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谈判未果中石油洽购俄罗斯天然气期待转机- 金融论文- livable - 和 ...
价格谈判未果 中石油洽购俄罗斯天然气期待转机 [转贴 2010-02-13 04:31:27]   
价格谈判未果 中石油洽购俄罗斯天然气期待转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据俄罗斯当地媒体7月9日报道,中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俄气公司")月初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的供气价格谈判再次无果而终。

      据了解,俄气公司提出了每立方千米天然气超过100美元的报价,但中石油并不愿意接受这一价格。中石油负责油气销售的负责人7月13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中国现在的气价水平无以承受俄罗斯提出的供气价格。"

      俄气公司董事会副主席阿纳年科夫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如果谈判不能在2007年结束,落实'阿尔泰'计划(西线供气计划)的期限就可能推迟一年。"

      价格之争

      中石油与俄气公司的接触开始于2004年。

      2006年3月,经过两年的接触,中石油和俄气公司借普京访华的机会,签署了<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文件中规定在2011年后俄罗斯通过东西两条管道每年对华出口天然气680亿立方米。其中,{dy}条管线位于西西伯利亚,经阿尔泰边疆区和阿尔泰自治共和国到中国,其依托是亚马尔半岛气田和西伯利亚的恰扬达气田;第二条管线将以萨哈林和科维克塔气田为基地。

      此后,俄气公司对华供气正式进入商业谈判阶段。

      俄气公司总裁米勒一度表示,俄气公司准备在2008年首先开始铺设西线,整个方案造价为100亿美元,建设费用将由俄方承担,该线2011年建成后年输气量可达300亿立方米。但这一方案最终因为供气价格的分歧而陷入僵局。

      据透露,在2006年10月,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牵头的萨哈林-1投资集团签署了<关于从位于俄罗斯近海的"萨哈林1号"项目向中国东北地区提供天然气的购销天然气框架协议>。中石油希望按照与萨哈林-1投资集团商定的供气价格范围内购买俄气公司天然气,即每立方千米不超过100美元。

      但俄气公司对外经济事务部负责人齐甘科夫认为:"这并非富有建设性的想法。" 齐甘科夫说:"俄气公司已经确认了东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两条线路开始供气的日期。但只要尚未签署购气协议,我们既不会建管道,也不会开采。"

      "考虑到俄气公司对欧洲的供气价格已经超过每立方千米200美元,俄气公司的股东们并不愿意以每立方千米100美元的价格将天然气出售给中国。"俄罗斯证券公司Troika Dialog分析师内斯特罗夫说。

      而俄罗斯MDM银行则预测,在2014年或2015年之前,俄气公司并不会对中国供气。

      萨哈林1号因素

      对华供气价格是否应当以萨哈林1号项目框架协议为准?俄气公司态度坚决地予以否定。

      中石油与萨哈林1号项目投资集团签署的天然气供应框架协议显示,萨哈林1号项目是一个产品分成合同,主要参与者为由美国埃克森美孚(持股30%)、日本萨哈林石油和天然气发展公司(持股30%)、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持股20%)和俄罗斯石油公司(持股20%)。项目主要开发萨哈林大陆架东北部柴沃、奥多普图、阿尔库通-达吉3个区块,总投资超过120亿美元,预计总储量为3.07亿吨石油,4850亿立方米天然气。

      据了解,中石油与萨哈林1号项目投资集团签署天然气供应框架协议后,协议内容迟迟未能得到执行,原因之一在于埃克森美孚并不掌握萨哈林1号所产天然气的定价权。

      主要原因来自普京签署的<天然气出口法>。根据这一法令,俄气公司垄断了俄境内天然气的出口权,成为俄罗斯政府掌控能源出口的代理商。

      齐甘科夫认为,中石油虽然已经跟萨哈林1号项目投资集团签署了框架协议,但俄气公司xx可以控制该项目所产天然气的销售渠道,这意味着气价应当由俄气公司来决定,而不是"萨哈林1号"项目。

      此外,齐甘科夫更将"萨哈林1号"因素从俄气公司供气方案中剔除,表示"输往中国的天然气气源并不包括'萨哈林1号'项目"。而俄罗斯当地媒体的消息称,萨哈林1号投资集团已经同意只把天然气卖给俄气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萨哈林1号投资集团商定的供气方案,与俄气公司的对华供气方案形成竞争。扫除前者的障碍后,俄气公司已经获得了更多的谈判主动权。

      中石油对策

      由于中国的能源矿藏分布"缺油少气",中石油面对的是未来天然气供应的巨大缺口。

      <2007年能源蓝皮书>预计,到2010年,国内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产量约800亿立方米,缺口将达到200亿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左右,而产量仅有1000亿立方米,另外的50%将依赖进口。

      但中石油手中并非没有对策。

      中国内地大型气田的发现让中石油在谈判中有了更多筹码。虽然中石油尚未正式对外发布消息,但龙岗气田已成为国内{dy}大气田。

      中石油高级顾问韩学功介绍,目前全国已探明的经济可采储量加起来只有2.5万亿立方米。而龙岗气田一地的经济可采储量就达7000亿立方米。

      同时,中石油也在调高自身对高气价的接受能力。

      中石油咨询中心副主任陈永武曾对记者表示,俄向中国输出天然气的成本较输往欧洲高,但对欧供气价格却远高于中国国内目前的气价。

      "未来的价格在逐步改革后将进一步有计划地与国际接轨,同时兼顾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副处长王晶说。

      另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升级部分依赖于俄气公司对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开发,这也让中石油多了一分底气。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俄方制定的关于建立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统{yt}然气开采、运输以及供应系统的计划中,已明确把中国列为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市场之一。

      俄罗斯能源研究所所长普拉沃苏多夫认为,政府前不久批准的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计划中包括建设一系列天然气化工企业的内容。随着天然气的大量开采,才有生产丁烷、聚丙烯和各种塑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机会。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价格谈判未果中石油洽购俄罗斯天然气期待转机- 金融论文- livable -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