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

面条

2010-02-09 18:47:32 阅读26 评论4 字号:

 南方将面条称为“面”,现在这种称呼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但北方的“面”不仅仅指面条,按形状分面条和面片两大类。其中面条的品种要远远多于面片。面片又称面叶,种类比较单一,经常是包饺子剩下一点面团,就擀成薄片,切成面片或是面条。山西的刀削面单从形状上看实际应属于面片。因为干面片吃火比较厉害,所以平时还是吃面条的机率多。

面条是一种极普通的大众食品,也是花样繁多、百吃不厌的食品。早晨起来,身体还在朦胧状态时,一碗温润顺滑的面条可以让肠胃先温暖起来,继而再让整个身体都舒展活泛起来,感觉要比吃牛奶面包舒服得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符合自己地域特色的面条。北方的粗放豪爽,南方的秀气婉约,但凭一碗面就可看个大概。传统的北京打卤面、甘肃的拉面、陕西臊子面、四川担担面、湖北热干面、上海阳春面、福建八宝面、广东虾蓉面、贵州太师面等等,有的细如丝线,有的宽如腰带,形式不可胜数;而今信息畅通了,科技发展了,各种新制法、新品种也层出不穷,且各地的面馆既有特色鲜明的,也有兼容并蓄的,使得“面”这一传统的美食经久不衰。民以食为天,食以面为先,这话至少在北方应该不算过。

面条的广泛普及与其快捷方便是分不开的,但不管怎样快捷方便,要做好却不是很简单。且不说各种面条下锅前的制作过程,单单将面条煮得恰到好处就够人学一阵子。这就跟使用电脑一样,会用电脑的人不计其数,但电脑用到什么程度就因人而异了。

面条起源于汉代,那时将面食称为“饼”,面条称为“汤饼”或是“煮饼”,馒头称为“笼饼”(所以“画饼充饥”中的“饼”到底是馒头还是饼还真需要考据一下)。“汤”是热水,多年前胶东地区将面条称作“面汤”,想必是由古汉语转化而来。

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给面条寄予许多寓意。胶东有句俗话:滚蛋饺子缠脚面。饺子和面条都是好吃的东西,要出远门时吃顿饺子算是送行和祝福;风尘仆仆回来了,就吃面条,缠住脚就不用再远行了。过生日吃长寿面,生孩子六日时吃喜面,新女婿上门要吃卧着荷包蛋的如意面,这些都是以前胶东地区不成文的习俗。至于与节气有关的吃面条的习俗更是比比皆是。

面条是大众美食,但上层建筑也并非不吃它。《世说新语》的“容止”篇中有个故事很有意思。何叔平(何晏)容貌很美,脸白,魏文帝曹丕怀疑他脸上傅了粉(说是嫉妒也未尝不可)。于是,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赐给何叔平热面条吃。吃完后大汗淋漓,何叔平便用红色的衣袖来擦汗,结果脸色更加白净。

大热天吃热面条是什么滋味想来人人都懂,在皇帝面前又不能光了膀子吃,这曹丕也是够损的。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面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