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作者: (   )

1、课程目标的比较

目标

   

   

 

 

 

 

 

 

 

1、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获得适应现实生活所需要的人体生理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4、了解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1、提出模型方面的基础知识,说明开始重视数学在生物上的运用。

2、提出生物科学发展史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3、强调学生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

 

 

 

 

 

 

 

 

1、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进行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能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

3、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结论。

4、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收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3、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相关的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出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1、明确而完整地提出“科学探究”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强调科学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图切实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以此推动学习方式的改变。

 

 

 

 

 

1、通过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同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

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3、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与合作精神。

 

 

 

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的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5、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1、明确提出“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明确提出“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表明,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加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基础教育性质决定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是高中教育的目标之一。

 

 

 

2、课程内容的比较

 

现行教学大纲

课 程 标 准

突 破

内容体系的比较

 

必修

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线索分为9个单元:

1、绪论

2、生命的物质基础

3、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4、生物的新陈代谢

5、生命活动的调节

6、生物生殖和发育

7、遗传、变异和进化

8、生物与环境

9、人与生物圈

1、模块1:分子与细胞

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调亡。

2、模块2: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的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3、模块3:稳态与环境

植物的xx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

以“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构建课程,突出生物科学中的基础与核心内容。

内容体系的比较

 

选修

1、绪论

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3、光合作用

4、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5、细胞与细胞工程

6、遗传与基因工程

1、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土壤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食品加工和现代生物技术。

2、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生物科学与农业、生物科学与工业、生物科学与健康、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3、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

根据不同学xx展的需要,从三个角度选择内容,范围更广,选择性更强。

内容选择案例的比较

关于代谢的内容:

酶的发现、酶的性质;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光合作用的发现;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人和动物体内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细胞呼吸;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关于代谢的内容: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删除:“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体内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等内容,降低了教学难度,突出了核心内容。

 

 

 

 

 

 

 

 

 

 

 

 

 

 

 

 

 

 

 

 

 

 

 

 

 

 

 

 

 

 

 

 

 

3、评价理念的比较

教学大纲从评价目的、内容、原则和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课程标准是从评价的理念、评价的原则、评价的内容和类型、评价的方法及案例四个方面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特别是在评价技术和工具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呈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

1、评价时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生物学习的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

2、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改变单一的书面测试的模式(即使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也是与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建议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活动报告、学生挡案等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3、评价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而是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结合起来,提倡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4、评价结果的呈现不再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而是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呈现,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4、教学建议的比较

教学大纲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角度,给予了原则性的指导;

课程标准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和案例,尤其对探究性学习,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生物科学史的学习等方面提出了更明确的指导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