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版印本《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简介-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的日志 ...

铜版印本《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简介

2010-02-11 15:36:01 阅读5 评论0 字号:

 

铜版印本《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经折装,一册,一图一诗。图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铜版印刷,诗文为清代名臣王曾期墨书,黄绫封面,三十六开,版心纵30厘米,横26.5厘米,开本纵40厘米,横40厘米。

铜版画对我国来说属外来画种。但作为金属的铸造和镌刻技术早在我国殷周时期已开始发端。铜版画的制作起始于十四世纪的欧洲,在文艺复兴前期,当时的意大利、德国的手工业相当发达,雕刻工匠师们最初用雕刻刀直接于金属(主要为铜制品)器皿上镂刻装饰图案,而后在铜版凹纹制作的基础上,演变沿用于印刷事业,即成了凹版的制版工艺,而随着凹版印刷事业的发展又出现了铜版画艺术,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明万历十九年(1519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携来宗教题材的铜版画《宝象图》、《圣母怀抱圣婴》等图四幅,赠与徽郡制墨大家程大约。后程氏将四幅铜版画以木版摹刻收入其所编《程氏墨苑》中,使中国人{dy}次见到了富有明暗凹凸、形象生动逼真的西洋铜版画风格。铜版画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对绘图、雕刻、印刷及所用纸墨等材料要求也非常严格,费工费时且耗资颇巨,在当时欧洲也被视为名贵的艺术品。

有明一代我国未闻有铜版画之作,至清康熙年间,才由在清廷供职的西方传教士引进中国。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matteo)主持印制的铜版《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是中国铜版画首开先河之作。马国贤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受罗马教廷传信部派遣,经教皇特使多维推荐进入清宫服务,同年被任命为宫廷画师。马国贤在宫廷中生活了十三年,于雍正元年(1723年)归国。1832年著有《中国学院史》,1855年选其精华部分由意大利文译为英文,名为《巴神甫回忆录》出版。1939年中国影印出版名为《京庭十有三年记》,详细介绍了他亲自主持雕刻印刷铜版画的情况及培养传授雕刻印刷铜版画技法于中国学生的经历。

据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记载:“五十一年(1712年)七月二十二日武英殿总监造和素等上奏:热河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计二卷,九十二篇,预计八月初可刻印完毕。八月初七日上奏称:七月二十四日曾奉旨,热河三十六景,每景各画详图二张,于绢版和木版刊刻。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润五月二十四日,帝下谕旨:热河三十六景,前朕缮记一篇带去,将此作速刊刻,订于先完之书前,多带几部来。六月初八和素上奏:印完御制避暑山庄记、诗、画后面的部分,现已订完。作为插入之函叶经装完一部,谨奏。候陆续装完再奏。康熙朱批:刻完之书甚好,甚恭谨,尔等于西洋纸刷一二部后放下,候铜刊刻之画完竣之时,再汇集装订。若西洋纸多,能多印几部更好。”一个月后,当和素等找到养心殿收藏的西洋纸,奏请印刷几部时,康熙批示:只印四部妥善收藏。可见铜版刻本《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是在木刻本《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完成后的次年完成的,从现存的两个版本相较《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在构图、内容、画面的幅度等方面虽皆以木版为据,但由于景物刻画更为繁细,注重xx的表现,明暗对比强烈,山石林木,殿阁楼台,云纹水态,立体感极强。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木版画作为平版白描式线刻所无法表现的。两相比较,艺术风格已迥异。对于木版诗图来说,铜版诗图是对其的再创造、再升华、是中西绘画艺术的、版画雕造艺术珠联璧合的{dy}次xx结合。

此诗图为清代xx画家沈俞,一名作喻,字玉峰,奉天正黄旗人,官至内阁侍讲学士。《国朝画征录》载其善画山水,尤长楼阁、牡丹。康熙五十一年召绘《御制避暑山庄图》,与冷枚《万寿盛典图》同开雕。此外他还于乾隆十年(1745年)绘制《御制圆明园图咏》等图,是一位多产的宫廷画家。避暑山庄诗图分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依次为: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熏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越,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潦懊闲想,天宇咸畅,暖溜暄波,泉源石壁,青枫录屿,莺嗽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诸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链,莆田丛她,水流云在。每一景之名称,亦为诗文题名,诗后注景点小记。如首图烟波致爽,其记为:“热河地既高敞,气亦清朗,无蒙雾霆氛,柳宗元所谓旷如也。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云山胜地之南有屋七楹,遂以烟波致爽颜其额焉”。次为玄烨诗。其他景点亦如此。三十六景诗,包括五言古、五言绝句、五言律、五言排律、六言绝句、六言律、七言古、七言绝句、七言律等体裁。图版雕镂非常精细,线条谨密,画面繁简有序,布置严谨,房舍、林木错落有致,保留了原笔墨画作品神韵,是中西绘画雕刻印刷铜版画的早期代表作。

马国贤将所刊刻的铜版画《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呈献给康熙皇帝时,他非常喜爱,称赞它们是宝贝,下令复制,赐予皇子、皇孙及其它亲王。1724年马国贤返欧途经英国,曾将《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铜版画中的一部分赠给布林顿勋爵等人。清代宫廷{dy}次制作的铜版画作品,不但在宫廷内流传,还远播欧洲。

 

【本文节选自翁连溪 马文大《铜版印本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重刊谈略》 全文请见《收藏家》2002年11月】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铜版印本《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简介-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的日志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