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起源和中药的发展
中药的起源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於采食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从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xx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这就是药食同源.药食同源
中药的起源
中药的起源
随着文字的创造和使用,xx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文物考古表明,在数千年前的钟鼎文中,已有"药"字出现.《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明确指出了"药"即治病之物,并以"草"(植物)类居多的客观事实.
中药的发展
中药是我国传统xx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其来源以植物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遂逐渐改称为"中药学"
我国{dy}部药学专著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该书并非出於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补充和完善过程.其成书的具体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於公元二世纪.原书佚,目前的各种版本,均系明清以来学者考订、整理、辑复而成.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xx的四气五味、有毒xx、配伍法度、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中国{dy}部药学专著
我国{dy}部炮制专著《炮炙论》
南朝刘宋时期雷斆著《炮炙论》,叙述xx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收录方300种xx的炮制方法.该书是我国{dy}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新修本草》的载药数是:844种.本草纲目》共收载xx:1892种
炮制的目的归纳有七点
1.降低或xxxx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性.3.提高疗效.4.改变或增强xx作用的部位和趋向.5.便於调剂和制剂.6.保证xx净度,利於贮藏.7.有利於服用.
2.制首乌
2.制首乌 取生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润湿,置非铁质蒸容器内,密闭,蒸或炖至汁液被吸尽,xx呈棕褐色时,取出,乾燥. 何首乌每100斤,黑豆10斤.
首乌【炮制作用】
生首乌苦泄性平兼发散,具xx,消肿,润肠通便的功能,用於瘰癧、风疹瘙痒、肠燥xx、高血脂症.经黑豆汁拌蒸后,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
294.何首乌303 (xx药)
[来源] 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性味归经]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功效] 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生首乌补益作用较弱,但有行散之功,兼能xx、润肠通便.[使用注意]煎服,10~30g.补益精血宜用制首鸟,截疟、润肠、xx宜用生首鸟.[应用] 1. 用於血虚而见头晕目眩,心悸xx,萎黄乏力,肝肾精血亏的眩晕耳呜,腰膝酸软,遗精崩带,须发早白等证.2.用於体虚久疟,肠燥xx及痈疽、瘰癧等证.
生地黄清热凉血 熟地黄(xx药)
[来源] 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经加工而成.[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心、肝、肺经.[功效]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於热入营血,口乾舌绦.本品甘寒质润,苦寒清热,入营分、血分,为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治温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乾舌绦,常与玄参等同用如清营汤.2.用於血热妄行,斑疹吐衂.本品清热泻火,凉血止血.3.用於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本品甘寒,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来源] 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经加工而成.[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法用量]煎服,10~30g.[应用] 1. 用於血虚萎黄,眩晕,心悸xx,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为xx要药.2.用於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为滋阴主药.如六味地黄丸.3.用於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能补精益髓.
地黄【炮制作用】
生地黄性寒、为清热凉血之品、具有养阴清热、凉血生津的功能. 蒸制成熟地黄后使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熟地黄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制其时转温,主补阴血,且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生地炭入血分凉血止血,用於吐血、血、尿血、崩漏.熟地炭以xx止血为主,用於虚损性出血.【炮制研究】实验证明,生地经长时间加热蒸熟后,部分多糖和低聚糖可水解转化为单糖,单糖含量熟地比生地高两倍以上.
熟地黄
(1)取洗净的生地,加黄酒拌匀,置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蒸至酒吸尽,显乌黑色光泽,味转甜,取出,晒至外皮粘液稍乾,切厚片,乾燥,筛去碎屑. (2)取洗净的生地,置适宜容器内,隔水蒸至黑润,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乾燥,筛去杂屑. 生地炭 取生地片,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发泡,鼓起时,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放凉,或用闷煆法煆炭. 熟地炭 取熟地片,用武火炒至外表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放凉,或用闷煆法煆炭.
296.黄精309(补阴药)
[来源] 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补气养阴,润肺,健脾,益肾.[用法用量]煎服,10~30g.[应用] 1. 用於阴虚肺燥,乾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能养阴,润肺.2.用於脾胃虚弱.既补脾阴,又益脾气.
298.肉苁蓉292(淡大芸) (补阳药)
[来源] 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性味归经] 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功效] xx助阳,润肠通便. 饮片为类圆形薄片,片面棕黄色或灰棕色,有放射状的花纹[用法用量]煎服,10~15g;单用大剂量煎服,可用至30g.[应用] 1. 用於肾阳不足,精血两亏虚的xx,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2.用於肠燥xx.能xx滑肠.对老人肾阳不足,精血两亏虚者尤宜.
大蒜有"xx{zw}"之称
大蒜有"xx{zw}"之称,对多种癌肿具有xx功能,但必须先把大蒜切片,将一片一片的薄片放在空气中15分钟,让它与氧气结合以后产生大蒜素才有xx作用.大蒜并能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也有降低血糖及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的作用.
随唐时期医药学有较大发展
由於长期分裂、战乱等多种原因造成的xx品种及名称混乱,加之《本草经集注》在一百多年来的传抄中出现了不少错误,因此对本草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既是当时的廹切需要,也是本草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了李积、苏敬等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分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dy}部官修本草.收载xx共844种.书中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例,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境内外的交流,西域的红花、大蒜、胡麻,越南的薏苡仁等相继传入中国;边远地区的麝香、羚羊角、琥珀、龙眼等进入内地,促进本草学的发展.
陈藏器编成《本草拾遗》
(公元713-741年),陈藏器编成《本草拾遗》.深入实践,将各种xx功用概括为十类,即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种,为中药按临床功效分类的发端. 唐代已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xx制剂.《唐本草》记载了用羊肝治夜盲症和改善视力的经验; 《本草拾遗》记载了人胞作为强壮剂的效力;而用羊靥(羊的甲状腺)和鹿靥治甲状腺病
酵母制剂公元前即有记载
酵母制剂在公元前即有记载,到了唐代已普遍地用於医药,如《千金方》和甄权的《药性论》都对神曲的性质功用有明确的叙述.由孟洗原著,经张鼎改编增补而成的《食疗本草》,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营养学和食治经验,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食疗专书. 李洵的《海药本草》,则主要介绍海外输入xx及南药,扩充了本草学的内容,也反映出唐代对外来xx引进的情况和认识水平.
宋代设立国家药局(熟药所>修合所)
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1076年,熟药所,其后又发展为修合所(后改名为"医药和剂局")及出卖药所(后改名为"惠民局").药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
性xx制剂"秋石"
"秋石"是从人尿中提取的性xx制剂,它的制备方法最早见於《苏沈良方》.《宝庆本草折衷》则有"猪胆合为牛黄"的记载.此外宋代用升华法制取龙脑,蒸镏法制酒等,皆反映出这一时期中药制剂所取得的成就.
中药的性能及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药的性能
xx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袪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xx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於各种xx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称之为xx的偏性.意思是说以xx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偏衰.
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徵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药的作用(功效)
中药的作用包括xx作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应).中药的xx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xx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能消失.副作用的产生固然与xx的偏性有关,更重要的是因为一味中药往往有多种作用,xx时利用其一种或一部分作用,其它作用便成为副作用,例如,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等作用,对於热结xx之证,上述两项作用皆为xx作用.
中药的作用(功效) 2
对於冷积xx之证,泻下攻积为xx作用,而清热泻火便成为副作用,可造成寒凉遏伏阳气及苦寒伐胃等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常将大黄与温补脾胃的附子、乾羗、党参、甘草等同用. 吴茱萸有温中止呕作用,故最宜於胃寒呕吐,对宜於胃热呕吐,其温中作用便成为副作用,故常与清热的黄连、栀子等同用.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不同的概念.中药的性能是对作用性质和特徵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状是指xx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软坚、xx等),是以xx(药材)为观察对象.
四气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xx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xx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於不同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於热,凉次於寒,即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於有些xx,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四气,是从xx作用於机体所发生的反应 1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xx作用於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栝出来,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xx热证的xx,一般属於寒性或凉性,黄苓,板蓝根对於发热口渴、咽痛等证有xxxx作用,表明这两种xx具有寒性.
四气,是从xx作用於机体所发生的反应 2
反之,能够减轻或xx寒证的xx,一般属於温性或热性,如附子、乾羌、对於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xx具有热性. 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泻火、凉血xx等作用的xx,性属寒凉;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的xx,性属温热.
药性之寒热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药性寒热与xx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药性寒热与八纲寒热相对应,是高层次上的抽象,而阴阳则是更高层次上的抽象.xx寒热只反映xx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并不说明xx的具体作用.因此掌握药性寒热不能脱离其具体功效.正如徐灵胎所说:"同一热药,而附子之热与干乾羌之热迥乎不同;同一寒药而石膏之寒与黄连之寒迥乎不同"也就是说,对於药性寒热,不仅要从共性方面进行理解,这必须结合每一xx的具体作用,方能掌握其性寒或性热的特点.
药性寒热与治则
药性寒热与治则:《本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指出予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至於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热药并用.对於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眞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中药的四性"寒,凉,温,热四种性质 "
其中寒凉药使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使机体产热减少:温热药则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使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石膏的功效是:清热泻火
258.干姜151(温里药)
[来源]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xx,燥湿消痰.[用法用量]煎服,3~10g.[小青龙汤] 麻黄 芍药 细辛 乾姜 甘草 桂技 半夏 五味子.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267.吴茱萸152(温里药)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