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提升素养,评价驱动发展_柠檬酸_新浪博客

 

 

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目前教学工作者xx比较多的是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而对反映教学效果的作业发展性评价涉及较少。初中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基本指导思想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xx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研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五个方面。在此环境下的科学作业则体现了现代性、研究性、合作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结合科学课程的学科特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科学作业的发展性评价进行研究,为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学生作业的发展性评价提供可行的借鉴和建议,同时也对其他学科作业的发展性评价给予参考。

一、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实施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亮点。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xx展”的教育理念。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评价主体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互动交流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总之,发展性评价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更要发掘学生的潜能,了解学xx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通过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科学作业评价时运用发展性评价,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既可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为其提出适合其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又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综合评价,随时把握自己学习的动态,及时调整学习的行为与策略,使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不断地发展。

二、目前科学作业评价中存在的误区

1、评价方式单一

科学作业不仅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等各方面科学素质。但在作业评价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许多科学教师仍热衷于使用“√”或“×”,这忽视了对学生作业态度、学习兴趣、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严重影响并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此外,如果在作业中出现过多的“×”,会影响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满是“×”的作业本感到麻木,感受到自己是处于被动的受批判的位置,失去了对学习主动性,甚至对作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主体单一

在现行的作业评价中,许多科学教师仍然把自身当成是评价的主体,实施传统的评价模式,即学生交作业、老师改作业、课代表发作业、学生看“√” “×”、老师评错题。这未能意识到教学活动是双主体活动,学生才是作业评价的主体。有些科学教师由于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不xx了解学生的需求,一味地追求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这就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长期下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意识越来越淡化,直接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这些均造成了评价的作用与学生的发展相对脱节。

3、评价过程盲目性

有些科学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设计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认为只要一味表扬,就能激发学生的持续性兴趣。这种评价既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又无法激发学生某方面的潜能,是一种随意性、无原则性的活动。它不但没有起到激励与促进学xx展的作用,相反引起学生的茫然和无所适从,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三、科学作业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策略

1、拓展多元的评价方式

1)符号性评价方式

“√”与“×”评价是科学教师经常运用的评价媒介,相对而言就比较单调。引入符号评价,比如说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火星语,不仅新鲜、富有时代气息,而且拉进了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同。例如在答案旁边用“→_→”表示质疑(质疑的眼神),用“b( ̄▽ ̄)d”表示“太妙了”(竖起双手拇指说好),用“囧”表示“答案错误比较明显”(无可奈何的脸)。

例1:八年级上{dy}单元《水的压强》作业中学生对压强的计算题的解答

一台履带式拖拉机质量为5000千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815平方米,求履带式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解:F=G=mg=5000千克×9.8牛/千克=49000牛

p=F/S=49000牛/0.815平方米=6×104

“→_→”

这位学生主要是对履带式拖拉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没有理解,他只计算了一条履带的面积,但其他解题步骤均写得很好。因此,在“0.815平方米”的下面打上一个“→_→”表示对面积求法的质疑。在学生作业错误部分给一个质疑的眼神,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并没有对他全盘否定,使学生觉得只错“这一点”,产生自己“还行”的感觉,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帮助树立学生自信心,同时这也打破作业评价定势,调节了学习氛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2)延迟性评价方式

一般而言,科学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都立即对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但延迟评价却不立即做出评价,而是给出一定的思维活动时间,让学生有思考的过程。教师的这种延迟反应,特别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学习与指导的互动关系。

例2: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作业中学生阅读思考题的解答:

“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根据这个现象提出“蛆可以自然发生”。(提示:蛆是苍蝇的幼虫,只有苍蝇产卵后才有可能出现。肉类腐烂是腐败xx作用的结果。高温xx,防止苍蝇接触,可使肉保鲜一定时间。)

①你同意“腐肉生蛆”的说法吗?为什么?

解:同意,因为在腐肉上经常可以看到蛆

②研究生物问题,通常采用对照试验法,请设计对照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

解:取两块质量相等的新鲜肉,分别放在冰箱内和冰箱外,几天后看到冰箱外那块腐败的肉上有蛆。

对于这位学生的答案很多教师可能会直接批一个错,认为学生不但没有掌握课本的知识点,而且没有认真去省题,特别是题目中的提示部分。但是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一棍子打死的做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认为可以尝试对这位学生做如下作业评价:

你的观察力很强,试着去思考一下题目中的提示部分,回家再动手做一下实验,如果把冰箱外的那块鲜肉放在xx过的碗中,并用纱布包起来封口,几天后你会在这块腐败的肉上看到蛆吗?然后再认真地答完这道题,好吗?

由于教师延迟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xx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性,这比起教师立即批改错,然后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要好得多,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2、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科学作业形式多样,既有知识型作业,也有实践型作业;既有识记型作业,也有探究型作业。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除了科学教师评价学生作业外,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成为评价主体,实施多元化作业评价,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1)鼓励学生自评作业

无论是何种类型科学作业,让学生自评作业是一种既能发展学生能力,又能展示学生潜能的不错选择。当然自评作业既可在课堂中开展,也可在教师面批时让学生自我分析作业,这样既有利学生回顾科学知识,也能在自评中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思维中的漏洞和存在的知识缺陷,对促进科学教学和学生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2)开展学生中作业互评

对开放型作业或探究型作业,甚至是概念型作业,让学生互评、互批,有利于学xx现他人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借鉴别人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增进学生讨论、交流能力,是个再学习、甚至是再创造的过程,这种方法既可在课堂中开展,也可在自修时讨论。但必须注意的是老师应扮演好“组织者”和“xx者”,让学生在一次次发现中获得成功。如让学生互评“如何除去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发现他们在互评中思维激荡,“创造”出许多新颖的见解,这对学生后续学习大有帮助。

3)学生家长参与作业评价

学生家长可能对科学术语了解不多,但也可让他们参与自己孩子的作业评价,如布置一些“亲情作业”:一些概念型的作业、科学探究型的作业,就可让家长参与评价,这既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学习态度,也可促使学生加强学习自觉性,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这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如可在单元结束时设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练习,让学生家长去评价;又如课前实践预习题“探究化肥的种类”等。

3、力求评价过程的科学合理化

在科学作业的评价过程中,教师给学生的建议和指导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基于对学xx展的真正xx,经过分析和认真思考的。为此,我们可以尝试构建“分层评定、分项考查、等级递进”的学xx展性作业评价的模式,以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分层指在作业布置和作业评价时,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作业,采用不同标准的评价手段;分项指将学生在科学作业过程中体现的学习态度和各方面能力较恰当地分成若干个项目进行考查评价,如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设计能力、调查能力、分析能力等;等级递进指每次作业达不到学生自我预期目标,可以重新用不同颜色的笔重新做,评定等级相应递进。这模式在操作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设计一科学合理的量表来帮助教师进行更为系统的作业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科学作业中所体现的科学能力可能不同,因此教师在不同情况下可自行按一定的权重、系数综合为一个成绩作为综合评定。

请你选择作业层次:☆ ___   ☆☆___   ☆☆☆___

评价主体

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家长评价

作业态度

 

 

 

 

科学能力

探究能力

 

 

 

 

实践能力

 

 

 

 

观察能力

 

 

 

 

设计能力

 

 

 

 

调查能力

 

 

 

 

分析能力

 

 

 

 

综合评定

{dy}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是现代教育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科学作业的发展性评价方面迈出的只是{dy}步,而如何使这种评价更完善、更科学、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探讨。我们相信,作业评价之花将在教改园地里更加绚丽多姿,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一种教育力量。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作业提升素养,评价驱动发展_柠檬酸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