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三家谈[赵威]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都市报新闻互动网站南都数字报

    1月31日,三位地震研究专家孙士鋐、周福霖、倪四道作客第11期“小谷围科学讲坛”,向公众讲解地震预测的现状与未来。以下是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A

    不排除再有8级地震

    孙士鋐,曾是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从事地震预报40多年

    在“小谷围科学讲坛”上,年过6旬的孙士鋐指出,海地地震与汶川地震震前都有大量预测:“实际上,从一些方面分析,这两起地震都有迹可循。”首先,两者都处于强地震活动带,地震前都有较长时间平静。但在震前数月,较短时间内,两次地震所处的较大范围内都出现了能量释放的加速现象。另外,两次地震发生时,当地引潮力都比较强,也就是在发震时间上受地球以外引力的触发作用明显。但遗憾的是,这两个地区震前都缺乏较好的强震中期预测,导致一些迹象未能较有信度地判断为强震的短期征兆。

    “地震不能预测”?

    近年来,随着对地震预测现实困难的日益悲观,国际地震学界主流观点,已转向“地震不能预测”。1997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地震不能预报》,认为地球处在一种自组织临界状态,任何小地震都有可能发展成为一次大地震。因此,对短临地震预测预报根本不可能。

    此观点在学术界激起巨大争议,作者日本东京大学地球物理学家盖勒教授也成为“地震不能预报”的代表人物。

    如今,中国地震学界包括地震预报决策层的主流声音,也已由过去的“地震预报可以实现”,转变为“很难做到”。

    不过,并非所有地震学者都对地震预测研究放弃。在民间或是网络世界,不断有人发表各类地震预测结论。这其中,包括曾成功参与预报出辽宁海城地震的耿庆国,他建立了依据旱震关系、强磁暴组合法等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地震展开中期预测。还有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的李均之,他通过次声波仪、虎皮鹦鹉记录仪、大地微动仪等,进行地震前兆观测,侧重预测短临地震。另外,从气象局退休、多年研究朔望与地震关系的任振球,他独创了“天地耦合”灾害预测法,研究地震等灾难触发条件。

    预测机制亟待改革。

    孙士鋐认为,经历过多次预报失败,尤其是汶川大地震惨痛教训,我国地震预测工作机制亟待改革。

    首先,要对汶川地震及近年地震预测方面,认真总结反思。孙士鋐表示,汶川大地震预测失误,很重要原因是地震界对龙门山带数年强震危险性的判定失误,即中期预测失误。这是因为我们中期预测缺乏有效方法,需要探讨,走出一条新路。另外,还要加强国内外新成果应用,比如地脉动、次声波、热红外等;发展完善监测台网,加强对地震监视预报指导思想和学术思路的调整等。

    他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如果用一种方法,能较为确切地预测到其中一个要素,再参考其他方法,综合分析其他要素,可能会更加现实。

    而即使预测成功,如何防震减灾也是重要问题。孙士鋐认为,当前更为棘手的,是要建立起地震综合减灾体系。这包括地震监测预测、灾害预防(包括抗震加固、地震科普等)、应急救援三方面。

    不排除再有8级地震

    1月31日凌晨,四川遂宁发生5级地震,这引起孙士鋐的高度关注。他表示,这与1月24日山西运城4.8级地震有一定内在联系。据此推测,近期国内地震可能会向东移。

    孙士鋐认为,尽管地震预测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未来十几年内,我国仍将处于地震活动比较频繁时期,发生8级地震的可能性还是存在。他同时强调,地震活动有一个百年左右的周期,根据20世纪我国地震发生的频率分布图,7-8级地震主要发生在前50年。现在会不会出现类似20世纪前50年的强震活动呢?这是不能忽视的。

    B

    建造震不倒的房屋

    周福霖,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工程抗震技术40年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第三天,当时在机械部第四设计院工作的周福霖奉命赶赴灾区参与调查,两个多月中几乎跑遍整个灾区。在一次调查中,他无意中发现有两栋民宅居然没有倒塌,而是沿着地基以下的油毡防潮层滑动了40多厘米。周福霖的脑海刹那间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能建造这样在地面上可以滑动的房子,就能确保在地震中免受灾难性的破坏了。

    这次经历使周福霖更加坚定了“建造在地震中确保安全的房屋”的信念。在这一信念的推动下,他开始踏上对工程结构抗震新技术的求索之路。

    1989年,周福霖主持承担了由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隔震科研项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希望他在中国建立一个隔震体系试点,然后向第三世界推广。经过近4年的试验研究和奔走协调,于1993年在汕头市主持设计建成了我国首栋采用夹层橡胶垫的多层隔震住宅(8层),它也是当年世界上{zg}{zd0}的隔震住宅楼。

    1994年,联合国工发组织在汕头召开了有18个国家、120名专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对该项目进行现场示范介绍。联合国的代表对此项目给予很高的评价:“汕头多层隔震房屋是把隔震技术用于量大面广的住宅房屋的最成功范例,它是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该项目后来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华之最”。

    1994年,台湾海峡发生一次7.3级的地震。地震也波及汕头地区,在同地段的传统结构房屋发生剧烈晃动的情况下,该隔震房屋里面的人却毫无震感,这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这是世界上{dy}次将隔震技术应用在民房上,周福霖成功地建造了“在地震中不倒的房屋”。

    汶川大地震发生,周福霖再次从灾区房屋倒塌的调查中看到了“为人类建造在大地震中确保安全的房屋”的现实意义。

    隔震减震PK传统抗震

    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大多数是浅源地震,人口集中,房屋密集,所以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广东省从目前看,粤东的地震比较强。

    周福霖介绍,目前工程抗震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传统的抗震技术,一个是新的隔震减震技术。传统的抗震设计是根据预估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

    周福霖院士率领的工程抗震研究中心xxxx实验室,寻求的技术是隔震减震技术,隔震就是在房屋下面做一层软的隔震装置,还有消能减震。目前比较成熟的还是隔震技术。

    “目前比较现实的手段,就是把房屋做在一个柔软层上。这个柔软层是一个支柱,这个支柱水平是柔软的,发生地震的时候,把地面震动隔离开来。有隔震的和没有隔震的实验,两个对房屋的保护相差6到8倍。”

    为了使这个技术成熟,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做了大量的震动台实验和耐久性实验。隔震装置是一个橡胶支座,在里面放上很多钢板,叫橡胶隔震支座,水平是柔软的,能够隔离地震。

    据了解,目前用这个技术建造房屋,中国能做20层,美国能做29层,日本能做50层。这个橡胶支座可以做在层间,也可以做在底部。

    隔震减震技术必将成为主流

    汶川地震以后,工程院推荐三个技术,其中一个是隔震技术。汶川地震重建,在2008年12月31日,{dy}批{yj}建筑采用隔震技术来建。

    周福霖介绍,这个技术是70年xx始研究,已经历经近40年。汶川大地震后,去年年底,我们国家颁布了一个新规范,“对于安全性要求比较高,要求地震的时候内部功能不要中断的建筑物,优先采用隔震减震技术”。

    这个技术在世界上还是处于初始阶段,因为一个技术的发展还是要经过一段时间,隔震技术的时间比较短,也就是三四十年的历史,所以目前要大面积推广,还要有一个过程。

    周福霖说,隔震减震技术的推广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他是不是会接受这个观念,设计单位会不会熟悉这个技术,还有就是房地产商,有些低素质的,追求眼前利益的,他就不愿意做。

    尽管新技术的推广不尽如人意,但周福霖始终坚信:“隔震技术是近40年来地震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抗震结构仍为主流结构,但有时难满足要求。隔震、减震,将成为主流结构之一。”

    C

    地震预警系统亟待建立

    倪四道,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应急地震学

    “应急地震学,实际上就是关于地震早期预警和地震灾害的快速预估的科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倪四道说,“当前应急地震学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震的快速定位;二是震级的快速确定;三是利用早期余震确定地震破裂面长度;四是利用模型快速估计强地面运动,对灾害进行快速预估。”

    快速准确地定出地震的震源位置,对早期预警系统的运行是必不可少的。倪四道说,现有已经可以在地震发生后,利用一个或者两个地震观测台站监测到的数据对震源位置做出快速预估。当然,如果有多台监测数据,预估会更准确。

    早期预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尽可能短的波形数据来确定震级。分析前面3秒钟地震波的信息(其中包括地震位移和速度等信息),就可以知道地震什么时候结束,震级有多大。

    但是,仅仅确定这些信息对地震灾害的成灾范围是不够的,因为地震是沿着某个方向上的地层的破裂。“确定破裂带的长度,对于灾后的救援非常重要。比如汶川地震,如果我们{dy}天就知道了破裂带方向和长度,北川和青川的救援就不会那么被动”。倪四道介绍,现在确定破裂长度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早期余震及其分布,一般2个小时内的余震已经可以很好地标明破裂区域。

    倪四道说,在确定了这些参数之后,灾害快速预估的{zh1}一步是模拟地面运动,初步确定某一地点地震的烈度。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维模型结果比较准确,但耗时较多,不足以用于快速预估和指导救灾;一维模型虽然快,但结果还不够xx,只具有参考意义。

    现有震预警系统有待完善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则亟待建设。目前仅在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设置了类似的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系统。其他行业方面,部分石化企业也有采用,2007年,冀宁输气管线也建立了地震监测与报警系统。而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目前仅有部分学着做过预研究,尚未见实施。尽管2008年4月11日,国家“十五”规划中建设总投资近23亿元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通过验收。但该网络只能保证中国地震局将有能力在10m in内向政府和社会报告震动强度和地震烈度的分布。很显然,这样的系统还不能进行有效的地震预警。

    倪四道认为,我国亟待在高速铁路、核电站、煤气公司、电力公司等重要领域建立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从长期来看,更应该建立全国性的地震预警系统。

    统筹:本报记者 陈实 周煦钊

    采写:祝勇 赵威 谭{wn} 实习生 陈文才 摄影:本报记者 贺顿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方都市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
郑重声明:资讯 【地震三家谈[赵威]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都市报新闻互动网站南都数字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