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存盲区 选购食品时要识别添加剂_我为食神_新浪博客
    年关将至,为了确保百姓的食品安全,昨日,记者跟随质监局执法人员对一些超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认识存在局限“盲区”,相当一部分人平时购物根本没有注意食品添加剂,往往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判断食品是否健康。

    问了15个人

    没人了解食品添加剂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在市区各大超市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从蜜饯到饼干,从冷冻食品到熟肉包装制品,从酱油到饮料,半数以上的食品配料里都含有食品添加剂。大部分食品都含有至少2种食品添加剂,个别食品甚至有7种以上食品添加剂。

    针对有关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记者对正在购物的顾客进行了采访。

    “我只知道豆腐乳、方便面里有食品添加剂,对于其它食品中是否含有,我就不清楚了。吃了食品添加剂,应该吃不死人吧?”市民孙女士是如此认识食品添加剂的。

    “不知道这个‘苯甲酸钠’是什么,算不算食品添加剂呀?”看到记者在采访,一位老大爷凑过来问执法人员。当得知苯甲酸钠就是“防腐剂”时,老大爷似乎有点震惊:“以前买东西,看见包装上印有‘食品添加剂’字样的食品,我尽量不买。现今我认为食品中的添加剂少多了,以为现在食品都不用添加剂了,原来都是换名字了啊!”工作人员随机调查了15位购物的市民,竟然没有一人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知识。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仍然有很多的消费者不懂食品添加剂等有关食品安全的常识。现在的添加剂多以各种相应名称列在配料表中,因此很少能见到在产品包装上明示‘食品添加剂’字样。”

    食品安全重点在厂家

    抽检完各大超市的食品后,记者又跟随质监局执法人员来到市区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和添加剂生产企业。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食品添加剂进账和使用台帐,签订了《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承诺书》,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有些企业还建立了食品添加剂质量档案,对于食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种类和数量,都相应的填写了详细的登记材料。

    “食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测出来的。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日常监管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对食品企业的日常生产记录文件进行监督、确认、核实,食品生产者逐步形成良好生产行为,最终实现食品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标,并且可以还原食品添加剂的本来面目,从源头上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质监局执法人员李兆凯告诉记者。

    添加剂使用相当普遍

    不必谈“剂”色变

    在调查中,不少市民听到质监局执法人员称“大多数的食品中都含有添加剂”后,都十分惊讶,纷纷询问食品添加剂都有哪些危害。

    对此,市质监局质检所总工程师张燕告诉记者:“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增香、增色,改变风味的效果,因此,在食品加工工序上允许使用,在当今社会使用也相当普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只要企业生产坚决按照行业规定合理、科学、规范使用,就不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从积极的一方面讲,食品添加剂又是现代食品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丰富多彩的食品供应。”她提醒广大市民,大家没必要谈“添加剂”色变。

    如何识别添加剂

    那么市民在购买食品时,应该注意哪些“添加剂”呢?张燕建议,在超市买东西,如果消费者希望了解自己食用的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信息,一定要看清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要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加工度越高,添加剂也就越多。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应尽量少选用添加了蛋白甜、高甜素等高效甜味剂的食品,改为选用较为健康的阿斯巴甜等xx甜味剂。作为护色剂的亚硝酸盐具有一定毒性,消费者在选购含有亚硝酸盐类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时尤其应该注意。明矾中因为含铝,所以可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在为儿童选购食品时应避免添加剂中含明矾的食品。在防腐剂方面,xx防腐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比较健康,相反,一些人工合成的防腐剂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应谨慎选用。

 

    来源:“中国食卫网”博客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食品安全存盲区 选购食品时要识别添加剂_我为食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