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 ...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原创 2009-11-13 17:12:35]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普及和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快速增加。如何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出路,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关键技术和设备,是我国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同时对提升我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的总体部署,本领域2009年拟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重点项目,围绕污泥高效脱水、厌氧消化、热解处置、安全堆肥等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

本重点项目财政专项经费控制额为3000万元,下设4个课题,以课题为基本单元受理申请,每个课题可以由一家单位承担,也可以由多家共同承担。对于多家共同承担的,由申请单位自行组合形成课题申请团队(同一个课题组只能参加一个申请团队),并提出课题组长和依托单位。由课题依托单位具体负责课题的申请。本项目要求产学研结合,体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原则,采取择优委托的方式确定课题的承担单位。各课题在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同时,有义务与其他课题协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

各课题申报单位须根据项目申报指南中各课题的控制性考核指标提出详细的课题考核指标。

1.项目名称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设备

2.项目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难题,重点研发污泥高效脱水、厌氧消化、污泥热解、安全堆肥的关键技术及设备,形成4套适合国情的城市污泥处理处置单元技术系统,并通过优化集成进行工程示范,为污泥处理处置及其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项目的课题分解和主要研究内容

项目分解成如下4个课题。各课题的题目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课题1.城市污泥高效脱水关键设备和工艺研发及示范

研究目标: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高效脱水的技术需求,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节能的污泥脱水关键设备,开发与之配套的污泥脱水高效预处理技术,形成污泥高效脱水组合工艺,并进行示范应用,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高效脱水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

1)开发污泥高效脱水的预处理技术

开发与所研制的污泥脱水设备配套的、xxxx污泥固液分离特性的污泥预处理技术与设备,对预处理工艺和相关参数进行系统优化,提高污泥脱水性能。

2研制节能高效的污泥脱水设备

针对不同的污泥性质和消化、堆肥、热解、焚烧、填埋等后处置要求,研制脱水效率高、能量消耗低、性能稳定、系列化的污泥脱水关键设备,以及配套的自动控制和加药系统。

3污泥脱水设备集成与示范应用

结合后续处理处置技术,针对不同情景下对污泥脱水效果的要求,系统集成和优化污泥预处理技术和污泥脱水设备,形成高效组合工艺及成套技术和设备。针对开发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示范应用,并形成包括设备设计、操作运行及系统应用在内的技术规范及标准。

考核指标:

开发出2套高效脱水组合技术及成套设备,使处理后脱水泥饼的含水率低于60%,污泥固体回收率不低于95%。

上述两套设备应在5万立方米/日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展规模化工程示范并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

所开发出的高效能脱水成套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90%。

形成城市污泥高效脱水关键设备设计准则和运行指南,并制定相关技术和产品标准。

课题实施年限

20097月至2011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85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850万元。本课题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结合联合申报。

 

课题2.城市污泥分级分相厌氧消化组合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

研究目标:

针对制约我国城市污泥厌氧消化处理处置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发适合我国城市污泥的厌氧消化前处理、消化反应、气体脱硫等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展系统优化和集成,并进行示范应用,形成适合国情的城市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系统和设计规范,为污泥高效厌氧消化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

1)城市污泥厌氧消化前处理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

重点研究分级/分相过程中细胞壁难于消解等技术瓶颈问题,研究基于生物强化水解和物化强化水解的分级/分相技术与设备,提高处理后污泥的水解效率和挥发性有机酸的生成率,实现污泥内含物的快速释放,为后续污泥高效厌氧消化提供技术保障。

2)城市污泥分级分相厌氧消化组合工艺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

通过提高消化含固率,优化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结构、工艺参数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研发分级/分相高效厌氧消化系统集成技术,研制搅拌、热交换和脱硫关键与配套设备,保障污泥厌氧消化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建立城市污泥分级/分相厌氧消化组合工艺系统与工程示范。研究提出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不同工艺及主要设计和运行参数。研究编制城市污泥分级/分相厌氧消化组合技术设计与运行管理技术规范。

考核指标:

① 研发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分级/分相厌氧消化技术与设备,实现污泥厌氧消化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技术集成,分级/分相厌氧消化时间比单级单相厌氧消化缩短30%,污泥有机物降解率超过45%,沼气产量提高30%

研发分级/分相厌氧消化系统运行和管理控制系统,开发配套搅拌、热交换和沼气脱硫技术与设备,沼气脱硫效率不低于99%

研发污泥处理规模为10/日的分级/分相中试设备,新建或改造对应于5万立方米/日的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分级/分相厌氧消化示范工程,并稳定运行6个月以上。

④ 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技术规范。

课题实施年限

20097月至2011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65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650万元。本课题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结合联合申报。

 

课题3.城市污泥热解处置技术及设备

研究目标:

研发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热解处理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在能源优化利用、污染物安全转化、产物高值回收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与设备集成,实现高效节能的城市污泥热解与资源利用。

研究内容:

1)城市污泥高温热解关键技术与设备

针对目前的污泥焚烧工艺存在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研究污泥高温热解技术,研发由能量优化传导、物料高效传质、产物回收等单元组成的一体化设备,并确定污泥高温热解及气化的优化工艺参数,实现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效节能、少污染的污泥安全处理。

2)城市污泥低温热解处理及资源化成套技术与设备

针对污泥热解产物处置的安全性与有效利用问题,研究安全、高效的污泥低温热解的关键技术和设备以及污泥基产品应用的环境安全性,形成污泥热解固态产物制备建筑、环保材料的设备及{zj0}工艺参数,实现低温热解技术和设备的产业化。

考核指标:

研制污泥高温热解工艺设备:污泥高温热解时间小于15min,热解温度高于900℃;运行成本相对污泥焚烧降低30%以上;热解气体产物中H2CO占气体总质量分数的70%以上;热解油类产物不含二噁英类污染物。

研发低温热解工艺设备:污泥低温热解时间小于20min,形成2种以上高附加值的污泥基产品,制备费用应小于50/吨污泥(含水率80%)。

③ 研制污泥高温热解和低温热解设备各1套,其中1套设备的污泥处理能力不小于10/日,开展6个月的示范运行。

课题实施年限

20097月至2011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85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850万元。本课题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结合联合申报。

 

研究目标:

研发城市污泥高效、快速生物堆肥与堆肥产品农林业安全利用的成套技术,解决污泥堆肥发酵工艺的自动控制、恶臭气体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评价堆肥产品农林业利用的环境安全性,集成生物堆肥技术和设备并建立示范工程,为城市污泥生物堆肥及其产品的规模化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内容:

1)城市污泥生物堆肥关键技术与设备

针对传统的污泥堆肥技术存在发酵速度慢、臭气污染等问题,研究堆肥过程中温度、氧气、硫化氢、氨气的在线监测控制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堆肥工艺软件包,研发堆肥自动混料设备和铺料设备,开发生物堆肥的臭气控制技术。

2)城市污泥农林业安全利用技术与示范

研究我国南方和北方土壤-气候条件下污泥堆肥产品农林业安全利用技术,开展环境风险评价技术研究,进行污泥堆肥产品土地利用的现场试验,建立适用的污泥堆肥农林业利用技术系统并进行工程示范,形成相关的行业技术规范或标准。

3)城市污泥生物堆肥技术设备的集成与工程示范

集成生物堆肥发酵自动监控技术、除臭技术、污泥安全利用技术以及相关的设备和软件系统,研究建立完整、适用的城市污泥堆肥设备生产线和相应的生物堆肥产品农林业利用示范工程,形成污泥堆肥技术设备工程化应用的技术规范。

考核指标:

研发出高效、经济、节能的污泥生物堆肥技术,解决堆肥自动控制和堆肥除臭等技术难题;堆肥含水量小于45%,堆肥周期不超过14天,直接运行成本低于60/吨(湿污泥)、能耗25 kw∙h/吨。

研发出高效、低耗的污泥生物堆肥设备:自动混料设备、自动铺料设备、实时在线监测设备、自动调控设备等关键设备。

③ 建立污泥生物堆肥技术和堆肥产品农林业应用的示范工程。生物堆肥示范工程的污泥处理规模在150/日以上;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分别建立污泥堆肥产品农林业利用的示范工程,示范面积合计不低于50公顷;制定城市污泥生物堆肥技术规范和污泥堆肥产品农林业利用技术规范。

课题实施年限

20097月至201112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650万元,要求承担单位自筹或配套研究经费不少于650万元。本课题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结合联合申报。

 

1.申请单位需针对单个课题提出申请。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

2.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独资企业和外资控股企业)均可申请承担本项目课题。

3.重点项目课题责任人必须是法人,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长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55周岁以下(截止指南发布之日),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半年,过去三年内没有863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

4.对于港澳台优秀科技人员、海外优秀华人学者(包括取得外国国籍和{yj}居留权的),再满足年龄、职称(学位)等基本条件时,只要正式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且协议期或聘任期覆盖课题执行期,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也可作为课题组长。在课题申请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5. 课题组长申请及负责的科技部三大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在研课题累计不得超过一项,同时可参加一项课题(申请或在研);每个参加课题的技术人员最多只能参与三大计划中两项课题的工作。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

6.在填报课题申请书时,要认真编制经费预算部分相关内容。预算编制应在专项经费控制额范围内,结合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项目申请单位财务部门会同申请负责人共同编制经费预算,并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负责。在编制经费预算之前,项目申请单位及申请负责人应认真学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规定。

7.申请课题时需按指南要求如实提供正式的配套经费证明材料,并提供联合申请的合作协议。

8.申报程序和要求:

本项目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统一申报。申请指南在科技部及863计划网站上公开发布。

9.咨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磊,张书军,刘静
     联系电话:010-58884866,58884867,58884869
    Email: zhshujun@acca21.org.cn;liujing@acca21.org.cn; .

郑重声明:资讯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安全处置关键技术与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