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红蓝双球都在走自己的路。 红,是说红双喜,依托中国品牌的国 球地位,红双喜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傲视群雄,而且伺机站到了世界之巅; 蓝说的星牌,这个似乎以前并没有多少大众知名度的品牌,随着近年来“九球天后”潘晓婷和“中国神童”丁俊晖的神奇崛起,成为了中国本土蹿红速度最快的体育用品品牌之一 。 作为业界的xx,红双喜和星牌可谓是“双球当先”。 中国的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到今天,许多企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瓶颈:很难以自己的品牌打进国际市场。中国虽然已经成长为世界闻名的体 育用品制造大国,但是却只能算是制造大国,而不能称为品牌强国。没有超人的科技含量和过人的产品质量,是造成这个结果的关键所在。 但是,满足于占领低端市场是没有远大前程的。不论从长远计,还是为眼前计,有条件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都应该看清形势,整合资源, 迅速攻占世界xx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叫响“自己的”品牌。 中国的红蓝双雄——红双喜和星牌,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也是佼佼者。 品牌背景:xxxvs后起之秀 红双喜 在国有企业中,能转型成功并持续焕发青春活力的很少,但红双喜是个例外。 红双喜是一家70多年国有xxx企业。1966年,公私合营的华联厂改为全民所有制的上海乒乓球厂,1995年成立了上海红双喜体育用品总厂,产品线包括了乒乓器材、举重器材、击剑器材、篮、排 、足球及体育休闲和健身用品等,品牌进行统一运作。此后合作成立上海红双喜冠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红双喜顺利完成转制。 除了产业整合,在产品研发上,红双喜40毫米乒乓球开始研制并进行推广。经过四年的努力,2000年,国际乒联通过了改革乒乓大球动议 ,宣布在当年的世界杯上首次使用红双喜40毫米乒乓球。由此,红双喜揭开了世界乒乓运动变革的序幕,乒乓运动发展由此进入一个新时期。 红双喜在国内体育界拥有相当高的品牌知名度。进入21世纪,红双喜的营销重点是以“赛事推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乒联、 国际羽联和国际举联分别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红双喜连续赞助了2000年、2004年和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在这些大赛上,红双喜的新产品 亮点频闪,国际品牌形象随之提升。 在品牌保护方面,红双喜也走在众多竞争者的前列。早在1994年,红双喜商标国际保护的重要里程碑“狮城会谈”,就知识产权、商标注 册权保护等问题达成了共识。 星牌 北京星牌集团创建于1987年,是一个融体育产业、房地产、家具制造、酒店管理及高尔夫俱乐部等多行业为一体的综合企业集团。在体育 产业,用十年时间创出了中国体育产业{dy}个xxxx商标——“星牌”。2006年成功协办了世界台球联合会中国公开赛,紧跟着赞助了在英 国本土举行的联盟杯,把球台送出了国门。 如果与红双喜相比较,星牌则走了另一条发展道路。关于星牌这几年的成长和发展道路,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必然性的一面。从星 牌的产业构架可见一斑:北京星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隶属于星牌集团的子公司,集团公司旗下还拥有龙熙顺景房地产、龙熙温泉高尔夫度假 酒店、北京星宇木业有限公司等子公司。星牌集团公司分别将旗下的产业归类为体育、房地产、健康休闲产业三大产业。 作为xx品牌,星牌的迅速成长,无疑得到了来自集团公司大力的支持——星牌得以频繁赞助高等级的赛事,从而使品牌在短时间内有了 一个飞速的发展。此外,从产品的延伸来看,其体育产品必将与房地产和健康休闲等产业充分地渗透。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房地产业和健 康休闲产业的发展速度毋庸置疑,体育产品融入以上这两个行业,犹如三箭齐发,其极大的市场潜力和战略优势决不可低估。 点评 无论是xxx的红双喜还是后起之秀星牌,两家企业都是各自领域的典范。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其各自的背景和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 固有的优势和特点。 红双喜已经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产品标准型”的企业,其制定的40毫米乒乓球标准经国际乒联的认可成为了世界标准。在乒乓球领域, 红双喜无疑成为了领导型的世界品牌。当我们分析红双喜的产品特征时不难发现,红双喜的策略是通过成功打造专一的乒乓球品牌后再将其产 品线予以延伸。 星牌的策略正相反,利用其拥有的集团优势,横向融合不同产业,用集团的实力打造一个{sjj}的品牌,再通过一个{sjj}的品牌来烘托 整个集团的其他产业。星牌体育产品在短时间内也达到了“产品标准型”,如果对其产品做深入的剖析,依据星牌的集团背景,在一定条件和 时机下,将星牌蜕变是非常有可能的。而这个转型对星牌集团来说,其价值和意义更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