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潮汕大地喜气洋洋热气腾腾,乡亲们忙着摆酒作席欢庆丰收。省城人无鸡不成宴,潮汕人无鹅不成席。这鹅就是驰名中外的狮头鹅,原产广东饶平县浮滨乡,现分布于澄海、潮安、汕头市郊一带。秦牧先生在其作品《鹅阵》这样描述:狮头鹅,可以说是中国{zd0}的鹅种了……家乡的鹅给我的印象极深。……狮头鹅所以能够长得这样魁梧,是和我们那里从前流行的“赛大鹅”习俗分不开的。每当元宵或者盂兰节的时候,各户人家就把自己养的{zd0}的鹅宰来敬神奉鬼,并且把供桌放在门口,让人们品评欣赏。
现在,这种习俗依然存在!据悉:潮汕地区临海,妈祖文化盛行,至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仍有不少潮汕乡村仍保留着“赛大鹅”的习俗。家家户户总把每年养几只大鹅,或是选购几只大鹅当成头等大事,人们赛鹅之肥美,肉色和火候之精致,“赛大鹅”逐渐由祭祀文化演变为一种潮汕庆丰年的独特仪式,它体现着丰衣足食的景象,也寄托对海外游子的思念和祝福。
潮汕地狭民稠,群众生存压力大;再加上生活在海边,靠讨海为生,大海茫茫,前程难卜,故信奉妈祖以祈求平安。潮汕人供奉{zd0}最肥美的卤狮头鹅,以示对神鬼虔诚,目的是为了求得内心安慰与踏实,更希求有所回报,功利意味相当强烈。
随着时代的发展,供奉卤狮头鹅敬神奉鬼已演变为对传统的一种继承,一种庆丰年的独特仪式!其文化内涵丰富。
那么,鹅为什么要采用卤制的方式?
首先,因为潮汕地区气候湿热,卤制的食物“耐企身”,保质期长,这对以前生活困难的潮汕乡亲来说,现实意义大,供神后的卤鹅是要做物配吃上几天的。这体现潮汕人民“勤俭持家”的传统。
其次,潮汕宗族观念强,抱团。供神后的卤鹅是要斩成好几块的,送给四亲二戚、朋友弟兄,有关系的都要数念到到!鹅肝一定要孝敬老辈人,这都体现了潮汕百姓重礼义的秉性。
还有,这其实是潮汕饮食文化的一种互补。潮汕美食的鲜明特点是偏淡偏甜,保持原汁原味,清纯鲜美。而卤鹅却要用川椒、八角、肉桂、丁香、绍酒、糖、精盐、老抽酱油等中药及调味品为佐料,把鹅卤制得浓香扑鼻。这也是潮汕精细文化的一种体现。
一盘鹅肉上桌了,上面再叠放几条翠绿芫荽,这称之为“芫荽姐,叠盘头!”
作用在于吸引食欲,平衡咸淡;再剁一碟蒜泥,加糯米醋,蘸着吃,香滑入味,肥而不腻,齿颊留香,爽!
在烹制卤鹅之前,是要经过“挽鹅毛”这个环节的。潮汕人在饮食方面,特别注意环保卫生,自家宰鹅,是绝不采取松香、沥青拔毛的方法,一定采用人工拔毛的。潮汕就有一个老行当——“挽鹅毛”。
“挽鹅毛”是一种粗重技术活,乡亲们为过节供神请客用的狮头鹅都是特别蓄养的,随便就是十五、六斤重,在大鼎中一浸泡,更沉。再加上蒸腾的热汽直冲头面,这份工不易做。
在烹制卤鹅过程中,火候是最为关键的:先猛火后文火。猛火能使鹅肉松软,中药入汁;文火有利于鹅皮保持完整。因为狮头鹅躯体较大,判断鹅是否熟有点难,有一个决窃:观察鹅尾椎,如自然裂开一寸许,意味卤鹅烹制成了。
潮汕人食卤鹅历史悠久,{zx0}制作在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卤鹅是潮汕美食的招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