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鸡不成“年” - coco的日志- 网易博客

无鸡不成“年”

2010-02-13 22:53:10 阅读3 评论0 字号:

         所谓“无鸡不成年”,过年过节的餐桌上,一只香喷喷的大肥鸡是少不得的。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只肥鸡更是喜气洋洋的代表。尽管现在大可不必捂着荷包吃饭,菜牌上的新菜式也花多眼乱,但吃只靓鸡,过个好年,仍然是老广们的传统习惯。

  【住家DIY篇】

  每逢过年,尤其是年三十,街上总能看见“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的师奶们,在菜市场满载而归。家里烹鸡大多以相对简单的白切为主,不过其中依然大有学问。

  ●{dy}步:选只靓鸡种

  如果是平时少进菜市场的“入门级师奶”,看见鸡档里面五花八门的鸡名必然晕了头。清远麻鸡、杏花鸡、信宜三黄鸡、龙门胡须鸡……各种鸡都有各自的肉质特点,适合不同的做法,跟人一样,大材小用可就浪费了。因此,烹鸡之前先来了解一些广东常见的鸡种。

  清远———清远麻鸡

  说清远鸡曾是广东鸡的代表,一点都不为过,那山清水秀的地方孕育出的鸡儿,肉质结实清甜,细嚼连骨都有味。清远当地农民养鸡以放养为主,经常处于运动状态,所以个小、头细、脚矮、骨软。皮下脂肪比较少,不会过于肥腻,适宜“白切”一类的做法。

  竹园丛林中有大量的虫、蚁等昆虫供麻鸡自由采食,此外,大量的河涌所产鱼、虾、螺、蚬等物也为鸡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动物蛋白质饲料。如此营养充足的鸡,想不好吃也难!

  惠州龙门———三黄胡须鸡

  龙门胡须鸡,{zd0}的特征必然是黄嘴之下的一小撮胡须了。早在1965年,国家外贸部门就把龙门定为名产鸡基地。现在,龙门县饲养的种鸡有6000多只,鸡苗供不应求,还没生出来的鸡蛋已经“名花有主”。龙门三黄胡须鸡的肉肥厚白嫩,骨松脆易嚼,皮薄而滑。

  肇庆———杏花鸡

  肇庆封开县的杏花鸡全国闻名,当地又称“米仔鸡”。最显著的外貌特征就是“三黄”、“三细”、“两短”,也就是“毛黄、皮黄、脚黄、头细、颈细、骨细、颈短、身躯短”。以前的杏花鸡以农户散养为主,数量较少,形不成规模,市场上很难见到。不过近年来,杏花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杏花鸡的养殖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第二步:白切真功夫

  住家烹鸡,白切占多数,要想做出大酒楼的风味是不太可能的,至少冷热卤水重复浸的步骤没办法实现。但在有限的环境内如何发挥无尽可能?“广州之家”的掌厨人燕姐介绍,酒楼白切鸡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在家中所熬制的汤料也难以与酒家的媲美,但还是可以弄个精简版,过过嘴瘾。建议在家可用猪骨汤作为浸鸡的汤料,同样滋味十足。

  做法

  1.将鸡洗净,抹上料酒和盐待用;

  2.把猪骨汤烧开,拿筷子直接夹住鸡脖子处,将鸡缓缓放入热汤中,重复几次,在此过程中可把血水抖出,让鸡身得到充分的浸润;

  3.之后将其xx放入汤水中,根据鸡的大小用中火煮12至15分钟;

  4.捞起后放入事先冰冻好的汤水中过冷河,浸一个小时左右,就可xx入味;

  5.斩件上碟,再淋一小勺汤汁在鸡面,配姜葱茸蘸料吃。

  贴士

  1.整鸡入馔要将鸡先在沸水中焯一下,以去污血和腥气。

  2.吃白切鸡必备的姜葱蓉,姜是大肉黄姜,葱是红葱头+新鲜葱,油是花生油。三者用少量鸡汤煨过。姜、葱的比例在3∶7到4∶6之间,盐和味粉也有一定比例以增香。

  【“外出揾食”篇】

  现在不少人新春期间都爱外出就餐,在广州要找一家没有鸡吃的中餐厅几乎是天方夜谭,鸡的制作手法也是千变万化,花样翻新。如果真爱吃鸡的,初一到初八,天天换着口味吃不同靓鸡,也是一件过年乐事。

  文昌鸡———繁复做法考功夫 

  文昌鸡是广州酒家的招牌菜。在做法上,文昌鸡很考功夫。将鸡浸至刚熟后起肉去骨,斜切成“日”字形的24块,火腿和鸡肝也依照同样的切法,将鸡肉、火腿、鸡肝相间摆放,再放入蒸笼用小火蒸热,{zh1}淋上特制的味料。吃法也很有讲究:鸡肉、鸡肝、火腿,此三片须同时夹而食之。

  师傅指出,由于文昌鸡的肉色偏白,肉较厚,如今所用的鸡种都改以口味和质量均上乘的优质黎川鸡。

  市师鸡———另辟蹊径搭老抽

  市师鸡也是广州传统名菜,始于民国年间,东方宾馆和鹿鸣酒家都以之作为招牌菜。它不仅卖相好,而且承传了白切鸡的爽、嫩、滑,更重要还在于搭配的酱料。

  据东方宾馆的师傅介绍,传统做法都是用生抽当酱料来制鸡,而东方宾馆另辟蹊径,采用加晒的老抽和其它配料调制。而与东方宾馆有所区别的是,鹿鸣酒家的市师鸡除了搭配淡酱油以外,还要点着蚬蚧酱来吃,以显鲜美。

  黄花鸡———黄花镇深山养的靓鸡

  “有腥气”除了有鱼之外更有靓鸡,其设在清远市佛冈县黄花镇深山中的自家养鸡场,由有十几年养鸡烹鸡经验的球叔主理,选{zh0}的土鸡苗悉心照料,通山放养,自产自销,以保质量。

  做法方面也多种多样,传统如“白切鸡”、独特如热吃的“原汁黄花鸡”、鲜味路子的“粥水丝瓜浸鸡”、顺德食法的“煎焗鸡块”……有靓鸡,怎么做都好吃。

  路边鸡———清汤巧浸真滋味

  “生记”的“路边鸡”应该称得上是老广的味觉回忆之一。由于种种原因,“生记路边鸡”已经改名为“生记合力居住家菜”。为了令熟客吃到还是二十多年前的味道,“生记”至今仍然保持着原始的制作工艺,除了由原班师傅加工,保证鸡味浓郁、皮爽肉滑外,选料也非常执着地坚持用自家鸡场的放养鸡,用五谷喂养,生长期在145-150天的范围内,不过老不太嫩,最有鸡味。   

  “路边鸡”浸鸡用的仅仅是清汤,所以鸡种的选择就十分重要。“生记”最初用的都是清远麻鸡,后来经过考察,又加入了皮爽鸡味浓的封开“杏花鸡”供食客选择。

  葱油淋鸡———用葱丝铺面

  “向群”的招牌菜———葱油淋鸡几乎是每桌必点的。店家告诉记者,其诀窍就在于细节之处,特别是对鸡冷却时间的把握。另外,铺在鸡面上的葱丝也有小文章,它是拍出来的而非切出来,这样才能很好地保留葱香味。

  除了选好鸡种之外,为了保证鸡肉的紧致和鸡皮的光滑油润,向群不像很多酒楼那样贪快直接收光鸡,而是手工宰杀拔毛,所以鸡皮、鸡肉的质感好。

湛江鸡的另类吃法

       一个湛江白切鸡,不知道养活了多少湛江人。无需多说,这说的多半是湛江安铺人,他们在城中集结起来,一“霸占”就是一整条街,间间店的老板几乎都是从小相熟的面孔,大家做起同质的生意来,说不上谁抢谁的,各有一批忠实拥趸,也算是饮食界成行成市的代表范例了。

  白切鸡又叫白斩鸡,清袁枚《随园食单》羽族单中,曾列鸡菜数十款,将鸡用于蒸、炮、卤、糟等,而xx便是白切鸡,这也成为了各大湛江鸡食府的生存命脉所在。鉴于此,食客们每到湛江饭馆必点白切鸡,却也因此,多半懒得发掘湛江鸡菜的其他做法了。

  沙太路天虹宾馆旁的瑞记湛江鸡饭店开张不久,老板钟先生却是在广州做了十几年湛江鸡生意的“开山元老”那一代。用他的话来说,由于鸡种靓,手法传统地道,湛江白切鸡一向不愁食家,但若说换换口味,一些食客则是有所不知。实际上,湛江鸡也有不少“另类吃法”。

  拿冬天采挖的新鲜沙姜来说,沙姜炒鸡或沙姜炒鸡杂,都是暖胃、开胃的美味小炒。据说初冬的湛江沙姜最鲜美,尤其是今年,前一段接连的干旱天气令沙姜的味尤其“正”,姜辣素含量更高,用这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药材炒菜,不但能抵挡冬季寒风的侵袭,更是吊起胃口的好佳肴。喜欢劲道口感的食客,不妨就点一道“沙姜炒鸡肾”,新鲜的鸡肾甘香紧致,由沙姜吊出内里的鲜香,惹味至极。

  至于鸡肉,据介绍,除了白切做法,湛江人其实也喜欢用沙姜炒或拿蒜苗炒。由于湛江鸡皮黄肉嫩,肉质结实,蒜苗炒鸡的卖相黄澄澄、油汪汪、香喷喷,是为下饭良伴。而鸡血更是可遇不可求之物,其口感较猪血更纯、更清淡爽口,且非时时能够吃到。拿瑞记来说,店里每天大约要杀100只鸡才有限量销售的20斤鸡血,卖完即止。师傅在新鲜收集的鸡血里加一点盐和水,待其自然凝固成血块,新鲜取用。搭配鸡血{zh0}便是青菜,而且{zh0}是带有一点点苦味的青菜,比如小芥菜———菜的甘苦味与鸡血的香滑相融合,加上用来煮菜的汤是鸡汤,更添口感的香浓,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喝汤吃菜,感觉十分舒服。

  香港人比较喜欢的鸡子,也是湛江人重视的食补食材。鸡子即公鸡的睾丸,是鸡身上可供食用的内脏之一。据说在全中国,鸡子只为广东人所享用,这是由于广东人深信“以形补形”,因而鸡子的xx功效为许多壮男所信奉。在香港,鸡子是有名的火锅配料之一,鸡子浸酒是名菜,而湛江人则喜欢拿鸡子做汤,配上骨蟮或血蟮,结合一些滋补的药材,在秋冬时节,喝一碗便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记者好奇试试这骨鳝鸡子药材汤,但见汤色白,味香且浓,回甘{jj0}———别管是否有xx之说,也都是一碗驱寒、营养的恩物呢。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无鸡不成“年” - coco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