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1) - 盛放如菊- 盛放如菊- 和讯博客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 (1) [转贴 2008-09-09 10:50:58]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这一条是膳食构成最基本的原则。1989年制定本{dy}版《膳食指南》时就列为首条。

 

1、人体需要40余种营养素,但没有一种食物能提供全部所需的营养素,必须依靠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来解决,这就是平衡膳食的基本概念。《指南》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包含5类食物,即(1)谷类及薯类;(2)动物性食物;(3)奶类、豆类及坚果;(4)蔬菜、水果和菌藻类;(5)纯能量食物。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和薯类提供,脂肪主要由动物性食物、豆类、坚果和动植物油脂提供,蛋白质主要由动物性食物、豆类、坚果提供,谷类及薯类也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体内产生能量,称为三大营养素。它们所产生的能量应有一个恰当的比例。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12%-15%)。

 

2、谷类为主是东方传统膳食的核心。提倡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而防止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谷类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至少应占一半左右。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作为能量来源主体的谷类摄入量逐年下降,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每人每日谷类摄入量比1982年下降了108克,占总能量的比例为58%,其中农村为62%,城市为49%,大城市为42%,城市的比例较1992年减少了9个百分点,而动物性食物的供能比却上升了3个百分点,因此要强调谷类为主,一般成年人每日应摄入250-400克。

 

3、粗细搭配一直是我们推荐的,1989年{dy}版曾列为八条条目之一。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适当多吃一些米面以外的粗粮,包括小米、玉米、高梁、荞麦、燕麦及大豆以外的杂豆类。二类要适当吃一些加工精细度低的米面及其制品。建国初期,国家规定供应“标准米面”,即100斤糙米加工出92斤精米的“九二米”,和100斤小麦出81斤面粉的“八一面”,保证了当时居民的营养。现在市售的米面碾磨过精,虽然口感较好,但许多矿物质和维生素都丢失了。特别重要的是近年来对于膳食纤维的保健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研究证明粗粮和加工粗糙的米面中的膳食纤维有利于防止高血糖、高血脂及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因此建议每天{zh0}能吃1两以上粗粮。同时建议粮食部门生产碾磨较粗的米面供大众选用。

 

4、为了xx,少吃或不吃主食是错误的。肥胖的真正原因是能量过多。低碳水化合物(糖类)的膳食在起初阶段可快速减轻体重,主要是由于体内水分的丢失。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机体可分解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它们不像碳水化合物氧化xx而迅速,反而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口臭、易腹泻。疲劳和肌肉痉挛等。因此,xx主要从降低总能量摄入,主要是动物性食物及油脂,和增加能量消耗,主要是运动和改变生活方式,两方面来解决。

 

5、食物相克,缺乏实验根据,不宜提倡。这个观点与食物多样是矛盾的。中国营养学会为了澄清这一问题,正在科研基金中列出专题研究。书刊上所谓的食物相克都是相传或民间经验所得,但到底所谓相克的症状是不是其他因素导致不得而知。专家委员会在修订《指南》时着重讨论了这个问题,认为没有取得实验结论之前不宜提倡。对此持不同观点的都可以进行实验,而以科学的结论为准。

 

6、酸性食物有害论不科学。食物本身的酸碱性和食物进入体内代谢以后形成产物的酸碱性均不会影响正常人体的酸碱平衡,血液的酸碱度始终保持在7.4的恒定水平。其原因是体内有完善的5对缓冲系统,即使胃液内的胃酸是酸性很强的盐酸,也没有影响到血液的酸碱度。所谓“谷类、肉类、鱼和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可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的说法并没有讲清问题的实质。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1) - 盛放如菊- 盛放如菊-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