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高锟获奖,是因为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
我{dy}次见到高锟博士是在1984年。1984年秋季,在德国斯图加特市召开ECOC(欧洲光通信会议)。当时,我刚到德国不伦瑞克工科大学高频研究所半年左右,在所长翁格尔(H.-G. Unger)教授手下从事光纤方面的研究。
翁格尔教授和我都是从微波转入光纤领域的,翁格尔教授已是世界知名的光通信专家了,而我则是刚刚正式进入这一领域的新手。翁格尔教授派我去斯图加特参加欧洲光通信会议,这是我{dy}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
在欧洲光通信会议期间,我有幸认识了不少来自不同国家的光通信知名学者和专家,有些我以前只能在教科书或论文中看到他们的名字,其中,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见到高锟博士。
高锟博士时任ITT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当时正在ITT公司在斯图加特的子公司SEL公司研究中心工作。SEL公司是一家从事光纤光缆研发和生产的公司,不过,后来关闭了。高锟博士也参加了斯图加特的光通信会议。由于他是名人,理所当然地成为会议的主持人之一。在论文报告阶段,我并没有机会接触他,因为他很忙。在会议结束前的晚宴上,我终于有机会与他进行交谈并合影留念。高锟博士很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他普通话也说得好,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7年,我在杂志上看到一则消息,大意是高锟博士将离开ITT公司去香港中文大学任校长,他在ITT公司的办公室将在一段时间后关闭。后来,我了解到,ITT公司已将其所有的光纤光缆业务卖掉了,仅留下希尔顿旅馆等业务。当时我正在写博士论文,估计1988年中能结束。我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博士学位后,如能到高锟博士手下继续从事光通信研究应是很理想的。于是,我按照杂志上高博士办公室的地址,给他寄去一份求职信。大概准备相关材料耽误了时间,求职信被退回,说高博士已离开了。
1988年8月10日,我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11月到AEG KABEL(德国通用电器电缆厂)光纤发展部工作。AEG在德国曾是很出名的生产各类电器的托纳斯,xx的德律风根电视机就是他们生产的。但是,在日本廉价电器产品的冲击下,公司日渐衰败,被戴姆勒?奔驰集团收购。 1991年,传出消息,戴姆勒?奔驰集团将只保留奔驰汽车和空中客车业务,要将AEG KABEL卖给法国的跨国公司ALCATEL(阿尔卡特), 公司的光纤发展部和光纤预制棒部门都要关闭。这样,我又面临一个找工作的xx问题。
这时,我再次想起了高锟博士,又给他寄去了一份求职信。不久,香港中文大学将有关材料寄给我了,包括各级职务的薪金等。我没有进一步与香港中文大学联系,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在德国西康光纤公司(SIECOR)找到了一份工作。SIECOR公司是德国西门子(SIEMENS)与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的合资企业,欧洲{zd0}的光纤生产厂家。
1993年,成都电缆厂利用芬兰NOKIA公司的技术建成光纤生产厂。成都电缆厂的总工程师张有琨女士邀请我参加开工典礼,并请我代她邀请高锟博士。我从德国打电话给高博士,转达了成都电缆厂的邀请。高博士说,他和他太太早已安排好了去三峡旅游的行程,高博士对由于时间冲突不能参加开工典礼表示歉意。我参加了开工典礼,成都电缆厂请我将一套精致的钱币作为礼物转交给高锟博士。回德国后,我与高锟博士通了几次电话,转达了成都电缆厂对他的问候,并答应在下次路过香港时将拜访他,将礼物交给他。在一次通话中,高博士说,我们相距这么远,但是通话的质量是如此之好,这都应归功于光纤。高博士说这话时,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当然,高锟博士是有资格感到自豪的。
1995年在香港召开国际光通信学术会议,香港中文大学是举办单位,高锟博士是大会主席。西康公司派我到香港参加会议。在向大会报到后,我站在门前等我的同事时,高锟博士走过来了,没想到,我还没有来得及向他打招呼时,他却一眼认出了我,先向我打了招呼,一字不差地叫出了我的名字,令我大为吃惊。要知道,我上次见到他是在1984年,到1995年已整整11年了。我能认出他是不足为奇的,因为我在杂志上经常能看到他的相片,而他在11年后仍然能认出我来,并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则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这大概就是“光纤之父”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吧!这次会议办得很成功,这应归功于香港中文大学和高锟博士的努力。在会议期间,我与高博士有过几次交谈,并终于将成都电缆厂送给他的那套钱币转交给他了。
香港会议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高锟博士。2002年左右,听说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在香港要建立一家规模不算大的光纤生产工厂。听到这一消息后,在我的内心深处隐隐有一点不安的感觉。因为全球光纤光缆产业在经过1999至2001年的繁荣和过度扩张后,光纤产能极度过剩,正在步入一个可能持续数年之久的严重衰退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光纤光缆产业的泡沫将要破裂,正要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在此时建厂似乎不是时候。此外,在香港的工厂采用的是MCVD(改良化学汽相沉积)工艺生产光纤预制棒。MCVD法虽然是四个主要生产光纤预制棒的方法之一,但是并不适合于大规模,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仅适合于小量生产一些特殊光纤。以前我在AEG KABEL公司光纤发展部时,我们就是研发MCVD法,由于缺乏竞争力,{zh1}不得不放弃。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引进了大量MCVD法生产光纤预制棒的设备,花了不少钱,{zh1}基本都不成功。从2002年底开始,全球光纤光缆产业真的进入了严重的衰退期,持续到2006年左右,期间,大量的光纤光缆厂关闭,包括我工作了近十年的德国西康光纤公司。该公司曾经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骄傲,被西门子公司认为是在其150多年的历史中,最成功的合资企业。后来听说,在香港的光纤工厂从一开始就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zh1}被国内一家光纤光缆民营企业收购。我估计,当时香港的工厂采用MCVD工艺也是不得已的,他们既受制于专利,也受制于资金,这两种工艺需要的投资是很大的。另外,全球光纤光缆市场就像股票市场一样,是有高有低波浪式的向前发展的,每隔6-7年就要来一次衰退。衰退往往是突然来到,让人措手不及。就像世界{dj1}的投资公司和专家,像高盛投资公司和股神巴菲特,无法预测股市熊市何时来到一样,世界{yl}的光纤公司也不知道衰退何时来临。实际上,世界上{zd0}的光纤公司对趋势就总是做出错误的判断。高锟博士尽管出类拔萃,与众不同,但他也是人,而不是神,更何况神也有出错的时候。
2007年,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派我去香港参加国际电信展览会。期间,应邀去参观了这一在香港的光纤工厂。工厂还在生产,不过,不做光纤预制棒了,只拉光纤。工厂在介绍情况时,工厂与高锟博士的关系,多次被提到,是宣传的热点。到工厂后,偶然发现,该工厂的总经理是我的一个老熟人。这位总经理对我说,香港的人工是要贵些,但是,进口原材料时,进口关税比国内要低,还是有好处的。不管怎么样,高锟博士所倡议的这家光纤厂到今天还是存在着的。
高锟博士被称为“光纤之父”是当之无愧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名副其实的,他是xx有资格得到这些荣誉的。1966年高锟博士和英国的Hockham共同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论文分析了玻璃纤维损耗大的主要原因,大胆地预言,只要能设法降低玻璃纤维的杂质,就有可能使光纤的衰减系数从当时的每公里1000分贝降低到20分贝,从而有可能用于通信。这篇论文使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受到鼓舞,加强了为实现低损耗光纤而努力的信心。1970年8月,美国康宁公司首次成功地研制出了损耗为20分贝/公里的光纤;同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又成功地研制出了能在常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这些重大突破都使远距离光通信逐步成为可能。今天,光纤的衰减系数在1550纳米的最小值已经做到0.16分贝/公里,接近理论极限值0.15分贝/公里。在全球已经铺设了10亿芯公里以上的光纤,光纤的年产量达1.5亿芯公里。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zd0}的光纤光缆生产国和消费国,2009年的年产量超过了6000万芯公里,其中,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光纤产量达1000万芯公里,进入了世界xx光纤生产厂家之列。现在,光纤正在进入大楼和家庭, FTTH/FTTB(光纤到户/大楼)的发展方兴未艾,成为光纤网络建设的热点。光纤光缆也从当年的高科技产品变成了一般商品,就像中国电信总工程师韦乐平先生所说,今天的光纤比面条还要便宜!当然,这是在相同长度下进行比较的,如果按重量比,光纤还是要贵得多。
最近,在网上看到,高锟博士患了阿兹海默症,也就是老人痴呆症,已经忘了自己毕生研究、造福人类的光纤科技。据说,阿兹海默症目前仍是不治之症,名人如里根、撒切尔夫人亦不能幸免。
高锟博士在光通信领域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我衷心地祈望他也能在与阿兹海默症的斗争中创造另一个奇迹,祝高锟博士晚年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