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家散文集+尼罗系列_眨眼方寸间_百度空间

这套名家散文集是去年回国时用爸爸的图书大厦书友卡买的,当时因为行李太多就留在北京没有带走;尼罗的《民国遗事1931》和《残酷罗曼史》是老早就看过电子版,随即从01预订寄到北京家里今年回国才看到的实物。放在一起说是因为这两套书都是仿线装书,多少有点可比性。
本篇博只谈外部质量,关于文章内容的读后感以后会逐一细说。
说实话,我以前看书一般只xx内容和是否有错字,其他质量问题都会忽略,因为01工作室,我现在拿到一本书已经习惯先查看它的封面、开本、纸张、油墨、排版、刷胶等质量问题了。那么本篇博就从这些方面一一进行比较吧。
有人曾回帖说,我博上关于书本的照片和文字描述都可以直接搬去淘宝店铺做产品介绍了,我对这评价还挺得意,说明我对书本的介绍是全面而真实的。
闲话少说,这就开始。

1、封面

名家散文集收录的全部都是近代文学家历年来的作品,为了配合年代感,封面设计带有浓浓的怀旧感:
(1)米色的哑光纸带有立体的凹凸纹路,左侧是印上的仿线装线;
(2)黑色的水墨画配上宣纸黄的纯色底子,仅有两种色调的封面显得朴素、大方又庄重;
(3)同时每本书均配有与封面纸质、图案相同的书签,非常精致。

尼罗系列为了配合民国时代的沉重感,封面都用了较浓郁的暗紫红和暗蓝绿色,拍照时用了闪光灯,实物要比照片的颜色深和暗,照片调了半天色也没调成与实物一致:
(1)纸质不懂名称,挺厚挺硬的,烫金字很有气势,同样在左侧印有仿线装线;
(2)《民国遗事1931》的封面图案是一条黑色暗纹的凤尾,《残酷罗曼史》上中下三册都是龙的暗纹图案,但三本上的龙姿态不同;
(3)《残酷罗曼史》没有书签,《民国遗事1931》有一张和插画相同的卡片,不太实用被我扔掉了。















2、扉页

名家散文集的扉页是黄色的布纹纸,印有和封面、书签相同的水墨画;明黄色与米色封面和米色内页为同一色系,非常协调;书名的字体与封面一致。

尼罗系列的扉页衬有一张白色半透明的硬纸,名称不知,纸质较厚,显得挺有档次;卷云图案应该是封面的部分截取,书名换了一种与封面不同的字体,有点恣意汪洋的气势。





3、开本+刷胶

两套书长度相同,但是宽度尼罗系列比名家散文集的要窄瘦一些。
因为家里大多数书都是和名字散文集相同的尺寸,个人比较倾向于这种开本,潜意识里认为这种开本才是正规图书。这xx是个人感觉啦~
倒是01出的郑二那批书,开本是和名家散文集一样的。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要换。
拍开本大小的照片,同时也拍出了刷胶的情况,看图片应该没什么可说的了。“镂空胶”这个名词{dy}次听说时,感觉还挺新鲜。



4、插画

名家散文集每本书都分为几辑,每辑之间都用插画作分隔页,有的插画是作者的资料照片,有的是与文章内容相匹配的风景照,有的因为作者既是文学名家同时也是书画家,插画便是作者的画作——这使得这本书更有收藏价值。
《残酷罗曼史》没有插画,《民国遗事1931》有一张插画,风格似乎是漫画风?个人意见,插画与偏严肃的封面设计和偏成熟的文章内容不是很相配。









5、排版

名家散文集每本是分辑不分章节,所以左侧是书名,右侧是辑名,没有作者名。
尼罗系列左侧是书名和作者名,右侧是章节名;《残酷罗曼史》有上中下三本,所以右侧显示上中下部和章节。

6、内页

(1)纸质
名家散文集用的是一种浅米色的轻型纸,纸质的厚度适中且一点也不透字,摸上去有一点纹路,很有质感。
尼罗系列用的不是轻型纸,所以拿起来比较重,但是纸质比较细腻,韧性和质感都不错,颜色虽然白但白得不刺眼,厚度适中也没有透字现象。

(2)油墨
两套书用的油墨都不错,字迹清晰,用湿手蹭不沾黑不脱色,没有气味。

(3)字体
从《大智若愚》和《民国遗事1931》的内页对比照可以明显看出,名家散文集的字号偏大,阅读起来更舒服。
01的书从郑二那一批开始质量明显提升,但字号比大多数我看过的正版书都偏小。
郑二的《第十年》和《离开以后》经部分读者反映字体较细看起来不够清晰之后,尼罗系列得到了改善,《残酷罗曼史》和《民国遗事1931》的字体都加粗了,但字号仍然比大陆出版的常规书偏小。





好了,质量汇报目前就这么多,以后再写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读后感。


2 2010-02-11 16:53 |
回复尽头的星:
《浮生六记》你知道了,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
《浮生十记》是另类才女苏雪林的散文集篇名。三十年代初,苏雪林就被誉为“女性作家中{zyx}的散文作者”。她曾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是风流才女石评梅的同学;之后她考入法国里昂的海外中法学院,先学西方文学,后学绘画艺术。《浮生十记》一书中的插画均是她本人的画作。
因政见不同,苏雪林曾撰文攻击过鲁迅、郭沫若等左翼作家,并发表过反 共 言论,后于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香港,1950年她再次赴法搜集《楚辞》的研究资料,1952年回到台湾,先后在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和台南成功大学任教,1999年去世。
苏雪林虽然反 共,但是是一位爱国的抗日文人,曾参加过抗日游行,抗战危急关头她把节衣缩食省下的五十两黄金慷慨地捐给了国家。

郑重声明:资讯 【[书]名家散文集+尼罗系列_眨眼方寸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