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的使用方法_我的世界我做主_百度空间

除草剂使用方法因品种特性、剂型、作物及环境条件而异,生产中选择使用方法时,首先应考虑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其次要求使用方法经济、简便易行。

    播前混上,主要适用于易挥发与光解的除草剂,一般在作物播种前施药,并立即采用圆盘耙或旋转锄交叉耙地,将药剂混拌于土壤中,然后耢平、镇压,进行播种,混土深度46cm。我国东北地区国有农场大豆地应用氟乐灵与灭草猛多采用此种方法。

    播后苗前施用,凡是通过根或幼芽吸收的除草剂往往在播后苗前施用,即在作物播种后,将药剂均匀喷洒于土表,如大豆、油菜、玉米等作物使用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玉米、高梁与糜子田应用莠去津等多采用此种使用方法。喷药后,如遇干旱,可进行浅混:匕以促进药效的发挥,但耙地深度不能超过播种深度。

    苗后茎叶喷雾,与土壤处理比较茎叶喷雾不受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可看草施药,机动灵活,但不像土壤处理那样,在土壤中有一定持效期,所以只能杀死已出苗的杂草。因此,施药时期足一个关键问题,施药过早,人部分杂草尚未出土,难以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过晚,作物与杂草长至一定高度,相互遮蔽,不仅杂草抗药性增强,而且阻碍药液雾滴均匀附着于杂草上,使防治效果下降。喷液量的确定,喷液量直接影响茎叶喷雾的效果,触杀性除草剂的喷液量一般比内吸、传导性除草剂稍多;由于喷雾器械构造与特性不同,采用的喷液量差异较大,大容量喷雾喷液量2030L/亩,低容量23L/亩,超低容量60l20ml/亩,即喷洒原药,不需加水稀释,工效较高;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喷雾器械,如背负式喷雾器喷液量为2040L/亩,机引喷雾器l530L/亩。常用的喷xx法是全面喷雾,即全田不分杂草多少,依次全面处理,这种施xx法应注意喷雾的连结问题,防止重喷与漏喷;其次是苗带喷药与行间定向喷药,与全面喷雾比较,可节省用药量l3l2,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但需改装或调节好喷嘴及喷头位置,使喷嘴对准苗带或行间;行间定向喷雾时应在喷杆上戴上防护罩,选择无风晴天,定向喷药到杂草而避开作物。   

    涂抹施药,这是经济、用药量少的施xx法,利用特制的绳索或海绵携带药液进行涂抹,主要防治高于作物的成株杂草,需选用传导性强的除草剂品种,所用除草剂浓度要高,一般药剂与水的比例为1(210);目前应用的涂抹器有人工手持式、机械吊挂式及拖拉机带动的悬挂式涂抹器。   

    甩施是稻田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之一,它不需要喷雾器械,使用方便、简单、效率高,每人每天可甩施100多亩。施用方法在水耙地后田间保水46cm,打开瓶盖,手持药瓶,每前进45步,向左、向右各甩动药瓶1次,返回后,与第1次人行道保持6l0m距离,再进行甩施;甩施时,行走步伐及间距要始终保持一致,甩施后,药剂接触水层迅速扩散,均匀分布于全田,形成药膜,插秧时人踩会破坏药膜,但由于药剂的可塑性很强,一旦人脚从土壤中拔出,药膜又恢复原状。   

    撒施是当前稻田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简而易行,省工效率高,并能提高除草剂的选择性,增强对水稻的安全性。除草剂颗粒剂可直接撒施,乳油与可湿性粉剂可与旱田过筛细土混拌均匀后人工撒施,也可与化肥混拌后立即撒施。施药前,稻田保持水层46cm,施药后1周内停止排灌,如缺水可细水缓灌,但不宜排水;丁草胺、禾草特、苄嘧磺隆、乙氧氟草醚等大多数除草剂都采用撒施法。   

    泼浇是将除草剂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盆、桶或其他容器将药液泼入田间,通过水层逐步扩散、下沉于土壤表层。进行泼浇施药时,要求除草剂在水中的扩散性能好。目前,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等除草剂可采用这种施xx法,但泼浇法不如撒施均匀。   

滴灌施药法是利用除草剂的扩散性将其滴注于水流中进入田问,扩散并下沉于土壤表层,这种施xx法简便、节省人工。禾草特可采用滴灌法施药。应用滴灌施药时,田面应平整。单排单灌,水的流量与流速应尽量保持一致,施药前必须彻底排水,以便于药剂随灌溉水进入田间后,能均匀渗入表土层;在滴灌过程中,应保证药剂滴注均匀,确保水中药液浓度一致。

更多详细信息请登陆:



郑重声明:资讯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_我的世界我做主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