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蓉代表爷孙满堂、砂糖代表甜甜蜜蜜、花生碎代表生生猛猛……老广多讲究,细细尖尖的油角都有近10种好意头。吃着麦当劳长大的80、90后们,初来乍到的新客家人,谁能一一道出?
年关岁末,置办年货又成“一家大计”。商品经济来势汹汹,你可能在网上点击心意,{zh1}是提着大包小包的超市零食返乡探望,还是干脆给爸妈送上一张xxx省心省力?
不过,你可知道,按照老广习俗,做年货过程也是聚财、积福。以前置办年货,还要关门谢客亲自动手,“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怕这份福气流失。春节到了,为何不带上最传统的老广年货回家,把这份好意头也捎回去?
■老广过年
土著老广DIY年货20年
讲述人:曾德良,广州人,xxx太平馆餐厅前点心部主任师傅
“现在自家做年货的家庭越来越少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xx民俗专家叶春生说,随着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以往一到过年前满街年糕飘香的情景,已经日渐式微。按照习俗,做年货过程也是聚财气、积福气的过程,肥水不流外人田,一般谢绝外人参与。
踏破铁鞋无觅处,在番禺大石,记者找到xxx太平馆餐厅前点心部主任曾德良师傅的家,二十多年来,曾师傅依然坚持年年亲手做年货,再以此作为贺礼送给亲戚朋友的习俗。
蒸过萝卜糕 明年步步高
年二十四早晨,小雨,走进曾德良的客厅,一阵椰蓉的香甜气息飘来,噼里啪啦的油炸声如沥沥细雨般,滋润着这个即将迈入虎年地道广州人家。每年这个时候,曾家都聚在一起做年货,已经成为惯例。包油角、炸蛋 等等,做好的年货就各自带回家,送礼自用两相宜。
“你记得锁边啊,不然就要漏财的啦。”曾师傅指导旁边的侄女说,包油角不像包饺子,要一段段地把油角的边拧紧,不然炸的时候里面的馅料会漏出来,老人家说,来年就要“漏财”了。
“这个椰蓉就代表爷孙满堂啦、砂糖代表甜甜蜜蜜、花生碎就代表生生猛猛。”桌面上,摆满大盘的油角馅料和待炸的半成品,良姐笑说,油角做成半圆的形状就像个金元宝,里面装的都是“财”,送油角其实就是送财。
走进厨房,一条长十多厘米的年货采购清单,贴在橱柜门上。除油角、蛋外,萝卜糕、马蹄糕、芋头糕都是曾师傅每年必备的年货。按照习俗,年二十四和年二十五分别是年前习俗的“开炸日”和”开蒸日”,在等级森严的旧社会,有官三民四疍家五的说法,因为越早开炸,就代表越吉利。老人家也说,蒸过年糕后,明年自然就会步步高。
年货皆有义 大吉又大利
昨日已是年二十七,曾师傅的年货早已准备得七七八八,接下来就是大扫除和准备张罗年夜饭了。按照广府习俗,每年的年夜饭必备菜式有发菜蚝豉煮猪手(寓意做生意的发财好市就手)、烤乳猪(寓意小朋友红皮赤壮),还有鸡(寓意有计谋)、鱼(寓意年年有余)、猪脷(即猪舌头,寓意大利)、腐竹(寓意富足)等。剩下还要准备责年用的葱(寓意聪明)、芹菜(寓意勤快)、蒜(寓意会算计)等。
打开曾师傅的冰箱,除了青菜外的年货食材基本准备齐全,一锅锅蒸好的年糕,早已用保鲜膜包好。她说,责年一般安排在年三十晚,会将葱、芹、蒜用水养在厨房里,一直放到年初一以后,以此祈求家中小孩明年聪明伶俐。
曾师傅又拿出长长的购物单,发现还有桔子和瓜子没打钩。她说,一般越近过年瓜子糖果会越便宜,这些东西可以放在{zh1}买。桌面上,一个红色暗花贺年果盒已经洗干净,曾师傅说,果盒要有红瓜子和黑瓜子,代表喜庆和沉稳,果盒上还要用桔子压着一个红包,寓意大吉大利。
从事多年民俗研究的叶春生介绍,广府民俗是岭南地区讲究最复杂,也是最精彩的一环。这些风俗的形成,与当地的浓厚的商业氛围和丰富土特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目前很多年轻一辈已经不因循旧习俗,但过年事事“讲意头”的准备年货方式,依然在珠三角地区代代传承。
■传统年货置办推荐
到泮塘选马蹄糕
老广过年要蒸一盘马蹄糕,寓意步步高升。最靓的马蹄糕就在泮塘。位于中山八路的泮塘就是“马蹄糕一条街”:要好吃出名的可上泮塘酒家,要市井味的有街头小店。据当地老师傅介绍,最靓的马蹄糕是用水马蹄淀粉蒸制,爽口弹牙,还有阵阵清香。看上去呈灰青色,不会松松垮垮。如果像啫喱般弹牙,反倒可能含有添加剂。
上批发市场买靓衫
岁末年货也少不了靓衫。精明老广就爱赶到批发市场买新衣:棉衣25元,牛仔裤20元,衬衫10元……每到年底,广大鞋城、步云天地、国际鞋城、站西、中山八路童装城、十三行、大笪地、一德路、海珠广场等批发市场都会清货周转资金,低价打折零售。
摆蔬菜讨个好意头
春节期间老广家中除了摆满年花外,还会摆上一盆蔬菜。种类繁多,有生菜、芹菜、葱、蒜。这些都有寓意:生菜是生生猛猛,芹菜是勤勤力力,葱是聪聪明明,蒜是精打细算。各大菜市场都有得买,这个意头最是经济实惠。
黄皮叶、柚子叶洗澡去霉气
年廿八,洗邋遢。老广春节前要洗个黄皮叶、柚子叶澡,去霉气。海珠区的小洲、土华村傍着百亩果园,每年年前都有大量的黄皮叶、柚子叶出售。按照习俗,洗净后放入水壶煲一煲,就可以拿黄皮叶水、柚子叶水擦神台、洗澡。
到太和挑鸡拜神
广州人的宴席无鸡不欢。新春佳节,广州本地客家人拜神还要用鸡鹅做“头生”,都会选“走地鸡”,喻求生生猛猛。帽峰山山脚下,太和农户自养的“太和鸡”就远近闻名。据介绍,每年大年三十,都会有街坊从市区专程赶来太和趁墟,买鸡过年。养足7到12个月的太和鸡吃糠、米饭、谷长大,卖到20元/斤。这种鸡体型较小,脚跟较尖,脚板也更厚更壮。
本版统筹:本报记者 陈淑仪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吴广宇 朱丹婷 谭希莹 郭媛 李伟忠 何平 许晓蕾 见习记者 李倩瑜 邓婧辉 杨婷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