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寒武纪走来,走过了数亿年的路,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手,才来到你眼前。而它还将越过你短短的数十寒暑,奔往它未知的数亿年。古海洋边上的泥地,沧海桑田之后形成的高山,在低温高压的环境中它成为泥质变质岩。它需要你用手悉心的把玩,需要你用耳朵听它特别的声音——这就是砚石。这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你需要一生去体验。砚石沉重!深邃!它带我们去认识大自然,体悟着磨墨人的执著,端砚石藏在地下已有三、四亿年,歙砚石也有10亿年------
就以端砚的石品而论,就有“晶莹可爱,巧夺天工”的鸲鹆眼,
眼”是端砚最有特色的石品,对之有人推崇有人不以为然,但不管怎样,市场是认其价值的。端砚各坑口多多少少都有石眼,整体来说以白如牙绿如葱为佳。
对端砚石眼的论述和评价,历代有不少专著。古人有“一眼值千金”之说。北宋欧阳修在《砚谱》中说:“端石出端溪,以贮水不耗为佳,有鸲鹆眼为贵”。清初潘次耕所著的《端石砚赋》中曾写道:“人帷至灵、乃至双瞳;石上有眼,巧出天工。黑晴朗朗,碧晕重重;如珠剖蚌,如月丽空。红为丹砂,黄为象牙,园为鸲鹆,长为鸟鸦。或弧标双映,或三五而横斜,象台斗之可贵,帷明莹而{zj0}”。真是淋漓尽致,可见古人对端砚石眼的评价是甚高的。
端砚的石眼以其形似而定名石眼是端砚独有的特色。是xx生长在砚石上犹如眼睛一样的“石核”,有鸲鹆眼、绿豆眼、象眼、鹦哥眼等。以其质又分活眼、泪眼、翳眼、瞎眼等。以其所在的位置分为高眼,低眼,石质幼嫩则多眼,嫩则细润发墨,所以砚石贵有石眼。石眼具有高度的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既然端砚石眼在端砚雕刻艺术中起着装饰和欣赏的不可忽视价值,在评价一件名贵的端砚时,不仅要看其雕刻艺术,而且更重要的是因材施艺的技艺是否出神入化。别开生面的构思;巧妙的利用原材料,这是端砚工艺品创作设计的要素。从端砚石眼的设计和利用之中就可窥一斑了。端砚中的石眼,如果利用得当,在雕刻技术中精益求精,不仅会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而且经济也是可观的。
黄邨夫於2010年正月初一
我收藏的端砚老坑绿眼“喜鹊梅花随形砚”
家传的端砚“梅花坑”象眼“喜鹊登梅”随形砚
国宝端砚如何诞生--砚工在低矮的洞内采石
十分辛苦!
国宝端砚如何诞生---砚工在雕刻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