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村发展变化的启示- 杨明文-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 ...

高炉村发展变化的启示

/马勇  赵略  曹正喜  刘春雷

 

 

水城县纸厂乡高炉村地处水城与毕节地区威宁县交界的梅花山高寒地区,距市中心城区10公里,辖3个村民组,居住回、汉两个民族176户708人,其中回族593人,占83.7%。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600米,山高坡陡,居住分散,土地贫瘠,信息闭塞。2006年以来高炉村发生了明显变化,逐步走上了发展致富道路。

2006年前的高炉村农民很穷。村民主要靠种植业为生,农作物以洋芋、荞麦为主,广种薄收,产量很低,吃的大多是荞麦洋芋。由于种植粮食收入少,适合发展养殖业但投入大,多数回民家庭想养牛羊却养不起,生活十分困难。年轻村民千方百计积累资金买车搞运输增加收入,多年努力全村也仅有运输车11台。2005年人均占有粮550公斤,人均纯收入1350元,全村退耕还林1360亩。从2006年起,村支两委针对村情调整了发展思路,从种植为主改变为以养殖为主,带领群众先将部分坡耕地用来种草养牛羊,种植了黑麦草、白三叶2500亩,户均达14.8亩,改圈2万平方米,饲养大小牲畜2000余头(匹、只),同时变放养为圈养。三年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71.3%,运输车辆发展到54台,户均一两年可以宰一头牛,人均占有粮620公斤,人均纯收入2620元,提高了1倍。高炉村发生了明显变化,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06年前的高炉村环境很差。大部分村民住的是茅草屋,人畜同居的情况随处可见,村道泥滑烂路,村民饮水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2006年以后,高炉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改造40户贫困户的住房,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个,小水窑30口,硬化组级公路1.62公里、连户道路6000米,改圈120间,改厕12个,粉刷民房外墙8500平方米,修建村多功能活动室1幢200平方米。

2006年前高炉村很落后。村级组织瘫痪,群众思想落后,干群关系紧张,偷牛盗马、超生早育、无证运输、围堵闹事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2006年以后,高炉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充实了村支“两委”班子,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学习培训,切实加强党员及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发展党员27名,2008年被命为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治安案件发案率为零,重大事项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逐步建立和完善,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目前,高炉村“两委”正在积极筹划村级“两会一寺”(养殖合作社、运输协会、清真寺)的组建,并作为今后发展的主要工作来抓,为加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使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常轨道和快车道。

高炉村三年发展变化的历程,为我们推进贫困落后村改变面貌,提供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贫困落后村走上发展道路要有助力。贫困落后村走上发展轨道,一靠政策支持,二靠领导重视,三靠部门帮扶。高炉村走上发展道路与市委书记刘一民同志的高度重视分不开,他多次深入高炉村调研,与村民促膝谈心,针对该村基础条件差、少数民族比例高、发展水平低的实际,为村民出谋划策,共商发展致富大计,促进村干部和群众发展观念的转变,帮助他们找到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业的思路,鼓励他们紧紧围绕增加收入抓发展,只要村民手里有钱,什么事情都好办。同时,市县各级领导也多次亲临高炉村解决发展问题落实发展措施。纸厂乡党委明确副书记赵庆林同志负责联系协调工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高炉村的发展上,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市烟草公司领导带着刘一民书记的嘱托,2007年4月无偿支持高炉村50万元发展养殖业,其中用27万元种植了1650亩的优质草、用23万元作为村民买牛饲养起动经费,为高炉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我们注意到,最近有关媒体对高炉村的宣传过多,过分渲染,不仅不能成为高炉村的助力,很有可能成为高炉村发展的阻力。对高炉村的宣传和评价应该是有度的,实事求是的,对高炉村的帮助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有实际效果的。

启示二:贫困落后村走上发展道路要培育和依靠内力。纸厂乡对高炉村基层组织建设高度重视,2005年明确张良开为高炉村党支部书记,马祥云为村委会主任,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支两委带头人。同时,把年轻有文化的马云龙等培养成为村干部,充实基层组织。村支“两委”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明确思路,制定规划,凝聚人心,落实措施。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落实基层设施建设项目、种草养畜项目,村支“两委”成员带头围绕市场搞运输,转变思路增收入,推进了高炉村走上发展道路。并不是所有的村都能象高炉村一样能够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只有培育和依靠内力,才能够抓得住机遇、推得进发展。

启示三:贫困落后村走上发展道路要善使巧力。高炉村地处高寒,一年中半年有雾,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但地处交通要道,城区边缘,回民有养牛养羊的习惯,发展运输有一定的基础。高炉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退耕种草养畜、以路促运增收,确立了主副相济、牧运结合的发展道路,xx符合高炉村实际,是善使巧力的典型经验。事实证明,促进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不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是从理论出发、从想象出发、从推论出发的,最终效果都不会很理想。

我市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大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力度,经过近些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毕竟欠帐较多,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还很艰巨,抓实抓好“三农”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发展致富步伐,仍然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炉村发展变化的实践值得借鉴。

 

【来源:《六盘水日报 200984日一版】 

 

  • 谁在xx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刘洋波
  • 个人名片 杨明文
郑重声明:资讯 【高炉村发展变化的启示- 杨明文-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社会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