入了僵局。三一重工的战术引起了徐工机械高层的困惑,而凯雷坚持认为,它已签署了收购徐工的“最终协议”。这起计划中的交易符合中国的法律,美国卡特彼勒和日本小松等外国买家也经常收购中国机械制造商。因此凯雷谨慎乐观地认为,它所签订的交易将得到履行。重点为中国公司提供咨询的一些香港银行家表示,他们正密切监视徐工机械的出售事宜,因为此事将说明,政府是否会在拍卖规则以及“非战略性”行业的外国投资问题上信守承诺。

    而当徐工收购案上升到民族自尊心和国家战略安全层面时,问题显然被政治化,无论是作为政治明星的江苏省李源潮,还是商务部,都无法承担贸然允诺凯雷收购要约的政治风险,尽管如此犹豫与中国入世承诺背道而驰。

    在外资在中国各行各业基本上形成赢家通吃局面后,中国人意识到国际民工地位的岌岌可危,而凯雷也正好在此当口充当了民族主义情绪向权力讨价还价的牺牲品,凯雷不得不悻悻暂别徐工,转道中国其他地区和领域,向比如重庆商业银行继续搔首弄姿,试图利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百年不变”的双轨制固化的状态下,分得一杯羹。

    其实,凯雷现象在改革开放里中国卖国求荣的名录当中并不是什么独占鳌头的偶然情况。清华崔之元早就给我发来了2005年12月19日《中国工业报》以“外资轻取精华 再造哈一工几无可能”为题的相关报道。

    哈一工与美国格里森公司的合资。今年10月25日,格里森一工(哈尔滨)刀具有限公司成立庆典仪式在哈市举行。据了解,这家跨国公司是由全球{zd0}的制齿装备生产企业---美国格里森公司(简称格里森)与我国{zd0}的精密复杂刀具生产企业---哈一工共同出资组建。按照协议,双方合资组建的新公司注册资本为 10143万元,其中格里森投资7100万元,哈一工投资3040万元,格里森公司控股70%。……先是滚刀工具分厂、插剔刀具分厂、锥齿轮刀具分厂职工拒绝到合资公司上班,后是董事长崔国民提交了辞职报告拂袖而去,再接下来就是银行催债、新厂房等待后期建设资金、职工等待工厂解决厂里拖欠的养老保险费用等。这些事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集中爆发,犹如一记记重拳,打在这个原本是工具行业排头兵的企业身上。但合资带来的影响,远非这些矛盾可比。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合资后,国家失去了对一个以我国{zd0}的精密复杂刀具生产科研基地著称、其复杂刀具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6%的企业的掌控,这或许才是更为深远的影响之一。”谈判几经停顿,事态发展也几度处于僵局之中。此时,该市领导以及哈一工的主管单位---哈尔滨机械控股有限公司的领导找到了哈一工的高层,通过反复沟通,哈一工高层的观念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认为与格里森合资后,不仅能得到企业所需的发展资金,也能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而且职工的待遇也有可能获得提高。综合考虑之后,哈一工最终在合资协议上签了字。据了解,哈市是按照“不求国资独大”的原则来推进哈一工合资的。在引资方案中,该市向投资者承诺,参与合资合作的资产都是哈一工的有效资产,至于债务、人员、企业办社会等各种包袱都与此无关。

    据悉,为了增加合作的可能性,哈一工的项目规划还按照产品特点分别立项的方式与国外企业对应合资。对于这种分别立项、分别合资的办法,该市称其为“分解式改制”。……厂里一位科室人员对记者说:“都说我们是‘靓女先嫁’,但企业嫁了靓女却没有回报。现在的情况是,在新厂区格里森只是搬来了一台检测设备,其余的都是哈一工的。”格里森近年来频繁与行业内企业接触,其中不乏哈一工的竞争对手。“从这些动作看,格里森收购哈一工,非常有可能只是其在中国布局的重要一环。格里森收购哈一工看中的不仅是哈一工在中国刀具行业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现在,哈一工的职工可谓是谈合资色变。尤其是最近,哈一工原涂层厂的几名员工不知何故被合资公司除名的消息传出后,滚削刀具、插剔刀具、锥齿轮刀具分厂以及其他后续即将合资的分厂职工,对于将来的合资更是忐忑不安。

    这种由地方委府主导下的产业战略行为,从一开始也就注定了其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考量和设寻租宽广地带的肮脏属性。而中国的产业排头兵,在外资整齐划一的 “斩首行动”面前,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去年8月23日快讯,一份出自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正在引起产业界和有关决策部门的xx。报告以历时八年的跟踪分析,对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估。这份《开放环境中的中国经济安全》研究报告预测,到2015年时,国家防务子系统是惟一处于“安全” 状态的子系统,但其指数接近“安全”状态的分数下限,已经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边缘。产业安全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而生态环境子系统将处于“不安全”状态。这份报告最引人xx之处,是用量化方法与模型对中国2015年时的经济和产业安全进行了预测分析。

    报告预测,到2015年时,中国国内经济子系统、国际经济联系子系统、社会与政治环境子系统及整体经济系统都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但“基本安全”程度并不高。原因主要是由于能源和矿产资源对外依赖增加,外贸依存度过高,金融系统有待改革与健全以及信息系统有待增加安全度等原因造成的。从总体上看,则是由于我国经济规模加速扩大,经济体制仍然处于转折过程中。说到跨国并购正对产业经济安全带来多方位的影响,报告描述了外资并购手法的诸般变化,现在外资更倾向于利用其资本实力,一般采用投入大量注册资金或增资扩股等方式,迫使中方放弃多数股权或稀释中方股权比例,从而达到占据合资企业多数股权,控制国内企业,进而达到控制某些产业的目的。外资对有些重要企业的并购、兼并,使其影响力也在增强。“一些外资通过并购国内龙头性企业,使其品牌消失,当外资兼并之后,这些企业和品牌就消亡,比如说国内一些轻工业的xx,现在基本上没有了。”该报告的主要撰写人说。

     对此编辑部点评作:中国加入WTO五年后,随着各种行业并购进入临界点,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成为备受xx的焦点。尤其是凯雷收购徐工被商务部要求召开听证会,德国舍弗勒并购洛阳轴承案被搁置等一系列标志性的事件使产业安全的争议呈现白热化状态。“加强对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重点企业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战略行业、重点企业的控制力和发展主导权”,已经写入中国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中,此次社科院报告中提到的对外资企业的监督管理措施与这一理念不谋而合,日前国家发改委在一份针对外资并购的报告中也提出几乎类似的建议,种种迹象表明未来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外资并购规范将会不断完善,并且只有在避免与WTO规则冲突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可这种危言耸听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一方面,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彻底开放中国市场而奔走呼号,全然无视包括弗里德曼在内的前苏联休克疗法的倡导者后来面对那里的土崩瓦解而发出的私有化悲歌的现实;另一方面,北京的担忧和法政行动并不能让情况有哪怕稍微的改观。这两天,摩根斯坦利的斯蒂芬· 罗奇在谈到目前中国经济的乱象时,用了“中国失控了吗”的句式开始了其发问。这种格局,也昭示了中国的混乱已经远不止是中国人自己的胆战心惊。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时卫干在其“外资角色再审视:28个主要产业中21个外资控制”一文中介绍,据统计,2005年,国内并购案创记录地达到1251宗,数量上,外资占比在10%以上,而且外资的收购标的额,平均高出内资收购的50%。一般而言,外资收购中国企业,坚持着“必须{jd1}控股”、“必须是xxxx企业”、“预期收益率必须超过15%”的“三必须”原则。从行业上看,银行、保险、电信、汽车、物流、零售、机械制造、能源、钢铁、IT、网络、房地产等,凡此种种,这些热门行业都已经有外资进入。并购方阵营中,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最多,占比超过30%,欧盟企业次之,约占 27%,其余来自东盟和日本等。

    从资金来源看,国外收购资金主要包括两种:跨国企业、QFII及各种私募基金,而且,近年来国际私募基金逐渐成为并购的主角。网络及IT行业是私募基金传统上的偏爱行业,不过,种种迹象表明,私募基金的兴趣已经逐渐转向金融业及其它产业。金融业方面,2004年新桥资本最终控股深发展银行;高盛领导的投资基金,联合德国安联公司购买工行9.9%的股份;淡马锡(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购买建行5.1%的股份;凯雷收购中国太平洋寿险公司24.975% 的股份等等。产业方面,华平基金入主哈药股份;凯雷收购徐工机械(尚待中国有关部门审批);高盛下属基金入股海王生物及控股双汇;摩根斯坦利下属基金收购山水集团(中国{zd0}的水泥企业)、美国Best Buy控股五星集团(中国第四大消费电器连锁商);美国卡特彼勒计划收购厦门工程机械、广西柳工机械、河北宣化工程机械以及山东潍柴动力等;瑞士豪西盟(Holchin B.V.)拟通过定向增资发行A股方式最终控股G华新(中国水泥xxxx)、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入股湖南华菱管线;英博啤酒收购雪津啤酒;美国AB公司收购哈啤;佳通收购桦林;DSM战略投资华北制药……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 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比如玻璃行业,该行业中{zd0}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zd0}的5家电梯生产厂家,已经由外商控股; 18家{gjj}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着;20%的医药行业在外资手中;汽车行业销售额的90%来自国外品牌。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电脑操作系统、软包装产品、感光材料、子午线轮胎、手机等行业,外资均占有{jd1}垄断地位。而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外资公司的产品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

    具体到流通零售环节,全世界公认的定律是,零售领域是国民经济生死攸关的地带,所有产业价值都要从零售这个产品终端环节得以实现,因此,谁掌握了零售,谁就掌握了经济。但是,我们看到的情形是,中国零售市场已经在市场化和改革开放的名义下被委府拱手相让。

    而如此的状况,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内要素价格改变被人为旷日持久压低的状况、社会稳定程度下降中南海面临门外失控的局面等等因素的显山露水,如果外资集体性胜利大逃亡,届时,我们将不得不面对外资撤离后留下的荒芜破败断壁残垣。

    也只能到了那时候,我们才能知道,改革开放除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且这部分人永远地将其他所有人当牛做马之外,乏善可陈。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过度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政经危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