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曝光补偿的应用技巧【转载】_toshotit_新浪博客

转自

使用方便,在拍摄后通过回放就可以立即知道实际拍摄效果,再加上后期可在中调整反差颜色等,因此有不少摄影者在实践中对曝光的准确性不十分注意,其实使用数码相机对曝光要求同样非常高,在拍摄实践中特别要重视对“曝光补偿”的运用,在拍摄一些比较特殊的对象时,更要运用自己在传统摄影中积累的经验,充分利用曝光补偿来满足特定情况下的曝光需要,确保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

1.为什么要作曝光补偿
  数码相机的测光曝光系统和传统相机一样,在处理图像时,有个很基本的准则,就是将所有被摄对象都按照18%的中性灰亮度来还原,所以在相机的感光系统看,无论对象原来亮度如何,{zh1}都应以中等亮度的影调展示。所以在实际拍摄时,仍然需要摄影者根据拍摄现场的复杂情况作出相应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获得理想的密度和色彩还原。
一般便携式数码相机大都有正负2挡曝光补偿,利用它们可以应付大多数复杂情况下的拍摄需要。至于一些高级的单反光数码相机,曝光补偿甚至达到正负5挡,可以满足极其复杂照明环境下的拍摄需要。数码相机的设计和生产商之所以要对相机作如此的设计处理,其行为本身就足以说明曝光补偿对照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技术要点。在一般情况下,是否需要运用曝光补偿,摄影者主要需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2.被摄对象亮度比较高时需作曝光正补偿
  比如说在拍摄风光照时,要是蓝天白云等浅色调内容占了较大面积时,就要考虑适当增加曝光量,顺光至少增加半挡,侧光加一挡左右。如果是逆光,就要针对太阳的位置高低来处理,同时看你表现什么内容,通常你想将画面中的细节也能相应表现的话,就要适当增加1.5-2挡左右曝光量,太阳越处于画面中心,就越要适当增加曝光量(当然也应注意避开有强烈光线的太阳,防止相机图像感应器受到损害。如没有发出强光的太阳,如雾气中的红日,朝日夕阳等,因为它们亮度低,xx不会对测光造成影响,则不必考虑曝光补偿问题)。
  此外,在拍摄雪景、雾景等特定内容时,都要根据表现对象{zh1}需以高调形式来显示的特点,酌情作曝光补偿。一般拍摄雪景{zh0}补偿1挡到1挡半曝光量,不然你{zh1}得到的雪不是白色的,而有可能因曝光不足而成为灰色;拍摄雾景{zh0}补偿半挡到1挡曝光量,不然你得到的雾景影调偏暗,接近夜景一般,显然不理想。
还有像拍摄白色的舞台,成群穿白色服装的人,医院或者环境亮度很高的实验室,大面积以天空为背景的飞机等比较特别的对象时,都要根据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作适当的曝光正补偿。

3.被摄对象亮度较低需作曝光负补偿
  在处理亮度高的拍摄对象时需要作曝光正补偿,主要是为了防止相机将画面自动处理为曝光不足。同样的道理,拍摄深色调对象,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以免出现曝光过度。
  比较典型的是在拍摄城市夜景时,除了画面中建筑、街道或其他亮度较高的内容占据画面主要面积外,要防止曝光过度主要依靠两个手段,一个是使用点测光来对主要表现对象测光曝光;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曝光补偿来适当减少曝光量。一般在拍摄的画面中(尤其是画面中间测光敏感部位)占据大面积天空时,往往需要减少2挡甚至更多的曝光量。
  
4.被摄对象与背景关系复杂时需灵活处理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
A.背景亮度高:主体亮度低,需作曝光正补偿。这种情况在拍摄会议人物时常常会出现,有时候人物坐在窗前,而窗子的背后有阳光射入,背景显得比较亮而人物则明显偏暗,这时如不采用闪光灯作补光,就需作曝光正补偿,一般要增加1挡左右的曝光补偿,人物的脸部层次就会明显改善。还有在拍摄逆光人像时,如果背景包括大面积的天空、水面等亮度较高的对象时,也要通过正补偿或者采用其他辅助光等形式来改善反差,不然就会影响到主体人物的反映。即使后期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来提亮人物,也会因噪点明显而影响照片质量。
B.背景亮度低:主体亮度高,需作曝光负补偿。这种情况在舞台摄影中常常遇到,一般在舞台上一个或者少量演员演出时,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常常会利用一两个追光灯照在人物上,这时舞台上其它背景因为没有直接受到光线照射,几乎呈现为黑色,所以两者反差极大,除非表演者恰好位于画面中心位置而你又采用了点测光模式,不然务必作曝光负补偿,否则容易出现曝光过度

郑重声明:资讯 【数码相机曝光补偿的应用技巧【转载】_toshotit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