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会学活用--花亭湖畔清平乐

   

大家知道自然界中已发现的物质有上千万种。对于常见物质的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记住,而且要能灵活地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我们有些同学往往只注意到单一的纯净物的性质,而对于一种物质和其它物质共存时,产生的相互影响缺乏考虑。结果出了错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请看下例:

鳔是鱼体密度的调节器官。已知某种深水鱼鳔内氧气体积分数约占25%,其余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氮气。两组同学对这种鱼鳔内气体进行探究。

1)测量鳔内气体体积。甲组: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乙组:在水下刺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并测量其体积。其中----------- 组的测量方法不合理,理由是-----------------

2)验证鳔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提供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供实验使用)。

 

不少同学的作出的答案是:

1)乙,由于CO2易溶于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测量的体积误差较大。(2)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内,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有O2 。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插入集气瓶内,若火柴熄灭,则说明有CO2

点评:(1)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1体积的CO2。因此,CO2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只能是“可溶”而不能写成“易溶”。(2)我们知道O2支持物质燃烧,CO2不支持大多数物质燃烧。因此,我们检验纯净的O2时,通常用带火星的木条,它能使之复燃。检验CO2时,常用燃着的火柴,它能使之熄灭。但是,在上面的例题中不能用这种方法,因为该实验要检验的气体是由O2CO2N2组成的混和物,其中氧气体积分数约占25%,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接近。如果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内,木条不会复燃(当然也不会很快熄灭)。如果改用燃着的火柴插入集气瓶中,木条不会立即熄灭,反而能继续燃烧。做出上面错误答案的同学正是中了例题设下的“陷阱”,也说明了这些同学只孤立地记住了O2CO2的性质以及鉴别方法,不会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进行分析、判断。这道题的正确检验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木条能继续燃烧,说明有O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有CO2

以上的实例告诉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分析清楚问题的情境,对症下药,千万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照搬书本知识,要会学活用。

郑重声明:资讯 【要会学活用--花亭湖畔清平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