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情况通报- 王国钧-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2007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35号文),成立了以xxx副总理为组长的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依据此通知的要求,2008年2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江苏省第二次经济普查的通知》(苏政发〔2008〕22号文),成立了以赵克志常务副省长为组长的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了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5月12日,国务院和省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国(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了经济普查工作。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文件精神,加强对全市经济普查工作的领导,市政府于2008年5月26日下发了《市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宁政发[2008]99号),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38个部门单位和13个区县政府领导组成的全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了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正式拉开了我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帷幕。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行业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等。
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推进统计调查体系的改革,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03年8月11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通知》,决定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但由于2003年恰逢“非典”的特殊原因,{dy}次全国经济普查延至2004年实施。2004年9月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条例规定全国每五年进行一次经济普查。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涉及除农业以外的19个国民经济门类、90个行业大类、378个行业中类和875个行业小类,从全国来看,涉及普查对象约有800万个各类单位和3000多万个个体经营户,对我市来讲,从初步清查情况来看,涉及62000多家法人单位,16000多家产业活动单位,22万多家个体工商户,可谓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普查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因此,在组织实施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好此项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
1、           知情权。一是知晓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依据、理由的权利。二是知晓自身权利和义务的权利。三是知晓经济普查进展情况的权利;不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想要了解经济普查的有关情况,可以通过电台、电视台,各大报刊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中获悉,也可以通过国务院普查办公室以及各地普查机构开辟的经济普查专网了解情况,若有问题进行咨询可以发电子邮件、信函,普查办公室将认真回复。四是知晓和使用经济普查结果的权利。五是在接受普查时有要求普查人员出示普查证件的权利。
(五)宣传活动多样有效。任何一项大型的普查工作,没有全社会的参与和积极配合,是无法顺利进行的。宣传工作对于顺利开展经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经济普查、积极参与、配合经济普查,市委宣传部、市经济普查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并及时召开了南京新闻媒体座谈会,市经普办制定了《全市经济普查宣传工作安排》,全面部署经普各阶段宣传工作的重点,全市各级经普办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经普宣传活动。在我市各媒体和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我市准备阶段的宣传工作呈现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局面,有效的推动了经济普查工作的开展。
(六)单位清查工作全面开展。清查摸底是普查登记前的基础工作,是保证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必须做到“拉网式”、“地毯式”清查,确保单位不重不漏,突出一个“全”字;同时,在填报时必须认真填准单位性质和各项指标,突出一个“准”字;从而为普查登记和数据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从2008年9月初开始,我市通过组织、宣传、培训、摸底、入户登记、清查表审核编码、“查遗补漏”、数据处理审核上报等阶段,基本完成了全市单位清查工作。
郑重声明:资讯 【南京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情况通报- 王国钧-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