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石棉5.2级地震(1989年6月9日)_小虎组之空间_百度空间


摘 要
1989年6月9日在四川省石棉县发生5.2级地震,宏观震中在石棉县安顺场和蟹螺乡之间的松岗村,震中烈度Ⅶ度,极震区为近南北向椭圆形。这次地震发生在南北向安宁河东支主断裂北段。地震造成土墙房倒房79间,伤7人,死1人。直接经济损失至少达400万元。
5.2级地震序列为主-余震型,{zd0}余震3.0级,余震衰减正常,余震区长轴亦近南北向。震源机制解中节面Ⅰ走向北北东,P轴方向北北西。推测该次地震是在北西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南北向断裂发生左旋错动的结果。节面Ⅰ是地震主破裂面。发震构造是安宁河东支主断裂北段的野鸡洞-蟹螺断裂。
震中附近地区观测台站较多,200 km内共有测震台25个,其他定点前兆观测台11个。5.2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较少,共8条。地震前3年出现地震活动空区。震前10余天出现水位、地倾斜及水化组分的突变异常。震中周围100 km内、异常台站和台项百分比分别为50%和31%。100 km外未发现明显异常。
5.2级地震发生在四川省地震局划定的重点监视区内。由于加强了震前的震情跟踪、分析、研究,四川省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在震前对省内的地震形势作出了较好的内部短临预报。震区各级政府强化应急措施得力,取得了减灾效果。1991年被国家地震局列为一次较成功的短临预报震例。
值得指出的是,5.2级地震发生在安宁河东支全新世活断裂北段,历史大地震(1536年西昌北7.25级和1786年康定南7.75级)之间的空段内。该空段(冕宁大桥— 石棉田湾)已发现和确定存在约距今700~1000年的古地震形变带;5.2级地震又是石棉附近38年来首次5级以上地震,因而对本次地震震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 言
据四川地震台网测定1989年6月9日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发生5.2级地震,微观震中在29°16′N,102°13′E。宏观震中在安顺场松岗村一带。震中烈度Ⅶ度。震害波及范围100 km2,含安顺、先锋、蟹螺、农场、擦罗等5乡31村,共有5 879户,24 019人。受灾18村,1 352户,5 562人。分别占总户数的23%、人口数的23%。由于震源浅、房屋简陋、地形恶劣,震害损失相对较重。震区农舍倾倒22户,79间(共约1 600 m2);房屋破坏153户,483间(约10 143 m2);损坏1 177户,3 672间(约77 112 m2);另有8所中、小学校舍68间(约2 720 m2)和乡级机关19个单位、305间房屋(4 573 m2)受到破坏,已成危房。因房屋倒塌压死1人,伤7人。压死牲畜50只。损失粮食5 935 kg。安顺— 西油房、先锋— 金坪公路破坏路段共11 km;毁堰渠 17条,总长1 685 m。估计直接总经济损失至少为400万元人民币。
石棉县在1951年3月16日发生5级地震距今已38年[1]。该县近几年被列入四川省重点地震危险区。省市县有关地震部门加强了石棉的地震监测和防灾工作。本次地震前四川省地震局分析预报研究室对省内的地震形势作出了较好的短期(月)和临震(周)内部预报,震区各级政府强化应急措施得力,取得了减灾效果。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立即组成石棉地震现场工作组奔赴震区考察,并由地震测量队承担现场支线和流动水准复测。现场工作组一边监测分析地震活动趋势,一边进行震害、宏微观前兆异常调查和震区构造背景考察,于6月22日结束现场工作,10月提交现场总结报告[2]。地震后至1992年陈天长等在震区进行了横波分裂观测与研究1),省局分析预报室1988年夏在本区进行了古地震研究2)及部分地段的大地形变复测。该室研究认为本次5.2级地震为巴塘1989年4月16日M6.7强震后的诱发地震,也是石棉历史大震空段趋于重新活动的信号震。震区的大地形变及流动重力复测仍在继续进行。石棉附近地区至今仍列为四川省10年内、乃至一二年内6级以上地震的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3)。



郑重声明:资讯 【四川省石棉5.2级地震(1989年6月9日)_小虎组之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