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食品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一)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自20世纪30年代人类发明农药以来,化学合成物质在农业中的使用量愈来愈大。进入70年代后,全球用于对付害虫的农药已达到12000多种。然而,大量不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在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使原来充满生机的广阔沃野变成了毫无生机的田地,使野生动物几乎无法生存,使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增多。再加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应对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和人类自身的食物安全,1972年,国际上一个致力于拯救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健康安全食品的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应运而生。经过近30年的努力,到2001年止,IFOAM已有107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成员,拥有有机食品标识380多个,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广泛、最庞大的一个国际有机农业xx组织。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于90年代初加入了该组织。目前我国已有19个IFOAM会员。
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由各国首脑参加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从而推动了全球有机农业的发展。
为了规范有机农业的发展,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制定了有机农业“基本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领导的有机认证者委员会(OCC)制定了“有机农业规范”;美国1996年公布了有机产品的xx标准,2001年8月开始执行全国统一的有机食品标准;欧盟有机农业的动物标准于2000年8月正式生效;日本在2001年4月公布了有机食品法。随着国外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加上一些国家、地区认证机构的陆续成立,以及在1994年乌拉圭回合《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和《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中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的影响下,全球有机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概念
目前一些有关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主要概念表述如下:
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本办法所称有机食品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xx、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本办法规定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国家环保总局《有机(xx)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所谓有机农业是指一种xx不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和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机(xx)食品则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出来的经过有机(xx)食品颁证组织颁发给证书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它包括蔬菜、水果、饮料、牛奶、其它农产品、调料、油料、蜂产品以及xx、酒类等。”
李季等认为,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它不使用化肥、农药,提倡使用有机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是一种真正{ctr}、高品质的环保健康食品。
侯喜林等认为,有机农业是一种xx不用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有机食品需要符合以下4个条件:(1)原料必须来自己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xx产品;(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及销售记录档案;(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有机食品的最主要特征在于xx,要成为有机食品的关键在于:一是生产过程中物质投入不能破坏其xx品质,二是生产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产后环节亦不得影响其xx品质,三是要经过专业机构认证。此外,还要有证明其质量的档案记录。
二、国外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一)发展现状
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从20世纪初期的萌芽阶段开始,经历了50-60年代的沉寂阶段,7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探索阶段,直到90年代中期,世界农产品供给已趋饱和,石油农业的危害越来越明显,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相继出台有机农业的方针政策,兴起了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有机农业热潮,使有机农业的发展达到飞跃阶段。
目前,世界上生产有机食品的国家有100多个,其中非洲27个国家,亚洲15个国家,拉丁美洲25个国家,欧美发达国家都生产有机食品。国际市场上有机食品品种主要有粮食、蔬菜、油料、肉类、奶制品、蛋类、酒类、咖啡、可可、茶叶、草药、调味品等。此外,还有动物饲料、种子、棉花、花卉等有机产品。1995年至今,欧洲有机农业生产约占农业生产总量的3%-5%,美国占2%左右。欧洲用于有机农业生产的土地也在不断增加,从1986年的1.2万公顷上升到了1996年的130万公顷,同期的有机农场数从7800增加到了55000个;德国已认证有机农场从1980年的500个上升到了1996年的6068个;奥地利从1991年的2000个增加到了1996年的15850个;瑞典从1989年1500个提高到了1996年的3932个。
有机食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据国际贸易中心的调查报告,在过去5年中,欧盟、美国及日本的有机食品销售年均增长率为25%-30%。《商报》报道:2003年世界有机食品的年贸易额约为300亿美元,主要消费市场是美国、德国和日本,年消费额分别为130亿美元、90亿美元和70亿美元。世界有机食品的零售价格一般比普通食品高20%-40%,在欧洲有机食品的零售价格比普通食品要高出50% 甚至更高。
据了解,有机食品在生产、消费领域的认知程度正在不断提高:英国一项涉及26000农户的调查表明,有38%的农户愿意考虑或正在考虑把全部或部分土地生产有机食品。美国在199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87%的美国商店购买者愿意购买与常规食品同样价格的有机食品。
一些国家已制定出了有机农业的发展目标,冰岛计划{bfb}的农场都要实施过渡计划,丹麦农业部计划10%的农业生产实施有机农业,瑞典议会在1995年提出了2000年有机农业市场份额占到10%的计划。德国政府新启动了《有机农业xx计划》,从2002年起大幅度提高对有机农业生产实体的扶持补贴,同时改善了对生产者合作社的扶持政策。
(二)发展趋势展望
近十年来,随着政府对有机农业的认可,以及消费者对有机食品需求的增加,有机食品的市场份额上升较快,特别是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奥地利、丹麦等,市场份额达到了2%-3%,预计在今后十年时间有望达到10%-15%的份额。英国有机食品贸易商预测,今后10年间,有机食品世界市场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至1000亿美元。预计到2006年,欧盟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增至580亿美元,美国增至470亿美元。发达国家的有机食品大部分依赖进口,德国、荷兰、英国每年进口的有机食品分别占有机食品消费总量的60%、60%和70%,价格通常比常规食品高20%-50%,有些品种高出1倍以上。有机食品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
当前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呈现出如下动向和趋势。一是有机农业已经受到、并将继续受到各国政府重视。不少国家制定鼓励政策,加大投资,实行补贴,推动有机农业发展。二是有机食品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超市和大型连锁零售业等主流销售渠道涉入有机食品销售,有机食品市场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进一步刺激有机食品生产和有机农业发展。三是FAO进一步重视有机农业。将有机农业列为16项多学科行动重点领域之一。FAO及其设在泰国的亚太分支机构目前有几十个关于有机农业研究、推广等方面的项目。四是有机农业发展、有机食品市场将继续保持不平衡。欧美国家将继续主导有机食品消费,有机食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将长期存在。发展中国家在向欧美市场出口有机食品的同时,开始发展国内市场。有人预测中国将会成为欧盟、日本和美国之后的第四大有机食品消费市场。
三、国内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的有机食品目前无论是规模还是发育程度还很低,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从市场份额看,有机食品目前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很低,现有的认证有机产品都是面向国际市场的。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云南、江西、山西、浙江、河南、内蒙古、福建、新疆、吉林等省(区),出口产品主要为豆类、茶叶、中药材、蔬菜、调料、花生、瓜子、蜂蜜、银杏、芝麻、核桃、板栗、大米等。出口产品以初级植物产品为主,加工品和制成品比重很小。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荷兰、德国、英国等欧盟国家。据不xx统计,截止2003年底,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部门认证的有机/有机转换产品品种已达 180 多种,这些认证的产品已销往日本、欧盟和北美等国。同时,这一年农业系统认证有机食品企业102家,产品231个,产品实物总量13.5万吨;产品年销售额9.1亿元,出口额3988万美元,出口率36.4%;认证面积928万亩。我国有机食品的出口贸易总额近年一直快速增长,1995年为30万美元,1997年达到800多万美元,1999年又猛增到1500万美元,估计2003年的出口额在1.2亿美元左右,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有机食品必将成为我国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的有机农业提法始于80年代初期,但仅基于理论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和国家环保局南京环科所于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1990年,浙江省的茶叶通过国外有机组织的认证出口到荷兰,开创了中国有机产品出口的先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成为IFOAM的会员。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了《有机(xx)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和《有机(xx)食品标志管理章程》。2001年6月又发布实施《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2002年4月1日施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2002年发行了《OFDC有机认证标准》和《2002年OCIA标准手册(包含美国国家标准NOP和OCTA标准)。2002年12月20日,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CHINA)通过了IFOAM认可和注册,成为中国{dy}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有机认证机构。
目前,我国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完整的政策扶持体系。尽管国家已提出要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但缺乏一些具体的执行政策。比如,普通农田改作有机农田,通常要有三年的转换期,国家对此没有经济补偿,导致进入门槛高。二是有机食品研发工作滞后。目前的有机食品标准仍与国际普遍执行的标准有一定差距,研究工作基本没有国家的专项攻关项目,研究或经营有机食品出口的外贸公司很少,只有零星的一些小范围试验在进行,如植保领域的生物防治、微生物肥料领域的生物肥料,以及生态领域的无公害食品生产试验。许多生产上突出的一些问题如温室土壤管理、病害控制等还没有有效的办法。三是管理认证工作亟待加强。国内的认证基本上是刚刚起步,并多借助于国外一些认证机构的支持,国内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组织经验、队伍及声誉,还难以自己开展业务。个别认证机构甚至违规操作、胡乱发证,导致某些有机食品名不符实。总体上国内有机食品的体系还未建立起来,需要从多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四是技术普及和宣传力度不够。直到现在很多人可能仍不知道什么是有机食品,或者分不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有什么区别。 有机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在相当多的领域存在空白,大多数是以绝色食品生产技术为蓝本。五是产业化开发有待深入。有机食品生产多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我国目前的一家一户式经营体制已构成有机食品(也是农产品)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中的{zd0}障碍,这些地区的政府和企业财力十分有限,基本以基地建设为主,未与产品开发战略紧密结合,生产的组织化、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都很低。许多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企业还没有外贸进出口权,并受到国内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的制约。
四、我国发展有机食品的重要意义与潜力分析
有机食品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积极发展有机食品,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解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推进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突破国际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协调统一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有机食品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有机食品是食品安全的保证。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一是世界动物疫病频发,对人类食品安全构成重大危胁。疯牛病、口蹄疫以及其他食品卫生危机频频爆发。2004年包括我国在内的亚、美洲国家又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疯牛病等直接导致世界牛肉生产与出口的下降。禽流感一度造成我国禽蛋产品出口受阻,禽蛋市场萧条,养殖农户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二是食品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突出。有毒大米、食用蔬菜出现农药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已危及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三是转基因食品迅速发展,引起广泛争议。世界对转基因作物的反对呼声日渐高涨。由于大众普遍反对,自1998年以来,欧盟国家不再批准任何新的转基因作物。我国转基因食品形势较为平稳,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尽然更加关注。针对以上问题,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提高食物安全水平。而有机食品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污染、品质高、口味好。因而应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一道作为安全食品大力发展。
其次,发展有机食品是加入世贸组织xx绿色壁垒的有效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关税壁垒大大减少,但绿色壁垒等技术性壁垒迅速增加,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一些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程度已到了极其苛刻的地步。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170亿美元。食品土畜行业损失占整个损失的54%,成了{zd0}受害者。我国的一些出口的拳头产品,如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等已日渐减少。由于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不含转基因成分,有机食品符合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国际市场潜力巨大。今后几年,国际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我们必须把握市场,努力发展有机食品产业。
再次,发展有机食品是保护生态、维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近年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不少地方为破坏生态环境付出沉重的代价。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可以在农村资源污染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机农业的本质决定它重视生产体系的内部循环,{zd0}限度地减少了对外部物质和能量投入的依赖;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了营养物质流失到河流湖泊。同时,它重视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可以充分吸纳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农业拒绝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有机农业拒绝基因工程生物,强调轮作和多样化种植,强调保护天敌栖息地,控制水土流失,限制对野生植物的采集,对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发有机食品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而现实的途径。
{zh1},发展有机食品是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加入世贸组织后,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大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力度,引导和支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有机农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劳动力的投入较多,对外部物资和能量投入的需求较少,生产的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的价格,既可以提高农业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又可以缓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
(二)潜力与优势
首先,我国有机食品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全球有机产品市场正在以年20%-30%的速度增长,几年内将达到1000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有机市场在不断发展,并且供不应求,基本靠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如果我们能在其中占到1%-2%的话,就可以每年增加1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而实际上,国外对我国的有机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有机食品xx可能占据一席之地。再从国内市场看,有机食品消费正在启动,现有的有机食品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市场潜力会越来越大。
其次,我国具有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优势资源条件。在区域资源优势方面,中国国土广大,许多中西部地区还没有被开发,因偏僻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和污染,许多农民因为贫困而无法购买化肥和农药,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现在成为中国发展有机食品出口的有利条件。那些地区的农作物,只要对其生产和管理方法进行认证,事实上就是有机产品。同时,我国生物多样性明显,具有开发多种有机产品的潜力,一些欧洲国家不适宜种植或缺少的产品均可在我国进行开发生产。在劳动力资源优势方面,中国有庞大而廉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上述地区尤为丰富,使得中国绿色-有机食品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再次,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有着相对较好的基础。一是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以传统的农业栽培方法为主,我国农民对此熟悉,易接受和理解。其次,虽然近几十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化肥和农药用量相当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受污染程度还是比较低,因此便于转化并且转化成本也较低。三是到目前,中国已建设了2000个生态示范点,耕地面积达2亿亩,其中生态农业示范县200个。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146个,总面积8815.2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8.8%。这些都为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四是绿色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截止2003年,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047家,产品年销售额723亿元,出口额10.8亿美元,企业总数增长26.4%,销售额增长21.1%,出口额增长28.6%,使相当一部分绿色食品企业进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这为进一步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zh1},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组织体系支撑。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中国绿色发展中心在全国30个省区和直辖市委托了38个绿色食品管理机构,9个{gjj}的食品质量检测机构,以及56个省级环境监测机构,从而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工作系统。有机食品的专业认证机构已经建立起来,相关认证体系正在建立或已经建部分立,国家和地方正在大力营建有机食品产业发展体系。
五、加快发展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运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发展有机食品的重要意义等,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认知程度,重视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制定有关规划和优惠扶持措施,推动有机食品产业迅速发展。同时,要围绕有机食品的特点加强对公众的介绍与引导,提高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环境意识,使消费成为生产的原动力,以有利于形成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二)制定布局规划和优惠扶持政策。有机食品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产业,需要大力扶持。在其起步和发展初期均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精心的扶持,而不能要求短时间内的回报。因而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从事有机食品生产。为了确保有机食品产业在发展之初就能规范有序,国家应制订统一的有机食品发展规划,确立中长期发展目标和方向,制订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和发展策略,并对前景进行全面的可行性论证,如市场需求、基地建设与组织、产品认证管理等,最终提出一揽子发展计划,包括基地布局、认证体系、技术支持、组织管理等,指导因地制宜,避免一哄而上。
(三)建设三大体系,保障有机食品产业发展。
一是要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体系。目前国家有机食品归属环保总局管理,绿色食品归属农业部管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还刚起步。有机食品强调全程质量控制,并形成一个生产-认证-出口贸易这样一个较为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并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职能部门要着手有机食品发展的协调和组织,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国家统一的行政协调机构。
二是健全有机食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体系。由于有机食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推出相关的有机食品法规和标准。2003年以后,非欧盟国家的有机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进入欧盟认可的第三国有机产品准入名单。而进入第三国名单必须有与欧盟类似的国家有机产品法规、生产标准和认证管理体系。因此要参照国际标准和法规,尽快建立完善我国有机食品法规体系,对外与外国政府的有机食品相关法规对接互认,对内规范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三是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生产经营行为的规范,产品质量监控等方面,确保进入市场的有机食品是符合标准的,坚决避免未达标产品滥充进入市场,损害有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和产业的整体形象。要建立四通八达的市场信息体系,创建专门的营销网络,为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导航,为有机食品的销售搭建平台。
(四)加强科研和推广,提升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当前,有机食品产业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环节较多,标准体系的研究制定首当其冲,生产环节的环境质量控制、配套栽培技术,加工销售环节的产品加工技术、产品质量检测、产品包装规范等方面,都亟待科研人员协作攻关,国家应专门立项予以扶持。同时,要加强和健全技术推广体系。有机食品的生产最终要靠农民去生产,全面加强农村科技推广工作,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普及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至关重要。
(五)从基地建设入手,按产业化思路发展,不断提高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素质和效益。
一是要重视和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建设生产基地是有机食品产业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一方面要考虑在较边远、污染少的地区进行生产基地建设,避免这些地区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另一方面也不能放弃对城郊、工矿区等污染较严重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生产方式转化,以有利于这些地区生产基地的建设。
二是要推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方式。通过xxxx的带动,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为了规范“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方式,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对内组织生产,对外组织与企业的谈判,销售产品,以此来密切产业化各个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zd0}程度平衡各方利益,完善和提高产业化体系的运营效率。
三是要重视产后加工。农产品加工层次深入的过程就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因而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加工,其加工率一般超过50%以上,而我国目前仅为16%。作为高价值的有机食品,更应重视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加工的精度和深度,并向产品标准化、品牌化、高标化的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