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制作》专题系列(之二)
提起中国古代的指南车,人们就会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联系在一起,而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用于指示方向的恒向器。所以,人们就认为指南车也还是用来指示恒向的器具,也就是说相同于指南针的另一种也用来指示恒向的器具。可是,由于历史上没有完整的文字来说明指南车就是相同于指南针的详细记载与说明。后来的人们就认同了指南车就是用来恒向指示南方的这一说法,其目的只是为了说明我国是首先发明了指南针吗,可指南针的原理众所周知,是利用了磁性材料自身的性能与地球磁场起反应的关系而制做出来的,可作为古代的指南车是无法做到恒向指南的效果的,因此,我个人认为,xx可以否认指南车就是指示南方的说法! 我认为,“指南车”是不同于“指南针”的用途的。因为,指南车发明的确切年代据说是早魏国时候,那时候的xx作战,一般是在开阔战场上,又有很多的人排成阵势,为了指挥作战,指挥人员一般也是站在很高的战车上面指挥作战,可是,由于站的高,就有可能被对方用xx所射,如果要随时移动方位,也很不方便,于是,当时就发明了“指南车”,是用来指挥xx打仗。有的时侯,指南车也用于宫廷出行,这应当是另一说法了。是不是这种说法,我说了不算,但是,根据其用途,我们就可以大体上来确定所制造“指南车”的方法了。 当年“指南针”的制造方法也许是众所周知的,它是利用物体的磁性与地磁场的相互吸引,始终恒定于一个方向;而所谓的“指南车”不论采用什么说谓的机械方法,是难以做到“指南针”这一点性能的!据我推测,古代的指南车也没有采用任何“指南针”所采用的磁性材料的方法,而是利用地球地心吸引里的方法(也就是当今的“万有引力”)与重力原理而制造成的!——我这样说,也许还是得不到广大人们的认同,可如果有谁真正了解了“指南车”的真实用途,你也就难以否认了。 曾在某个时期,在战场上作战,有旗手打着不同的旗子来指引战士前进作战;其目的是相互不要失去联系,相互配合行动;而所用的旗帜就起到了指挥的作用;旗帜走到哪里,战士们就跟随到那里;这样。就可以不至于人员相互失散,旗帜也就起到了组织行动的标示,也起到了“行动指南”的作用。 在古代打仗也有用旗帜来指挥的,但是在很大面积中的人对于众多的旗帜还是会迷失方向的,同时还会造成混乱,互相拥挤,相互践踏,造成自身伤亡,对于指挥xx也不利,所以,有人就针对这众现象而发明创造出了一种叫“指南车”的指挥器具——战场专用工具 “指挥车”——也就是所谓的“指南车”了。 指南车是在所制造的小木车上竖一长杆,在杆的顶部制造一木人,其木人手指一定的方向,在很远的人们就可以看到木人手所指的方位。而长杆是插在小木车上特制的装置上,这个装置可以做到不论是车子俯仰或左右颠簸,而能够始终保持长杆的始终是直立与稳定,而且还是平衡的。能够达到这中平衡装置的机械装置就是一种叫“万向节”的制造,再在旗杆的下面配上一定有重力的东西(或铁或石配重器),怎样能够保持长杆的直立,如果用“不倒翁”的原理来解释,人们就可以清楚是怎么回事了。至于木车上所设置的木人手所指向哪个方向,则xx是由所推或拉车的人有所掌握,也就是负责传达指挥命令的人有所控制! 指南车的发明,是为了发挥扩大古代战场上指挥作战用的;在战场作战时,或前进,或后退,指挥将领始终在大xx的中间,同时也是xx的中心,有保护主帅安全的作用,有发布作战命令的作用,有集中xx的作用,有主将存在的说明,是独立自主的标示,凝聚于人,也有威严的效果!在一定的时候,指南车又作为了宫廷出行时的前引行标,高高的指南车走在人们的前面。后面很远的人都能够看到,并且也知道是朝哪个方向行走,同时也体现了皇宫浩大的威严,还起到了仪仗队的作用,就如现代的游行队伍,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手举着一个标杆,走在所有鼓乐队的前面,用手一举一举的在指挥着整个仪仗队的鼓乐声呢——可那也许是外国人发明的! 指南车为什么会失传?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不用再多说了,反正是不用了,也是没有了。可是,我在当今有些地方的农村,也还见到过古代指南车长杆下的配重器,是用石头制造成的,中心有一不通眼的石臼安装着旗杆,在旗杆一定的位置又有一尺多长的小横杆;可惜,人们已经把横杆上面的长杆和有木人的部分锯断丢了,而用下面带石重器的部分作为了打土墙夯土的杵子,是用人力一层一层的夯实所打土墙呢 (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