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规则差异带来的思考- 刘红科-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 ...

  最近,儿子开始学习国际象棋。为了解儿子的学习进展,我也跟着学习了国际象棋的规则,将之与中国象棋的规则进行比较,我产生了对两种文化的一点看法。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棋子总数都是32个,分为2组,对弈双方各执一组,每组16个。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都有象、马、车、兵。不同的是,国际象棋分成6个兵种:王、后、象、马、车、兵;中国象棋分成7个兵种:帅(将)、仕(士)、相(象)、马、车、炮、兵(卒)。除了“炮”无法比较外,我对其它兵种及其规则分别略作比较。

  “兵”{zj1}有典型性。一般而言,无论国际象棋,还是中国象棋,“兵”都是级别{zd1}的。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都规定:“兵”每次只能走一步,只能前进不准后退。不同的是,中国象棋的“兵”过了河界后可以左右走,但进攻到敌人的后方也就是走到底以后,能力也变得{zd1},基本失去进攻能力;国际象棋却不然,“兵”虽然也只能前进不准后退,但进攻到敌人的后方也就是走到底以后,能力却变得最强,可以升变成除“王”以外的任何一种棋子,不但可以横冲直撞,还能够斜线穿插长驱直入地进攻。这两种规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和西方封建社会在文化观念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一般而言,当兵的再怎么冲锋陷阵,也只能死而后已,很难有晋升的机会。西方社会却鼓励士兵立功,每个士兵都有翻身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进攻到底的“兵”都可以升变成“车”、“马”、“象”甚至是能力最强的“皇后”)。事实上,法国的拿破仑就是从当兵起步的,{zh1}当上了皇帝。

  在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中,“马”的走法基本相同,但中国象棋规定,“马”在移动的过程中不能穿越障碍,也就是所谓“蹩马腿”;国际象棋则没有这种规定,“马”可以超越障碍。

  中国象棋的“象”不能过“河”,也不能穿越障碍,只能四平八稳地走;国际象棋的“象”却可以斜线穿插长驱直入地进攻。

  在中国象棋中,“车”是能力最强的,可以横冲直撞;国际象棋中的“车”也可以横冲直撞,但并不是能力最强的。同样可以横冲直撞还能够斜线长驱直入进攻的“后”才是能力最强的。

  中国象棋的“帅”(将)与国际象棋的“王”相似,都是全军的核心,如果被杀(被将死)则全盘皆输。不同的是,中国象棋的“帅”(将)不能越“王宫”半步,只能在“王宫”中前后左右一步一步地移动;国际象棋的“王”虽然也只能一步步地走,但却可以前后左右甚至斜线穿插,直至进攻到敌人的“王宫”。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规则都是在封建时代制定的,后来改变不大。它们的历史就不在这里探讨了。关键是,中国象棋在我国早已广泛普及,它的某些规则及其反映的文化观念对我国青少年的成长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马”和“象”都不能超越障碍,“象”还不能过“河”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人们的思想。而国际象棋的某些规则及其反映的文化观念却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不只是“车”可以横冲直撞,“马”和“象”还可以超越障碍进攻,“象”还能够斜线穿插不受步数的限制。特别是{dy}线的“兵”,冲到底以后可以变成能力最强的棋子,可以晋升为“车”、“马”、“象”,甚至成为“皇后”。这种规则及其反映的文化观念鼓励人们开放思想、开阔视野、积极进取,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主张我国推广普及国际象棋。

  • 谁在xx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陈信凤
  • 个人名片 陈均显
  • 个人名片 李道煜
  • 个人名片 邓凯
  • 个人名片 刘红科
  • 个人名片 付昊
郑重声明:资讯 【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规则差异带来的思考- 刘红科-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