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过饺子_河东遗少的空间_百度空间


      过年了,家家户户的年饭桌上,饺子是永恒的经典。“好吃不过饺子”,是离世已经十又五年的妈妈传下来的一句话。在出身吕梁山区穷苦人家的妈妈眼中,过年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羊肉水饺,不嚳就是美食的尽享。当然,饺子有它自身的长处——面菜合一,馅料多变,增添气氛,汤汤水水,热热乎乎,很符合温总的用餐养生规范的。

我们家多年来过年主打羊肉水饺,过去有条件的时候用中阳县的柏籽羊肉,没有条件就太原的市场供应品也能凑乎。这都是因为母亲主厨而定下来的惯例,应该是和吕梁这边的民俗接轨的。而我们河东老家过年只是早上吃点连汤饺子,正餐则以肉菜配馒头为主流。

羊肉是补益性很强的肉食,适合秋冬季节食用,民间有“冬至羊肉小人参”的说法,大家看看草原上蒙古牧民强健的体格和黑红油亮的面孔,就可以看到羊肉的力量了;而羊肉制馅{zj0}匹配就是胡萝卜啦——不是现在市场较多,做色拉、咖喱饭的那种橘红色的红萝卜,是黄色的胡萝卜,味道和效果不一样呢,千万不可搞错(给个图片,两种色气好区分的)。胡萝卜是经典的维生素根茎菜,维生素A的别名就叫胡萝卜素。羊肉胡萝卜两样绝配,风味也是非常美妙,胡萝卜可以掩盖羊膻味,羊肉又可中和萝卜味,上帝把这种食物送给北方黄土地上的先民,滋养了他们的身心。

和许多城市孩子一样,我在小的时候对羊肉、香菜是避之不及,很受不了那种腥膻的味道。直至下放插队以后,在穷困且饥饿为常态的农村,才开始接受了羊肉,并且逐步引以为好。所以建议现在家长对挑食的孩子不要迁就,美美饿上几顿,他自然就什么东东吃起来都是香喷喷地了。

吃过无数次的羊肉饺子,记忆深刻地却是下面两次。

一次是在县邮电局机线班,首次参加乡下架线工程的时候,大约是在1979年年初。快要过年了,工程也到了收尾阶段,带队的副局长犒工,组织了一次羊肉饺子大宴(当然线路工程本身伙食是以细粮主打,但平常多为缺油少菜的面片、面条一类,充其量炒个土豆丝放两片连皮猪肉而已)。每天在山路上扛盘放线、蹬杆作业的人们胃口就像没底的大洞,工人们自己包的饺子哪有家制的那般精细,一个个足有小笼包子大小,一位姓强的师傅,一下吃了一百个出头,要放到现在打死都没人信。我和同组的郭永平都是属于“学生派”,自不敢和出生农村五大三粗的师傅们较劲,我俩私下打赌,以吃多者为胜,结果本人吃了整五十个,永平个头身量小一些,吃了四十郎当个就不行了。这次胜绩也保留了我吃羊肉饺子的吉尼斯,以后在数量上,甚至在香美的味觉上再也没有超过这一次。

再次是母亲1995年在省人民医院病重住院期间,过年医院都不允回家。食不甘味的老母亲想在初一吃几个现包现煮的羊肉饺子。当时住家到医院很远,也没有私家车可用,记得我在医院陪侍老妈,太太在家照顾还在上小学的女儿。母女二人一块制做,顶着严冬的寒风怀抱保温桶,好不容易打着一辆黄面的把母亲心仪的年饭送到了病房。母亲情况已经很差,清清爽爽热乎乎的饺子吃了三两个就吃不下了,我们在一旁看得心焦,母亲却带着幸福的笑容说:“过年能吃上自家做得羊肉扁食就是{zd0}的福分呢,亏了我贤惠的儿媳啊。”看到重病中母亲满足的笑脸,我从心底对工作家政内外兼优的太太涌起无穷敬意,此情常驻不容有负呵。

庚寅初一,又是家传的羊肉饺子,经太太调制,有葱姜香菜的配伍,香气四溢。居然引发了楼下世交之家川川姑娘的味觉。分了少半馅料给川川,评价甚高。但是近年的年节饺子是再也吃不出上述两次的味道来也。可见,虽然好吃不过饺子,毕竟还要视吃的环境而定。中华食文化的精深内核大概正在这里。



郑重声明:资讯 【好吃不过饺子_河东遗少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